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永不退伍
2014-02-03口述执笔叶华江郭友华
口述 / 刘 彦 执笔 / 叶华江 郭友华 张 静
父爱,永不退伍
口述 / 刘 彦 执笔 / 叶华江 郭友华 张 静
我这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前半生,战斗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后半生,是为父亲的责任而战斗。
我是刘彦,今年85岁,湖北省松滋市斯家场镇舞龙山村7组村民。1949年入伍,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兵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在朝鲜战场,我参加过著名的云山战斗、上甘岭战役等。朝鲜战争结束后,我放弃了组织安排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
我的四个侄儿、外甥先后踏着我的脚步,参军入伍。1982年,大儿子刘贤林高中毕业,在我的支持下,也穿上绿军装,走进军营。连嘉奖5次、营嘉奖、旅嘉奖、部嘉奖、优秀义务兵……一张张喜报从北京飞来,沸腾了整个小山村。我到儿子的部队探亲时,也受到军营极高的礼遇。我为儿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欣慰。
但不幸突然降临。1987年,儿子在回乡探亲途中,替别人打抱不平,被围殴致重伤,并患上精神分裂症。部队不遗余力地对他进行治疗,最终却无甚效果。1999年,部队批准已转至三级士官的儿子退休,这一年,我70岁。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儿子却因病退役,精神失常,我因此迎来了一场新的人生战斗。
2001年,儿子被移交到松滋市军休所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可是,儿子发病时拳打脚踢,很可能伤及无辜;毫无征兆就出走,组织上哪有人每天专门盯着他。于是,我决定将失去自理能力的儿子接回家来照顾。
亲人们得知我要接回儿子,纷纷劝阻:“国家有专门的机构管理,何必自找麻烦?我们也都要养家糊口,没时间照顾!”面对孩子们的质疑,我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说出了我的想法:“我是一名军人,刘贤林也是一名军人,军人就要自己战胜困难,不给别人添麻烦!你们几个该工作的工作,该打工的打工,不影响你们,我们两老现在还硬朗,我自己来照顾。”枪林弹雨的战场都趟过来了,何况命运中的小坎坷,我相信自己。
监控行踪,料理生活,定时喂药,安抚情绪,这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早上6点儿子就醒了,我就起床给儿子穿衣、洗漱、收拾整齐。儿子在北方部队多年,口味也发生变化,喜欢吃面食,我就到三里外的集镇上给他买回新鲜水饺、肉包和各种面食。儿子饮食不固定,全家的就餐时间也随他而定。
记不清是哪年,为了让儿子不再乱跑,我花了多年积攒的2000多块钱,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调出儿子喜欢的战争题材的影片,儿子马上就安静下来。儿子嫌凳子硬,当时没钱买沙发,我就到亲戚家抱来两捆稻草,按照邻居的沙发样式,亲手为儿子制作了一个柔软的草“沙发”。
为了让儿子回归健康,纵然希望渺茫,我也不放弃一丝希望。一次,听说邻镇西斋有一位老中医擅长治疗此症,我满怀希望去寻“特效药”。为了省钱,天刚亮我就步行出发了。西斋与斯家场镇相距二三十里,走一段歇一晌,到老医生家时已近中午,拿到药返回家时已是晚上。可是,当我像往常一样哄着儿子吃药时,他突然手一扬打掉药碗,药汁泼到儿子身上,我上前要去给他脱掉溅湿的衣服。不料,他却暴躁地一把推开我,我毫无防备,一下子没站稳,身子重重地往后一倒,头撞到了墙上。一阵眩晕,我当时就瘫倒在地上,后脑勺撞了一个大包,当时的血包估计有鸡蛋大。可是为了省钱给儿子看病,我只在家里搽了点药酒,过了一段时间血包消失了,却留下了时常头疼的毛病。后来,儿子清醒了,我指着血包给他看。他竟然伸出右手,还吹了口气,轻轻地帮我揉了揉。我很欣慰,这说明儿子不发病的时候,心里还是有我们的。
意识混乱的儿子,心中却永远有着“部队”这个“结”。一天,他忽然从家里走出去,嘟囔着说要回部队。任何人阻拦,他都是拳头相向。无奈之下,我只得跟在他身后,走了三四里,到了火车站,他呆呆地望着经过的火车,一动不动。我就站在离他一米远的地方,怔怔地等待他恢复清醒。
如今,儿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见到熟人也能微笑点头,可时不时仍会毫无征兆地发病,他发脾气时我们只能忍、只能躲,他往外跑时我们只能跟、只能找,等他情绪平息了,就好了。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松滋军休所也一直非常关心我儿子。刚移交后,考虑到他病情严重,性情狂躁,所里和我商量后,一次性向荆州市第二福利院交纳了终身床位费由其代养并治疗。后来,儿子因患胸膜炎在荆州胸科医院治疗期间发生医疗事故,导致左手失去知觉,丧失自理功能,军休所又将其转至荆州中心医院治疗一个多月。军休所定期电话询问、定时家访,送医送药上门,帮助解决生活难题。每年的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领导也都会到家里来看望慰问。每个月15号,他们都会接我们父子,去所里和其它军休干部一起参加组织活动,重温军营生活。
近几年来,看到我年事渐高,照顾儿子越来越力不从心,军休所又一次提出了将儿子送到当地条件较好的市福利院代养。我还是拒绝了,我想:部队和政府的关心让孩子活到了今天,我们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有困难我们家里自己克服解决就行了。
今年正月,我85岁生日。宴席上,我端起酒杯敬给了小儿子:“只要我在一天,就要当好称职的父亲。我走后,就要拜托你照顾哥哥了!记住,我们是军人家庭,自己能做的事,决不能推给旁人。”
依次为:湖北省军休办、湖北省军区政治部、松滋市民政局军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