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述论

2014-02-03苏若群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汶川县汶川灾区

□苏若群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形态十分丰富的国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和灾害类型多样化的国家。大灾之后如何使灾区人民尽快从物质损毁、精神创伤的消极状态中振作起来,树立战胜困难和重建家园的信心,是灾区工作的重心。汶川在灾后所开展的以心理救助、感恩教育、铭恩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于正常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全新的针对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一、汶川方式产生的原因

汶川方式的产生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从时代背景来看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之后在我国发生的最为惨烈的一次地震。与我国以往大灾后的救灾和重建相比,汶川大地震后的救灾和重建在速度、力度上都有显著提高,方式上也有重大改进。更重要的不同是,在对灾区进行物质救助的同时,还开展了大规模的针对灾区民众精神疾患的救助。灾民普遍存在的精神疾患之所以能够引起重视并得到救助,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使物质救助变得充足且易行,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物质救助以外的救助;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党中央以实事求是、不断进取的精神,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思想理念转变和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们在关注到灾区民众遭受的巨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对灾难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精神疾患予以高度重视。在震后救灾和重建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以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充分认识和理解灾区民众精神上的需求,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灾民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患和精神创伤予以及时救治,并探索形成了具有灾区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二)从现实需要来看

特大地震使汶川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遭受重大损失。全县基础设施全部瘫痪,产业经济遭受重创,文物古迹坍塌毁坏,生态环境破坏巨大,直接经济损失达643亿元。[1]P13全县境内6镇7乡118个村全部受灾,15941人遇难,受灾人口达14.56万余(含暂住和流动人口)。农村房屋受损100%,倒塌13701户,形成危房3865户;城镇房屋毁损94%以上,导致10万余人无家可归。[2]

灾难给汶川人民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据领导灾后重建工作的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估计:100%的灾区民众(包括遭受家人离世、损失财产的和没有遭受重大损失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96%的人对生活、工作和感情的态度明显改变;95%的人生活目标和家庭目标发生变化;81%的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起地震就恐惧害怕、痛苦难受。[3]数据表明,灾难给幸存者带来的心理伤害、精神痛苦、思想消极等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成为救灾和重建工作的精神障碍。

灾区的现实迫切需要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出发,将“救灾”与“救人”并重,在注重对灾区进行物质救助和重建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灾民的精神世界进行救助和重建。但是,在灾区特殊的环境下,正常社会状态下普遍使用的以提高认识、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增进和谐为目的,以学习、谈心、帮助、感情联络等为手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不能适用,只能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殊的灾区思想政治教育思路,这就是汶川方式的缘起。

二、汶川方式的内涵

汶川方式是伴随着救灾和重建工作的开展而逐步形成的,其内涵包括心理救助、感恩教育、铭恩奋进三个方面。

(一)心理救助

灾难发生后,汶川县在对灾区特殊环境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关爱生命为核心,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心理救助,使灾区民众尽快摆脱消极厌世、淡视生命的心理疾患,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汶川县的心理救助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认识,统一思想。灾后重建工作伊始,汶川县就提出对灾区民众“加强心理疏导和抚慰”,“为恢复重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又发出汶川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灾区心理工作的文件——《关于在全县开展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上,有两个创新之点:其一,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和负有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专门人员。然而大灾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已经不是常规状态下的单个人或某个群体,而是全体灾区民众,继续使用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专门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扩大为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党员干部。文件强调,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正视民众中存在的心理疾患,以高度的人文关怀,普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力推动灾民的心理救助和心理重建。其二,根据灾民心理疾患的不同程度,对心理救助对象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该文件将心理救助对象分为五类:一是伤残者和丧失亲人者;二是亲历地震但未伤残者;三是医生、护士、精神卫生人员、战士、警察等参与营救和救护的人员;四是房屋损毁,需要住板房或移民者;五是不符合以上情况,但因地震引发心理问题者。在这五类人群中,又将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中的第一、第二类受灾群体和青少年,列为需要“高度关注”的“特殊人群”,提出这些特殊人群要作为心理救助的重点对象。

二是成立心理重建机构。为了切实做好心理重建工作,汶川县成立了“心理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领导心理救助工作,同时成立“汶川县心理重建中心”,负责心理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心”下设6个工作组,并在每个乡镇卫生院建立心理科,“全面负责本乡镇心理创伤严重人群的心理康复与本乡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重建机构的组织下,心理救助工作全面展开。从各机关选派文化程度和素质较高的干部进行心理专业培训和康复培训后,深入村户开展工作。救助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在民众中宣传和普及心理创伤等方面的知识,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各种心理疾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重点救助对象主动进行心理干预,营造以亲情、奉献、关爱和自强为核心的人文环境,促使救助对象尽快摆脱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三是以民族文化作为心理救助的重要依托。针对汶川是一个羌、藏、回、汉多民族聚居地的特点,汶川县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心理助救工作的重要依托。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组织实施了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恢复羌村、藏寨,抢救羌、藏文化,通过羌绣、羌歌、羌舞、锅庄等民族文化载体,在凝聚和激励各民族群众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心理救助工作的开展。

经过艰苦细致的心理救助工作,绝大多数灾区民众很快消除了负面情绪,走出了心理阴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态度,焕发出积极的精神面貌,甚至比以前更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正如绵池镇一位农民所说:“大地震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国家的力量,看到了共产党对我们这些农民的好。我们要好好活下去,才对得起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人。[3]

(二)感恩教育

当灾区民众恢复正常心理状态之后,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单独面对灾难和不幸,来自各方的关爱已经为他们搭起通向未来生活的桥梁,是他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力量源泉和重要精神支柱,于是感谢大爱则成为灾区民众的基本情怀。在这种普遍的心理基础上,汶川县适时提出并开展了“感恩教育”,引导灾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感恩美德,形成感恩理念,树立“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的思想意识。

汶川县从五个方面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于党。大地震后,党中央心存百姓,采取有力措施,号召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灾区,确保灾区民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医就、有干净水喝,同时很快落实了对口援建计划。因此,灾区的干部群众应感恩于党中央的关怀,真正用感恩的心态认识党、评价党、回报党,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

感恩于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没有汶川人民的积极配合,汶川不可能在废墟上迅速崛起。因此,汶川的各级党员干部要感恩于汶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以自觉服务人民、发展人民、致富人民来回报自己的衣食父母。

感恩于广东援建。在汶川震后抢险救援、恢复重建过程中,广东省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了无私援助。汶川党员干部和民众当怀感恩之情,视广东援建人员为恩人、为亲人,并将感恩之情转化为主动加强对接、妥善安排食宿、积极协调关系、营造良好环境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深化川粤之情。

感恩于社会。人生于天地间,受恩于全社会。父母有养育之恩,老师有教育之恩,同学有帮助之恩,同事有协助之恩,邻里有照顾之恩,领导有培育之恩,社会有关爱之恩,军队有保卫之恩,祖国有呵护之恩。无论大恩小恩,都意味着别人的付出和奉献,都需要珍惜和感激,需要把感恩的追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全社会充满感恩氛围,让人间充满感恩真情。

感恩于家人。社会和谐离不开家庭和谐。每个家庭成员都受恩于父母祖辈、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每个人都应感恩家人、善待家人、包容家人,用每个成员的真情铸就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以感恩教育推动灾后重建,以重建的成果深化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汶川县进一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感恩文化”的命题。感恩文化是以恩情为基础,以回馈为动机,以报答为表现形式的内在心理反映和外在行为模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谐理念的重要文化内容,在灾区,感恩文化又是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和科学发展的润滑剂。

通过感恩教育,汶川灾区形成了一种“在感恩中重建,在重建中感恩”的良好社会氛围,灾区党员干部和民众真正体会到党的伟大、政府的爱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坚定了“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的信念,彻底扫除了重建工作的精神障碍,有力推动了重建计划的实施。

(三)铭恩奋进

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灾区干部群众将感恩的理念内化为践行责任、不断奋进的动力。因此,汶川县提出“铭恩奋进”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求人们认识到只有“铭恩”,才能“用加法去爱、用减法去怨、用乘法去感恩”;在铭恩的基础上“奋进”,才能改变个人的命运,改变灾区的面貌,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灾区特殊的环境下,如果不解决民众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会苍白无力。因此,铭恩奋进,首先体现为党委、政府的铭恩奋进,即解决灾区民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汶川县以解决民心、民生、民富问题为抓手,体现了铭恩奋进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在灾后抗震救灾阶段,以安定民心为主。安定民心,就是以抢救灾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为第一要务,以解决人民群众最急迫的吃饭、穿衣、就医、住房、取暖等日常生活问题为重点,通过实实在在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体现党和政府对灾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大爱。在震后第一个春节到来之前,汶川县委决定用一周时间,集中开展“千名干部下访慰问活动”。干部们带着慰问品,更带着感恩责任,深入村社,了解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想办的事,尽可能一一落实。通过安定民心的工作,使广大受灾民众,特别是失去亲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的重点受灾人员,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产生追求新生活的勇气。

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以解决民生为要。大地震造成汶川全县30余万间房屋倒塌,20余万间房屋受损。在灾区,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住房问题。解决民生,就是以重建灾区居民住房为重点,尽可能又好又快地建设城乡居民永久性房屋,使灾区民众居有其屋。汶川县调动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仅用两年时间,就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除此之外,还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融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受理各种调解1065件,调解成功978件,成功率达91.8%,有力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灾后重建的社会稳定。

在科学发展阶段,以实现民富为纲。实现民富,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尊重规律,尽心安排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统筹协调,妥善指导灾后重建各项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汶川县坚持“发展至上、富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各族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目标,按照“一条主线、三个加强”(把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和谐稳定作为藏区工作主线,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加强学校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将“富民”作为着眼点,“强县”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人民生活上水平。到2012年,基本完成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震前有大幅提高。面对灾后日新月异的变化,灾区民众无不感慨万千。威州镇的一位灾民这样说:“正是因为这次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力量,看到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看到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

以铭恩奋进为目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焕发出灾区干部群众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广大干部深怀感恩之心,牢记自己的责任,为了灾区的恢复重建和科学发展真出力、真流汗,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感染了灾区广大民众,在灾区形成了一种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团结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了铭恩奋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三、汶川方式的意义

汶川方式从人的基本感情需求出发,将对人的心理救助和精神激励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示范意义。

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来看,汶川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纵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在汶川方式形成之前,还没有关于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汶川县在救灾和重建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而且在实践上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灾后救灾和重建各个环节,并根据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的民众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救灾和重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实现了物质重建和精神重建的双重目标。毫无疑问,汶川方式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现实来看,汶川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示范意义。汶川方式,是针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特殊区域而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我国这样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和频发的国家,灾害发生后通过何种思路、方法为灾区的救灾和重建提供精神支持,汶川方式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这一示范意义不仅在于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意识到精神救助和重建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而且在于能够正视灾区普遍存在的心理疾患和心理需求,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救灾、重建工作的现实需要,通过充满人为理念的心理救助、感恩教育、铭恩奋进,达到精神重建的目的,并营造了比震前更加浓厚的、具有正能量的社会氛围。汶川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参照系,也为探索灾区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汶川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探索精神,对于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未来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无疑有着重要启示。

[1]汶川县人民政府主办.汶川县年鉴(2009)[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2]汶川县人民政府主办.汶川县年鉴(2005—2008)[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3]青理东.思想政治教育与灾区社会稳定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汶川县汶川灾区
云上远眺新汶川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汶川县2013年慢病普查情况分析报告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汶川樱桃熟了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