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代中国特色的几点思考

2014-02-02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改革开放道路

邹 谨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成功开创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过程中,党不断深化了对当代中国特色的认识,先后提出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有机结合的特色(以下简称“三结合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以下简称为“四大特色”)以及改革开放特色。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特色的内在关系,探讨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特色的路径,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中国特色的提出过程

中国特色、“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以及改革开放特色的明确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此,我们对当代中国特色的提出过程作简要回顾。

第一,中国特色的提出。与其他特色相比,“中国特色”提出得最早。改革开放之初,党就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P2-3)“中国特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也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明确提出。

第二,“三结合特色”的提出。“三结合特色”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个概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得最早。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之改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首次明确界定,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其内涵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才明确提出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整合,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2011年才明确提出的概念。2011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虽然从90年来我们取得的成果角度概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方面,但同时又将这三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并列。他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可见,当时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结合特色”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党的十八大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将之上升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特色。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3]

第三,“四大特色”的提出。党的十七大曾提出过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但针对的对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4]。可见,当时所讲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并未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层面。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3]这就不但将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适用范围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方面,而且在党的十七大基础上增加了“理论特色”的概念,从而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第四,改革开放特色的提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改革开放视为新时期的“特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提出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直到党的十七大仍坚持这个提法,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4]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将之由“特点”上升为“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5]所谓特点,是指一个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所谓特色,是指一个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特色既来源于特点,又高于特点。

二、当代中国特色的内在关系

中国特色、“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具体加以认识。

(一)中国特色与“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与“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一方面,中国特色为“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的形成提供总方向。中国特色的本质,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不照搬照抄,这就为其他特色的形成和丰富提出了总要求。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开辟新的道路;形成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要坚持马克主义的基本观点,又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和丰富“四大特色”的总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尊重共性,又体现个性。推进改革开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既要学习外国经验,又要坚持独立自主。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涵盖“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中国特色是总体性特色,是当代中国特色的总称谓。“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和改革开放特色,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的具体化和展开。

(二)“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之间的关系

“三结合特色”、“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之间是并列关系,三者相互促进。

第一,改革开放特色是动力性特色,为“三结合特色”和“四大特色”的形成和丰富提供了根本动力。“三结合特色”和“四大特色”,归根到底,都是改革开放特色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三结合特色”和“四大特色”的生成。改革开放特色为“三结合特色”的形成和丰富提供了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改革开放特色为“三结合特色”的形成和丰富提供了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特色为“四大特色”的形成和丰富提供了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自然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第二,“三结合特色”是载体性特色,为“四大特色”和改革开放特色的形成和丰富提供重要载体。“三结合特色”的实质,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没有“三结合特色”作为载体,改革开放特色和“四大特色”就失去了根本依托。“四大特色”的形成和丰富,需要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只有推进各方面创新,才能在此基础上凝炼出“四大特色”。改革开放特色的形成和丰富,同样需要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推进各方面创新来实现对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四大特色”是具体性特色,为“三结合特色”和改革开放的形成和丰富指明具体路径。要形成和丰富“三结合特色”,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还是制度,都要注意讲求富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使改革开放富有特色,就要看我们的改革开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有什么特色,就要看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

三、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特色的路径

当代中国特色已比较鲜明,但还需要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特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当代中国特色形成和丰富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这个总方向,就必然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可能丰富当代中国特色;不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同样不可能丰富当代中国特色。

第二,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5]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6]要丰富当代中国特色,关键在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第三,要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是要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首次明确界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与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界定相比,党的十八大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内容,同时,去掉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更加丰富和科学。但我们认为,还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及时增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拓展而不断丰富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与当时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相适应的。其中,“富强”是经济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民主”是政治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文明”是文化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与之相适应,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4]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时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其中,“和谐”是社会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我们理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及时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可以用“绿色”来表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二是要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把十八大以来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及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同时,还要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比如,人民民主专政富有中国特色,我们不用“无产阶级专政”而用“人民民主专政”,充分尊重了我国工人阶级在中国总人口占少数的国情,而且将“民主”与“专政”并提也具有创新性。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一国两制”富有中国特色,并已经在香港、澳门得到成功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的制度化成果,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党的建设制度富有中国特色,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制度,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和体制也具有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并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和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我们也应适时将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行提炼和概括。我们党虽然提出了这四大特色,但并没指明他们具体包括什么,需要我们去进行提炼和概括。我们认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是指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道路、制度、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特色,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体现为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体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理论观点和理论风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论阐释和理论表现,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指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中国经验、中国文化相结合赋予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把握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主要总结了我们自己的建设经验,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是指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科学社会主义体现出的时代气息,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国情的新变化。

[1]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改革开放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