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延安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14-02-03王东维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延安文艺群众

□田 雨 王东维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延安文艺,指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及解放区出现的文学艺术现象的总称。在毛泽东“文艺服从、服务于政治”思想的引领下,坚持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将文艺作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系统,发挥文艺作品感召、教育、引导、激励人的作用,帮助人民群众形成革命发展所需要的认识、情感和斗志,成为延安文艺的重要特征。延安文艺充分发挥了政治动员、精神激励、价值引领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延安文艺发挥了政治动员功能,在实现社会认同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

文学与政治都属于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共同为其经济基础服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其实质就是文艺应该服从于革命,应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讲话》深深影响了文学艺术家,他们转变立足点,关注农民问题,关注革命问题,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如丁玲、艾青、周扬、艾思奇、赵树理、孙犁、何其芳、冼星海、贺绿汀等,他们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很好地实现了文艺与政治的结合,通过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凝聚群众的政治情感,激发群众的革命觉悟,唤醒群众的政治热情,文艺在培养群众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感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家艾青在《我对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一文中这样写到:“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是用具体的描写(如:人物在事件当中的活动,和人对周围环境的情感、思想、感觉……以及日常生活或者整个时代所引起的憎、爱、悲、喜……等等)即形象,来表现一定时期的人民大众的利害和要求,从而激励他们把这种要求变成行动。在为人民大众谋福利,为大多数的劳苦人类而奋斗的这崇高的目的上,文艺和政治,是殊途同归的。”[1]在进步政治思想的影响下,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迅速得到提高,他们创作的作品坚持艺术和政治的统一,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一)弘扬爱国主义,宣传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调动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运而生了很多反映时代脉搏的文艺作品。“离开民族抗战的现实,新文学的存在就不能想象,更不用说伟大作品的产生了。表现神圣的抗战的各方面的真实,用民族民主革命的精神去教育读者,提高他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涤清一切民族失败主义悲观主义的毒菌,抉漏一切阻碍民族觉悟与民主解放的愚顽保守的黑暗要素。”[2]如舒群以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一下子捕捉到了这一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创作了《没有祖国的孩子》,作品通过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三个不同国籍孩子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失去祖国的朝鲜小孩果里的苦难遭遇,要人们认清失去祖国的危难,警醒中国人民面对国家覆灭民族危亡的严酷现实——只有奋起战斗才能生存。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的作品,在我国抗日救亡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它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声乐演出之后,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国大地,大大地激发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激发起了中华民族的国家情感,引导人们参加到了抗日战争中来,周恩来曾说过:“我们多少同志正是在这些抗日歌曲鼓舞下参加抗日,到前线进行斗争的。”

(二)启发阶级觉悟,传播主导意识。作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其思想和愿望必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中,凭借文学艺术的强大感染力与表现力渗透给读者,继而对其政治观念产生影响。“这种文学其中包蕴的政治理想与追求,以及其他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往往充当着先导性角色,预告,召唤并促成政治、文化变革的到来”。[3]P256延安文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启发人们的阶级觉悟,唤醒人们的政治敏感度,引导群众对阶级、社会制度等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态度,鼓励人民群众自觉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激发群众阶级情感、启发群众阶级意识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如赵树理的代表小说《李有才板话》,小说中阎家山的农民处于深受压迫和剥削的悲惨境地,以老槐树底两辈人为代表的广大农民,盼望翻身做主人,希望建立民主政权。党领导的革命给他们带来了建立民主政权与自己当家作主的曙光。但是,由于抗日民主政权的仓促建立,基层民主政权被封建地主偷梁换柱,本来的民主选举变成了暗箱操作,革命和民主思想成为了空壳。在小说中,赵树理以农民的角度,对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基层政权的现实状况作了审视,对于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类作品在宣传群众提高反抗意识,引导老百姓参与土地改革,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会真实再现社会矛盾,激励读者追求崇高生活理想,憎恶丑恶社会现象,表达对美丽人生和美好社会的向往,为服务和稳定大局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文艺是民族的生活和战斗的一部分,一个民族中不能不具有着它所应有的文艺活动,一个民族是进步的,或是落后的,是向上,或是正在堕落,在文艺里都可以看出它的表征。我们的先哲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他们说:‘观其礼而知其政,观其乐而知其行。’”[4]延安文艺传递给人们的正面积极能量,能使局部执政区域的老百姓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生活困苦乐观向上,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营造了解放区和根据地民主而又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延安文艺还反映了社会群众的情绪变化、思想动态,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940年,抗战初期大批来延安的知识分子已经参加到实际工作中,融入工农大众的现实生活之中。丁玲以一个文学家和革命者的敏感以及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切身感受,深刻抓住了知识分子干部与工农干部矛盾这一重大主题,并通过《在医院中》大胆形象地表达出来,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陆萍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这些人物之间矛盾冲突描写,揭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干部之间深刻而尖锐的矛盾以及对这种矛盾的无奈。对此,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作了“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化,同时实现起来”的辩证阐述,对化解知识分子与工农干部之间的矛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延安文艺发挥了激励功能,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热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延安时期,由于日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加上陕北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不便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延安及陕甘宁边区财政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困难形势。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号召军民团结起来、艰苦奋斗,明确提出了“自己动手”的口号。在这一正确经济思想号召下,秧歌,秧歌剧,歌舞剧等大量文艺资源为经济运动开展做好思想基础工作,鼓舞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一)鼓励军民参加生产,为克服边区经济困难提供精神动力。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量描写老百姓热情高涨的生产运动的作品纷纷涌现。如枣园秧歌队的《动员起来》、杨家岭秧歌队的《组织起来》、中央党校秧歌队的《一朵红花》等秧歌剧。“他们(业余秧歌队)创造了一百五十种以上的节目,从秧歌剧,秧歌舞刀花鼓,旱船、小车、高跷、高台灯,各色齐全。这些节目都是新的内容,反映了边区的实际生活,反映了生产和战斗,劳动的主题取得了它在新艺术中应有的地位。”[5]其中《兄妹开荒》这台著名秧歌剧,依据当时陕甘宁边区开荒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编写,表现了在革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的新形象,它采用秧歌的形式,摒弃了旧秧歌中常有的丑角以及男女调情的成分,代之以新型的农民形象和欢乐的劳动场面。“群众对于新的秧歌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已不只是把它当做单单的娱乐来接受,而且当做一种自己的生活和斗争的表现,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来接受了”。[5]新秧歌剧,引起了群众共鸣并取得强烈的反响,为解放区大生产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为推动生产发展营造舆论氛围。当时,在延安抗日根据地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毛泽东适时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积极引导边区政府调整财政政策,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文艺界积极开展了以发展生产运动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大力宣传各类劳模,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艾青的长诗《吴满有》,“以完全崭新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来歌唱新的群众的时代的。它表现了新的人物典型——正在萌长着的新的农民典型;而这表现是以农民所喜爱的具体生动有趣味的通俗形象组成的”[6]《吴满有》用的是工农群众语言,表现的是工农群众生活,通过歌唱吴满有,鲜明的把一种奇迹告诉了群众,从前卖亲生儿女的人,他在学习劳动英雄过程中成长,成为今天的劳动模范,红光满面的劳动“状元”。劳动模范的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向劳动英雄看齐的歌声,迅速传播开来,热烈的劳动运动在边区的每一个地方每个角落开展起来。

三、延安文艺发挥了价值引领功能,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大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价值引领即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引导群众的价值判断,并使正确的价值标准逐步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在当时抗日战争和陕甘宁根据地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价值引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延安文艺作为精神导向,在这一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延安时期,在对旧社会黑暗的鞭挞、控诉和对革命理想和美好生活向往的文艺创作活动中,诞生了许多优秀文艺作品。“新的文艺从内容到形式的调谐一致,生动,活泼上,便露出了新的艺术作品的光彩,在这些新作品里,真正表现了群众的真实的情感,《夫妻逃难》中的李老汉就这样唱:‘咱们边区好呀好景光,你看那庄稼赛亚赛黄金,满山谷穗穗,秋风迎面吹,咱边区一年赶过一年美。’这些话都正是群众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不是美丽的诗词与幻想,是真真实实的群众生活和情感”[7]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满满的信心。秧歌剧《白毛女》是在1943年延安开展的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道理。剧本主要以大众化的生活场景为主,着重刻画了生活细节,创造了广大民众十分熟悉的浓重的生活氛围,最能拨动他们的心弦,触动他们的神经,引发他们的悲愤与怒火,才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白毛女》自从诞生以来,其影响范围从延安迅速发展到整个解放区,深深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鞭策着人民群众与旧社会、恶势力顽强作斗争,勇敢追求美好的新生活。

(二)重塑道德观念,改变落后道德思想。文学的认识功能,能帮助读者通过文学中对真实生活的反映来反思自身,认识人性,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摒弃人性中的假丑恶,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旧中国是一个包脓裹血的,充满着肮脏与黑暗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生长的中国人,必然要沾染上它们。”[8]延安文艺承载丰富道德内容和艺术形式,它通过描写个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把隐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善恶,美丑,崇高与卑劣的各种动机做出道德评价,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描写的是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区一个名叫刘家峧的村庄,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过程中遭到各种阻挠,并最终在民主政权的支持下取得婚姻胜利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个故事,歌颂了农村新青年敢于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精神,歌颂了农民中先进思想对愚昧、落后、迷信思想斗争以及对封建势力斗争的胜利,展示了民主区域新老两代的意识变迁,它的思想性体现在透过新一代儿女对爱情和幸福的自主选择,抽丝剥茧地审视了农村社会中家族势力、习俗文化势力和封建政权残余势力的相互错综。《小二黑结婚》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赏,深刻影响了人民群众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

四、延安文艺发挥了社会协调功能,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为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区域社会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智力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中提出:“应对全部宣传事业、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作有组织的计划与推行,用以普及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政治水平,普及与提高抗日军队抗日人们的政治水平。要使各根据地干部、军队与人民的理论、政治及文化水平高于与广于全国各地,……要把运输文化粮食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9]P488在党的文化政策指引下,文学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边区社会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宣传男女平等,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延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内,中国共产党打破封建思想,倡导男女平等,使得妇女地位大大提升,“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他地方的妇女幸福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嫉羡的说:‘为什么小米把女同志吃得那么红胖?’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多的比例,却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10]当时的社会呈现出传统家庭婚姻观念的改变与新的家庭关系建构的过渡状态,中国共产党号召妇女们注重健康,做有意义的事,愉悦自己,勤于思考,敢于坚持,鼓励妇女自立自强。秧歌剧《二媳妇纺线》和《模范妯娌》描写的都是自古以来妯娌之间常有的传统的对立状况,在新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转变落后的观念,要求进步,从而使“紧张”的家庭关系变成为劳动者的立场,典型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家庭关系特点。“《一朵红花》里的儿媳是好纺手,后来做了劳动英雄——群众叫状元,状元是多么美丽的称呼,婆婆也爱这样的英雄,儿子是二流子,在现实当中被认为是耻辱的,母亲也嫌弃他,很好地宣传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就拿母与子,婆婆与儿媳,这在我们农村中,很普遍的现象,多半是母亲对儿子偏爱一些,婆婆对儿媳就恶毒一些,因此造下许多悲剧,这也就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在《一朵红花》中则不然,婆婆和媳妇站在一条线上和儿子做斗争,而且媳妇在这戏剧中间出现,总是放着光彩的。”[11]

(二)宣传改造二流子运动,净化社会风气。陕甘宁边区成立后,虽然农村恶势力被推翻,地痞流氓大量减少,但“脱离生产”、“游手好闲”、“巫婆神汉”等“二流子”群体依旧存在,他们不务正业、不事生产,以烟、赌、偷、盗、阴阳、巫神、蛮婆、土娼为生的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乡村政权、保证民风纯良,边区政府出台了思想教育、经济支持等改造措施。围绕二流子改造,文艺界也创作了许多以“起家”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新秧歌剧《钟万财起家》中塑造的二流子钟万财、《刘生海转变》中的刘生海以及《刘巧团圆》中的刘彦贵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这类新秧歌剧表现的正是群众“生产和斗争,他们所熟悉、所关心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感”。[12]P168利用当地二流子转变编成新秧歌剧,在当地群众中宣传,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寓教于乐,达到极佳的教化效果,使文学育人功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钟万财供给了《钟万财起家》一剧以完全的材料,他几乎是每场必到的观客”,“当演到钟万财从二流子转变的过程的时候,观众中的二流子就被人用指头刺着背说:“看人家,你怎办?”象这样观众与剧中人物浑然融合的例子,是还可以举出很多的。”[5]许多二流子看完这些新秧歌剧后,纷纷下定决心转变,净化了社会风气。毛泽东称赞这“不但增加了劳动力,而且消灭了坏人坏事,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巩固了社会的安定。”

(三)宣传识字运动,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广泛开展民众教育。党组织开展了识字运动、戏剧运动、街头诗运动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时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处不渗透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如学校的课文《天晴了》的内容“天晴了,地红了,不准地主横行了。天亮了,变样了,穷人起来算账了”就是宣传党的土改政策。再如街头诗,由于其形式短小,具体明确,道理浅显,很受群众喜爱,更容易提高群众文化水平。“街头诗,就是要把诗歌贴到街头上,写在墙头上,给大众看,给大众读,引起大众对诗歌的爱好,是大家也来写诗。这不仅是要利用诗歌作战斗武器,同时也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求得诗歌从学校里,课堂上,文人的会议席上,少数的知识分子中解放出来,使它真正的大众化,成为大众的诗歌”[13]新秧歌运动中,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马可创作的《夫妻识字》反映了解放区新生活、新风俗,表演形式载歌载舞,表演内容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鼓舞人心的气质和军民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当时起到了难以想象的宣传作用,不久即在其他革命根据地得到积极响应。在边区掀起的各种文化宣传运动,使得人民群众沐浴在新知识的海洋里,接受新的思想浪潮的洗礼,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提供精神“钙质”是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应有责任和义务,延安时期中共发挥文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根据地和解放区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现阶段一些文艺作品打着所谓的娱乐性旗号,淡化了思想性,一些大众文艺、通俗文艺、选秀节目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习和研究延安文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开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化作品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艾青.我对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N].解放日报,1942-05-15.

[2]周扬.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J].文艺战线,1(2),1939.

[3]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代革新号创刊词[J].文艺突击,1938.

[5]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N].解放日报,1944-03-21.

[6]其雨.从《吴满有》说到大众的诗歌[J].山东文化,2(1),1944.

[7]刘白羽.新的艺术,新的群众[J].群众,9(18),1944.

[8]实味.政治家·艺术家[J].谷雨,1(4),1942.

[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0]丁玲.三八节有感[N].解放日报,1942-03-11.

[11]刘白羽.新的艺术,新的群众[J].群众,9(18),1944.

[12]袁胜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D].上海:复旦大学,2004.

[13]史塔.关于街头诗[N].抗敌报,1938-10-26.

猜你喜欢

延安文艺群众
1942,文艺之春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文艺范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