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融入优秀古典诗词论略

2014-02-02刘艳军邝小军张群康杨波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名利苏东坡诗词

刘艳军 邝小军 张群 康杨波

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以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悠长的情韵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优秀的古典诗词,每个人也都完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古典诗词,揭示其隐含的哲理,既有优美生动的词句、朗朗上口的韵律吸引,又省去了苦口婆心的劝导,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实现师生的“双赢”。笔者自2008年秋冬季学期以来,在讲解逄锦聚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关内容时融入相关的古典诗词,结合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去揭示和解读其隐含的马克思主义某些哲学原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辩证唯物论部分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出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子罕》)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时间不等人。人生的下一站来得比你想象得更快。要珍惜眼前事、眼前人。时间不会因为人而停下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具有个体差异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有人认为这是对忠贞爱情的歌颂,有人则认为它表达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的崇高精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以冲天而上的鹤自比,面对遭受排挤打击、被贬郎州的厄运决不低头,仍然奋发向上、不屈抗争,突破了自古以来文人“悲秋”情结;同时也说明了对同一个秋天,人们的反应有差别。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

1.经验论、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两者各执一端,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它们是实际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明朝冯梦龙在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写了一个故事,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天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没在家。他见王安石书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心想:这不是胡言乱语吗?“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与秋露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诗兴大发,提笔做墨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后看了这两句诗,对苏东坡这种自以为是的作风很不满意。为了让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便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重九天气,连日大风。一天风息后,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至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恍然悔悟到自己错了。这个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办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千万不能搞经验主义。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它对认识的检验有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赠吾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唐·白居易《放言》)过去认为,豫与章这两种不同的树木,小时不易辨识,必须长到七年才能区别开。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要得到对人、对事的全面认识,必须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让时间去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认为像自己及友人元稹这种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应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真相大白。

三、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鑰匙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类和猿类的分别就是从制造劳动工具(磨石头)开始的。

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十三首〈其五〉》)东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做起了中国田园诗大师,致使后代才士纷纷效仿。但没有人细想:陶老一家几口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如果饿着肚皮,他还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据查,他其实享有“离休”待遇,相当于一个小地主。

当然,对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解读,体会到诗人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及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你为什么能够不受到世俗的擾乱呢?因为你的心距离世俗比较远。只要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挣脱名缰利锁,即使生活在人多车马喧的环境中,也能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们的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主观自生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农村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尤其是夏收季节。全诗以老农的口气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年轻的父母白天出去耕田除草,到了晚上回来搓麻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农村的小孩子们对父母的生活方式极为熟悉,不会耕、织,却也不闲着。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喜爱劳动,连做游戏都不自觉地在效仿父母的活动,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习种瓜。

4.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唐·崔涂《灞上》)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唐·杜荀鹤《途中有作》)

但对于上述诗词的解读如果仅止于此,很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拜金主义。必须补充其他古典诗词加以纠偏。这里不妨直接引用学者张英的论述:其实对名利的追求古今一致,但古人善于反省,既看到世人追逐名利的现实,也清醒地意识到名利对生命的束缚。如:“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宋·柳永《夏云峰》)“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不寝》)“回头笑,彼纷纷名利,过影浮沤。”(宋·陈著《沁园春》)“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6.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决定了生产关系中的产品分配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张俞《蚕妇》)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10032);湖南省教改项目《研讨式教学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名利苏东坡诗词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修心
关注诗词
阎戈 名利对我没有吸引力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