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基

2014-02-03张岂之

中共党史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总书记

张岂之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题目是《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这样阐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里清楚表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和基石。

为深入理解这个总思路,我们可以列举一些事实加以说明。

现在我们从文化角度来看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时的系列讲话。3月27日,在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讲到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对他的影响。他说,他读过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使他加深了关于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大作用的理解。

习近平主席在上述讲话中还举出蒙田等12位作家的名字,说他们的著作使他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又列举米勒等6位艺术家的名字,说他们的艺术作品提升了他的艺术鉴赏力。他还说:“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电影等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吸引力。”总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了解法兰西文化,使我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化,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习近平主席3月27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则把更多的篇幅和注意力放在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上。他说:“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没有火药、指南针等的发明,怎么会有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事实就是这样。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的讲话,介绍了中国思想文化,更加重视精神成果。他提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说:“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世界上思想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国人有影响,而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西方世界也有重要的启迪,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原创性文化形成和成熟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学派,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号称“百家争鸣”,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成就。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经典,如《老子》《论语》《孟子》《墨子》《庄子》以及《荀子》等都产生在这个时代。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文化传承的基因。这些不仅对中国人,而且对全人类都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访欧时有针对性地指出:“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秘,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他强调说:“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这些话可谓语重心长。当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受到列强的欺凌,在文化上,有些西方人用所谓“欧洲中心论”来否定中华文化的价值,把资本主义文化说成是文化的“终极真理”,要中国人走西方的道路。对此,正确的回答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它们自己的独特文化,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应当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坚实的自觉与自信,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在访问欧洲以前,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这个阐述很重要,我们应当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有深切的理解。这在中共十七大上已经提出,当时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访问美国,4月21日在耶鲁大学讲演时说:“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200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关于干部读书的讲话中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激荡”呢?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有各种不同的文化观点,这应当通过交流、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种状况,即对中华文化及其价值观加以歪曲、构成威胁。中国新闻网今年5月6日有一个关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的报道,可供参考。其中提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二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三是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四是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这些都是世界文化激荡中的表现。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我国大学生、研究生的情况怎样?习近平总书记今年青年节在北大的讲话中,深情地说:“我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这个评价对今天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是适用的,这与大学里的教师和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总之,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同时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

接着来谈第二个问题,就是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月1日,教育部网站公开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对小学、初高中、大学如何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原则性的规定。总体的精神很好,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使之完善。例如,关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文件这样规定:“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篇幅较长与篇幅较短的界线,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经》(《老子》)一书仅5000多字,内容深刻、哲理化,高中生可能难以理解。《论语》一书,1.5万多字,并不要求学生们读完全书,也不必要求高中学生把《论语》都读完,从中选择一些孔子的谈话、论述就可以了。因而,篇幅长短对文化经典来说,很难把握,要看内容。

与此相联系,要问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最好有一个界定。我的浅见是,中华文化经典应有以下三项标准:第一,经典是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能够集中反映其文化本质与文化精神的作品;第二,经典具有独特性和无可替代的代表性,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再模仿也模仿不出像《论语》那样的作品,再模仿也模仿不出像《老子》那样的古籍;第三,经典是历史长期检验的产物,经久不衰,历史、时间是经典最公正的评判者,没有历史的检验,要确定哪一部作品是经典,是很难做到的。

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可从一个新的视野进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的讲话,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理念,例如自强不息、天下为公、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并说:“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什么是“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呢?例如对父母要孝,不管从事哪一种职业,我们中国人都遵循这样一种价值观。讲孝道,就深深地渗透在我们的血液里,当然还有其他。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讲:“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他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去年8月中央开思想宣传工作会议,到今年五四青年节,这9个月中,他多次用这样两个概念来说明问题:一个概念叫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还有一个概念叫“精神追求”。他反复阐释这两个概念。应当指出,我国老一辈学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在这两个方面作出了学术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借鉴,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加以阐发,就具有了现实说服力。

由此我们应当看到,我国不少历史学家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不傍依西方史学研究方法,又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论述,也是对优秀研究成果的肯定,鼓励学人们继续深化研究,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些对于我们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们来说也是必要的。

必须提到:今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作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他在北师大考察时,针对某地在小学教材中去掉古典诗词的做法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强调:“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应当认真加以落实!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总书记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