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2014-02-03赵兴良
□赵兴良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江西南昌 330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1]笔者以为,要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讲话精神,有几个理论上的问题需要认识清楚: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问题;三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联问题。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以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有人问:一直以来,我们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现在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呢?这个问题,就涉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首先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认识清楚。
说起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实际也是我国哲学界讨论了多年的问题。虽然说这一讨论到现在也还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已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实是高度统一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两个主义”,即不是一个叫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叫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叫辩证唯物主义的就专讲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规律,叫历史唯物主义的就专讲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我们过去,基本就是这样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在看,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是不对的。因为这样的理解,把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割裂开来了,好像讲自然的就不讲社会,讲社会的又不讲自然,“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其实,它们是同一个主义,即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关于自然、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既如此,那为什么还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不同的表述、不同的称谓呢?笔者理解,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一方面的内容和特征。具体讲:
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为了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的辩证法及其革命性和批判性。什么是辩证法呢?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P112这就是说,辩证法的本质是“否定”,即不满足于事物的现状,不管这个事物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我们人类思维的,它总是要从中去寻找问题,去揭露它,批判它,否定它,从而把事物推向前进。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思想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就叫它辩证唯物主义。而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为了突出它内含的历史性及其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什么是历史性呢?马克思也有说明,他说他所创立的“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P92这里说的“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概念的形成”,就是所谓的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从这样的历史性出发来解释包括自然和思维在内的人类社会,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价值目标的。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思想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就叫它历史唯物主义。
如果说,上述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使我们能够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话,那么我们仍要回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统一上来。这个联系的基础,就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既使唯物主义能够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因为实践本身具有客观性(物质性)和能动性(批判性、革命性);又把实践看作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使辩证的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因为实践总是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的目的的。这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事物,既要有辩证的观点,又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而是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时必须把握的一个前提性观点。
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有些人并不否认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表示怀疑,总觉得它在当今时代没什么用。这是一个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时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为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说到底是因为它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作用表现在哪里呢?总的讲,是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目标,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指导。这个认识可以具体分为两个层面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目标问题。
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人类社会有没有客观规律,是一个没有解决或没有正确解决的问题。总的看法,是认为人类社会没有客观规律,只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或各种各样的思想活动。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是认识人类社会要比认识自然界更复杂。在自然界中,发生作用的是纯粹的自然力,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它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因而只有因果性,不存在目的性。而人类社会则不同,在人类社会发生作用的是人,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样,在社会历史领域就不仅有因果性,还有目的性,而且它的因果性往往是通过目的性来实现的。正是由于这一基本原因,以往的思想家们往往看到的只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至多也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深入考察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因而也就不可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最终把历史完全归结为意识的活动、精神的活动。西方哲学史上的黑格尔哲学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马克思、恩格斯则不同,他们不仅看到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且深入考察了人们思想活动背后的物质动因,从而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就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这一伟大发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被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拿样做的相反。”[4]P776所以,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后,才真正解决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才第一次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并且至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正确回答了人类历史所要追求和实现的目标问题,亦即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是因为以往的思想家、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等,也谈论了许多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全面发展等问题,也追求向往一个理想的社会来实现人的这些价值和意义,其中的一些人甚至批判了资本主义,而把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强调的是精神、观念的作用,或者最终归结为精神、观念的作用,因而不可能事实上也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道路。西方哲学史上的费尔巴哈哲学、十九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等,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即便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学说也大体如此。作为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当然也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意义,并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但不同的是,由于它把社会主义看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从而使之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因而同时也就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使之成为现实的运动。马克思就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P74他还说:“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5]P507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空谈人的理想或自由,而是要把人的理想或自由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基本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基本制度,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
概括起来说,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也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恩格斯语),因而在其科学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上,在其对历史的解释力、穿透力和预见性上,是其他哲学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这一点,就是现当代的一些西方哲学家也是承认的,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就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因为它所反映的那个历史时期还没有被超越,所以,“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无非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表面上的返老还童。一种自命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说的最坏,不过是重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老调,说的最好,也只是包含在人们认为已经被超越中的思想的重新发现而已。”[6]P8萨特的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因为我们判断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的根本依据,是看马克思关注和研究的最重要问题有没有过时,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有没有过时。这样来看,那么显然,这两个问题还远没有过时。世纪之交,马克思在西方媒体选出的千年伟人中被排在第一位;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论》再度成为热销的著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使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证明。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内在紧密的关联
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更重要的是把握它与社会主义特别是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P11从这样一个判断标准来看,我们所以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即什么时候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的事业就健康发展,就前途光明;而如果违背了它,社会主义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甚至完全失败。在这一点上,苏联的解体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成功发展,可说是最有说服力、最具代表性的例证。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是: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才能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这里只提出和讨论几个具体问题。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是说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决定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因为社会意识或社会精神生活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来源于社会物质条件。马克思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P32把这一基本观点放在当代中国来看,就是只有从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出发,才能牢牢把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没有变”[7]P15的基本国情及其发展要求。否则,我们的认识就会发生偏差。看看近年来国外的报道,他们已把我国说成是发达国家,甚至是超级大国了。最有意思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他看了中国的高铁后羡慕得不得了,说他们美国倒更像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也有人觉得中国是发达国家了,应当改改我们的思路和提法了,例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和提法,改为“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思路和提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我国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那么这些看法对吗?这就很需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来指导,即从我国现在的物质条件水平出发来分析和判断。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虽然我国GDP总量的世界排位第二,但人均GDP的世界排位仍然很低;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需要进口;虽然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有不少贫困人口,如此等等。这些成就和问题,构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存在,总体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因此,我们的头脑要清醒,认识要客观,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理论和决策上来,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来谋划我们的事业,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这几个坚持,正是由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们只有从理论上很好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三中全会的决定。
(二)“两个基本规律”的观点与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和整体性
这里说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等,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结构、水平和发展趋势,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指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即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体系等,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停顿或失序。在我们看来,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两个基本规律,对我们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是它的科学性要求。因为这两个规律说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要想在社会领域的活动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遵循它的规律,承认被它所决定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经验教训。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我们脱离生产力状况,一味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企图通过建立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关系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后来又搞“文化大革命”,企图通过在上层建筑领域发动革命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严重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两个基本规律,导致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们的事业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根本的原因是我们重新回到了科学的精神上,老老实实地遵循了这两个基本规律。例如在经济领域,我们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决不能不讲科学、不讲规律,相反,必须严格地、老老实实地尊重和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是它的整体性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两个基本规律也表明,社会矛盾是一个整体,它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诸多领域,是这些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而,我们只有把社会矛盾作为一个系统和整体来观察,才能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过去30多年的改革,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到现在,成了不易解决的难题,因为它们已经相互牵扯、相互交织在一起,仅靠单个领域的改革已经难以奏效,因而就必须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这也就是三中全会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意思。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全面”不仅就国家层面来说是如此,而且就地方和具体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其自身也有一个系统,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也必须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才能避免和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和习惯,也才能把工作做得好。
(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观点与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即我们搞社会主义究竟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以及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但这个涉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我们过去谈得不多,甚至一度出现了“谈人色变”的现象。改革开放后,搞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后,人的问题在我国越来越重视起来。人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研究了社会发展问题,而且研究了人的发展问题;不仅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而且认为这个统一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即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基本观点,并思考它对我们的方法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这个观点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从社会发展的根本上讲,社会发展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发展。“通过人”,是因为历史是人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首先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和推进的,而不是由什么神秘的力量创造或左右的;“为了人”,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要基本满足人的吃喝住穿,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去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人”和“为了人”说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目的。二是从人的发展的条件上说,人的发展又必须依赖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需要物质条件,而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甚至很难提出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它说明了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和条件性。三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看,二者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它说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是历史的过程,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实现的过程。[8]P295
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就要把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作为思考和工作的重点。因为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二者之间在发展中有不协调、不一致的地方。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较大提高,并且毫无疑问地还将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体上似乎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就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就需要在继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发展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实现。这不仅是指每个人都能生活得体面,人的基本人格和尊严得到保障,而且是指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才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上得到全面发展。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与紧紧依靠人民来推进改革和发展
在我们看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不仅要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而变革从现象上看,它似乎来自“上面”的决定或某种意识的推动,因而人们也就往往根据某种意识来理解社会变革。但实际上,其根源在社会矛盾本身。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我们判断一个变革的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P33马克思说的这一矛盾或冲突,具体反映在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态度上。当人民群众普遍感到不能再忍受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决意改变并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时,就表明社会矛盾已经极端尖锐化,社会发展的变革就将到来。我国1978年的改革是如此,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只有从改革的根源上去认识,才能深刻理解改革的正确性和紧迫性,也才能真正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在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如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发起和探索作用、组织和领导作用、表率和示范作用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杰出个人可以离开人民群众单独发挥作用,相反,他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集中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活动和力量。
我们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就要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人民群众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与个人的历史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方面,我们党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实践证明,这条路线始终是我们工作致胜的法宝,丢掉这个法宝,我们的事业就难以成功。新形势下贯彻好这条路线包括很多具体内容,但本质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人民群众来评价我们的工作。这不仅因为就历史的创造来看,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伟业;而且就对事业或工作的评价来说,人民的满意与否也是根本的尺度。邓小平指出:“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9]P381“看实践”,即不是看我们说得怎么样,而是看我们做得怎么样。而这个“做得怎么样”,最真实地反映在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的体认中。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0]这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地方的工作来说也是如此。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第1分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