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情感路径——以中央苏区时期的实践为例

2014-02-02梁小军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梁小军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100)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向全党作了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是人们的理性认识与情感生成的辩证统一过程,决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P16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而更是一种“心理层面”上以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精神交往,唯有如此,才能在“思想层面”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最终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党极其重视情感工作,加强情感动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最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历史经验,对其作深入研究,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重要启示。

一、有“情”传播,激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有效的理论传播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受众的情感因素对理论传播内容具有选择作用。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情感,可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那么,党在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如何做到这点的呢?

首先,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离不开人们情感的参与。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人民群众起着示范作用。高尚的情感可以鼓舞人、激励人。传播者只有积极投入感情,以自身情感投入与体验唤起并传导受众的情感,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才能激发受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传播者自身应该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它的组织、媒介、效果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侧重于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信念,而不是以纯粹的理论形态传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现实的、崇高的、劳苦大众的信仰进行传播,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献身精神。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力量。”[2](P382-383)在中央苏区,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着严峻的革命战争形势,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坚定的信仰,尽管生活困窘、革命艰险,但他们从不畏惧,在革命理想和信念方面从未发生动摇。他们把这种坚定的信仰内化为革命信念,即一种“彻底为革命而斗争,虽死不惜的信念。”[3](P332)即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而奋斗、虽死不惜的信念。包括对革命正义、革命必胜、革命正确道路的信念,关于革命后美好社会的理想,对革命领导者的信念以及强烈的情感。它包含着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恨的情感。在中央苏区时期,这种革命信念是组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内容,它激发了极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坚定了广大革命干部和群众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必定取得最终胜利的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革命理想,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推动下,广大苏区干部和群众凭着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不断击退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多次围剿和进攻。

其次,传播话语的革命性和群众性。标语口号在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被广泛充分的运用。这些标语口号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具有革命性的苏区标语口号,通过诉诸于人的情感,激起人的激情,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只有苏维埃能救中国”、“为保障分田胜利而战”这些标语口号在中央苏区各项运动中展现了持久的生命力。此外,传播话语还充分展现了群众性特点,例如“共产党是替工农谋利益的政党”、“苏维埃是工农自己的政府”、“红军是穷人的救星”、“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等,而各种政令中工农群众都是受益者。在这种传播话语体系中,共产党是为群众谋利而丝毫没有自己利益的。对于苏区群众来说,这种具有革命性和群众性的话语激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也为他们加入革命洪流注入了勇气和激情。

二、重视情感体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

只有实现了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化于心。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内化与受众的情感体验有重要关联。只有让受众参与情感体验过程,才能激发出他们内心真实情感,引起触动受众心灵,引起受众自我反思,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渴求、接纳和认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要积极赋予大众化内容的情感因素,激发受众对传播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亲和感,从而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

中央苏区红色戏剧是一种能引起人们情绪反应的有效方式,因此,它被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用于唤起工农群众的阶级意识和参加革命的责任感。中央苏区农村相对封闭,当地农民大多是文盲,戏剧是他们接触和认识外界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地乡村社会中较为常见的娱乐形式。红色戏剧为马克思主义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和红军成立宣传队,排演化装宣传、文明戏、新编戏曲清唱等形式多样的戏剧节目,这些直接表现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的戏剧节目在各个乡村反复演出。通过戏剧表演创设情境,强化工农劳苦大众的情感体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化。例如《年关斗争》、《逼债》、《农民自叹》、《土地还家》、《地主邵丁峰》、《谁给我痛苦》、《几家欢乐几家愁》等,特别是以“诉苦”和“翻身”为题材的戏剧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地主阶级的残暴和农民的痛苦,激起了贫苦农民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情绪。潘振武将军回忆在中央苏区宣传工作中为了打动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支持而进行的戏剧表演时写道:“当观众们看到高兴的地方哈哈大笑,看到难过的地方低头流泪、或是愤怒地边看边骂那些白匪地主时,我们就知道剧情已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获得了宣传效果,这时,我们是多么高兴啊!”[4](P146)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也曾经突出强调戏剧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5](P99)可见,红色戏剧引起了广大劳苦大众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剥削阶级的仇恨,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

此外,这一时期红色歌谣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也得到蓬勃发展,当年的中央苏区几乎是革命歌谣的海洋。其思想内容丰富,例如《诉苦歌》、《穷人叹》、《工人苦》、《上前线曲》、《杀敌歌》、《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红色歌谣用以团结和教育人民,唤醒和鼓舞人民为反对敌人、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生活而斗争,是传播马列主义、启迪阶级觉悟的工具,是鼓舞人民投身革命的嘹亮号角。简短的歌曲在人民中广泛地传唱,往往比长篇动员令更有说服力,像嘹亮的进军号角,振奋人心,鼓舞人们的情绪。1930年10月,在《赣西南(特委)刘士奇(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中写道:“苏府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明白国际歌,少先歌,十骂反革命,十骂国民党,十骂蒋介石,红军歌及各种革命歌曲。”[6](P355)这一事实充分说明红色歌谣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渗透日常生活,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

实践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促成政治情感向实践转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而实现这一转换在于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他们的情感诉求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各类现实问题。在中央苏区,党通过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开展各种运动,满足群众情感诉求,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首先,解决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把解决群众的实际生产和生活问题作为取信于民的金钥匙。在中央苏区,党不断致力于解决和实现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问题,并通过这些利益的实现使马克思主义渗透进社会生活各领域,从而使人民群众自觉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不断致力于实现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党在中央苏区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实行民主新政,着力建立健全苏维埃民主法制,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使广大群众真正享有民主的权利;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在摧毁封建文化体制废墟上建立崭新的、无产阶级文化体制,使人民群众切实的文化利益得到有效的满足。这样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人民利益的具体政策的根本环节,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使他们认识和认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迅速地使农民分清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优劣,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关切群众的生产生活,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934年,毛泽东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其中深刻地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7](P138-139)正是由于党及时解决了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才保持了一种“鱼水相依”的关系,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苏区群众除了踊跃参加红军外,还积极承担如制造武器、放哨、侦探、运输等支援前线的任务。每次和敌人战斗,群众自动参加的总是好几万人,顶少也有几千。苏区群众还组织看护队、慰劳队、做鞋队、洗衣队等支援红军,人民群众还积极响应政府的借谷运动。这也是党在情感上争取人民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开展日常生活的群众运动。中央苏区地处偏远农村,党在这一区域面对的是长期以来延续相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农民。农民受宗族观念和熟人社会的束缚,很难撕破脸皮去搞阶级分化斗争。为了调动群众的革命激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不断开展各种运动,使各种运动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群众大会,革命竞赛和示威游行等。群众大会是中央苏区开展群众运动的重要形式,数量很多,比如庆祝各种节日、欢迎红军、送红军出征、庆祝红军打胜仗、慰劳红军、追悼阵亡战士、成立各军团等,此外,这种活动参加人数更是非常壮观,兴国县在1932年纪念十月革命和广州起义,纪念十月革命集会游行三天到会人次竟达183190人,纪念广州起义集会一天到会人次71462人。[8](P159)在这些运动中,群众情绪高涨。通过经常性接受这些运动洗礼,中央苏区农民政治情感和阶级意识都有很大提高,他们从封闭的生活中走了出来。

群众运动除了在数量和规模上很可观之外,在广度上也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扩红运动、反贪污浪费运动、反帝运动、节省运动、卫生运动。以生产为中心的运动也蓬勃开展,如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和查田运动,生产各个环节几乎也用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如春耕运动、秋收运动、合作社运动等。运动几乎成为苏区人们的生活的代名词。为了保证这些运动的开展,政府还引入了竞赛机制。竞赛激发了人们的好胜之心,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群众运动具有群体性特点,在这样的运动中,群众是以整体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面对革命对象,这增加了农民自我安全感,从而增强了斗争的勇气。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开展各种群众运动,使群众保持较高的革命激情,他们在运动中不仅接受了革命洗礼,而且切身利益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改变了以往的对政治冷漠态度,开始主动参与政治生活,逐渐理解和接受了党的主张,增强了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为了革命,他们乐于奉献,在扩红运动、慰劳红军、购买公债等运动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总之,中央苏区时期,党极其重视以情感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形成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党和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其中一些基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而形成的具体特定做法可能在今天已经不完全适用,但其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原则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具有重大启示。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鲁迅全集:第4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编辑委员会编.星火燎原(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三联书店,1979.

[6]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7]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