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巨变”的做法及启示

2014-02-02合肥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巨变合肥发展

合肥市委党校课题组

“十一五”以来,合肥跑出了全国瞩目的“合肥速度”,创造了倍受关注的“合肥模式”,打造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合肥版",实现了从滨湖临江到中部崛起再到融入长三角的三步走。全市GDP总值由1056.2亿元增加到4672.91亿元,增长3.4倍,年均增长15.8%;财政收入由140.5亿元增加到768.27亿元,增长3.6倍,年均增速24.3%;固定资产投资由549.4亿元增加到4798亿元,年均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69.5亿元增加到4708亿元,年均增长36.1%;全省经济首位度从17.48%提升至24.5%;经济总量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排名中提升25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由第17位跃升至第15位,但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超过前10位;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7平方公里扩展到393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24万增加到385万。

“十一五”以来,合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一、思变:精心谋划发展定位

1.合肥必须做大。中心城市带动是区域跨越发展的基本范式。安徽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大省,16个市除合肥外都是中小城市。但合肥与周边的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济南甚至徐州、南昌相比,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曾经明显偏小,交通地位和区位排序曾经明显靠后,资源禀赋和城市影响力曾经明显不足。安徽的淮河以北和沿江江南基本上变成了周边特大型城市的经济腹地,合肥的发展空间受到明显挤压。作为长江中游重要城市,合肥甚至在本世纪最初的几年内,仍在边缘游离。由于地理因素关系,合肥处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过渡地带,城市周边有大量落后地区。就整个长三角地区而言,合肥还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趋势,都市圈概念对合肥来说曾经是个奢望。国际城市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首位城市人口比重达1/6-1/4,才能使各项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周边的南京、武汉、郑州等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日趋显现,江淮地区迫切需要崛起一座强有力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全省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合肥必须有清晰独特的城市定位,辖区面积要达到全省的百分之十,人口达到全省的百分之二十,经济总量达到全省的百分之三十,合肥必须拥有较大的经济体量和经济腹地。

2.合肥必须做强。城市的竞争力是做大城市的发动机。城市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上。城市竞争力主要反映在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上。做强合肥,必须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从中观层面上看,必须实施工业立市、创新驱动、县域突破、东向发展的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产业结构看,必须稳步发展第一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态型、外向型、效益型、科技型、旅游型、规模型的现代精致农业,实现农业发展高位突破,实施农业发展集群化、产业化、园区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创新化策略;必须加快发展第二产业,整合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消费性和知识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

3.合肥必须做优。做优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城市做优的关键是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则城市的公共服务配套落后,出现大量的棚户区和城市病,城市投资硬环境差,影响城市持续发展;城市化超前、工业化滞后,则容易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浪费和“鬼城”现象,城市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容易诱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做优合肥的关键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强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从中观层面看,合肥必须夯实公共服务基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城区路网,发展城区轨道交通,形成功能匹配、层次分明、互补和谐的城区立体交通网;构筑对外交通体系,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城际铁路、机场、高铁、综合码头建设,形成快捷高效开放的交通网络,降低商务成本,提升区位优势。

4.合肥必须做美。美丽是城市发展的生产力。美丽城市是精致和谐、生态环保、智能便捷,让市民不断提高自信心、幸福感、满意度的宜居城市;是服务功能完备,发展环境优良,拥有影响力、吸引力、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宜业城市。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宜业城市,就是要努力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汇集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客商,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和就业平台,做大做强一流的新兴产业,为城市提供持续的外在美和气质美。塑造湖城共生、产城融合的美丽新合肥,必须科学地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不能为了城市宜居,忽视城市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的发展,也不能为了城市的宜业忽视城市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二者平衡发展。

二、嬗变:“六路”并举跨越发展

1.科学定位,规划引领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对合肥的科学定位。合肥的城市定位,是在深刻把握自身条件、发展阶段、竞争环境、历史责任等基础上做出的科学的规律性认识,是具有合肥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名片、新品牌,是对合肥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特点的高度概括和精准的个性化表达。科学的城市定位需要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支撑和引领。“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反映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定位的本质要求,抓住了合肥发展的新机遇,把握住了合肥发展的新起点,明确了合肥发展的新使命,使未来新合肥的发展更加令人充满期待。“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必将引领江淮城市群协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安徽区域联系离散的格局,令合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并使自己从“中部增长极”变身“长三角第四极”,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又一中心城市。合肥的城市定位和城市规划,已经同城市品牌、城市营销、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已经释放出、必将继续释放出巨大的形象效应和辐射能量,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合肥乃至安徽新跨越的聚力器、发动机、导航仪,是推动合肥乃至安徽快速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是合肥迄今为止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取得的重大理论实践成果,是引领合肥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2.勇于担当,先行先试

领导干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和党性的重要方面。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党的事业扛在肩上,才能真正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为合肥的新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石。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证。思想解放程度决定了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在合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领导者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仅有改革的智慧,更有着改革的勇气,有着舍小家、为大家,把“乌纱帽”丢在一边的气魄。例如,2009年,城市综合实力和地理区位并无明显优势的合肥市战胜了深圳、武汉、成都等众多竞争对手,成功争取到“京东方”总投资175亿元的国内首条六代液晶面板线项目落户合肥。其成功的经验,在于解决了地块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财政政策、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及巨额融资问题,更在于合肥市各级干部渴望发展的强烈愿望、善于发展的能力智慧、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在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合肥的社会公平竞争力指数被排在了全国城市第一位。

锐意进取、先行先试是推动工作的动力源泉。永不固化、攻坚克难,致力于突破难点,着力于制度创新,冲破旧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束缚,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勇当改革排头兵。合肥市的“大拆违”,创造出“零补偿、零冲突、零事故”的“合肥模式”;2007年压缩行政审批办理环节,市四大班子的“四堂会审”提速行政审批;成立规划委员会、土地管理委员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AB岗、首问责任制、公务员交流轮岗、缺席默认制、行政服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园林绿化导则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烈欲望,打造出了投资环境最优城市。合肥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2012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第三名”、“环境友好中部第一”、“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前三甲”等一系列殊荣。“行”则先人一步,“试”则高人一着,一步先,步步先,微量演变,让合肥始终保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领跑者的姿态。

3.做强平台,优化配置

“平台”不仅仅是一个现代霸气的商业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城市集聚稀缺生产要素,获得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平台生态圈”。“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快速发展的成功做法之一,就是深化改革,抢抓机遇,搭建、完善、做强、做大各种生产要素交易平台,让市场的力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合肥的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市级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出独立的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完善统一的市场运行规则,快捷安全的网上业务发布和处理系统,规范的公共资源市场交易行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合肥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双保障,净化了合肥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环境,优化了合肥的投资软环境,降低了交易主体的交易费用,改善了合肥的“市场生态”,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对政府投融资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借、用、还”一体化,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形成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彼此监督的工作机制。健全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严格资金使用管理,构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了政府的融资能力,有效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破除了干部原来的思想束缚,树立了全新的市场理念和金融意识,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节约了资金投入。

做大做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契机,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创新合作模式,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聚集创新人才资源等举措,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做大做强政策、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九大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平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4.把握规律,抢抓机遇

按规律办事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遵循。一个城市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认识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能否找准适合城市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持续推动城市发展。

合肥把握了城市的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发展阶段,紧紧扭住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这一主要矛盾,实现了从江淮小邑到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腾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的时候,合肥科学运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适时提出“工业立市”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八大产业,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爆发后,合肥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一大批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十二五”时期,合肥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大势,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品牌效应,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形成了科技作为内生动力、新型工业化主导的产业结构。

合肥抓住了城市的发展机遇。机遇是最稀缺的资源。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安徽最大规模的区划调整。区划调整后,合肥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辖区面积由7029平方公里扩大到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477万人增加到761.1万人,合肥成为唯一一个坐拥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为把新的发展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合肥市高标准推出“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打开了合肥发展的新空间,揭示了合肥发展的新动力,展示了合肥发展的新路径。规划实施以来,合肥产城一体、湖城共生的布局正在迅猛推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城市、特色城镇、美好乡村的城市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5.多轮驱动,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是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同推进。工业化的动力与城市拥有的产业发展阶段密切有关。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研究,产业的发展主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阶段构成,不同的阶段,产业的演进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工业化演进展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譬如合肥,在依靠投资驱动的同时,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实现了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的并驾齐驱和无缝对接,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另一种情况是,资源丰富的城市,依靠资源优势和大量投资,城市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由于科教资源匮乏,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不足,城市在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条件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后劲不足。

多轮驱动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合肥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得益于“五轮驱动”:一是投资持续有力。2013年,合肥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区划调整前2010年的1.8倍,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区划调整前2010年的1.5倍。二是创新厚积薄发。大力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一中心、三基地”、北大生物经济园等创新平台建设,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正式启动,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建设加紧推进。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进一步增强,占全市经济比重达4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2%。2008年,开始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推进金融、物流、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会展、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呼叫中心之都”成功落户,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合肥华南城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在“县域突破”战略指导下,合肥以市场化、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建立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优化转型、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四是城乡同步发展。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大建设”完成投资800多亿元,“大建设”项目900多个,接近于“十一五”时期的总和。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54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新增了50万人。五县(市)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和中部百强县,其中肥西、肥东跻身全国百强县并实现争先进位。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庐江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质提速。2013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860亿元,占全市比重37.5%。目前,特色农业比重达到32%,养殖业比重达到48%。五是政策完善配套。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等“五大政策支持体系”,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具体政策,研究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6条意见”。

6.民生优先,和谐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优先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民生问题考量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正的能力,锻炼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素养。“十一五”以来,合肥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科学的处理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民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呈现和谐发展态势。

加大城建投入,做优民生工程。“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勇当城建排头兵,创新城建体制机制,“大建设”硕果累累。“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奠定。城市路网提档升级,小街巷的改造力度加大,水、电、气、暖、道路、绿化、雨污水处理设施等城市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步伐加快。良好的城乡基础设施缩短了经济活动所需的时间,降低社会生活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狠抓环境整治,做美民生工程。以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水环境、大气环境治理为重点,以水环境治理、绿色森林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四大行动”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美丽合肥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巢湖水质已由劣Ⅴ类提高到Ⅳ类和Ⅴ类水,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5%、45.2%、12.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8.58%,危险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达到100%,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完善社会保障,做实民生工程。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通过实施一项项具体的民生工程,合肥市正逐步建立起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2007年开始,合肥正式实施12项民生工程,2008年民生工程增加为18项,2009年为28项,2010以后连续推出“33+X”项民生工程,让老百姓直接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民生投入增速远超同期GDP、财政收入增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决心和力度,郑重兑现了“合肥经济建设绝不挤占民生工程一分钱”的庄严承诺。2013年民生支出484.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障性住房开工4.66万套,占到全里下达任务的195%。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群众满足感和幸福指数持续上升。近两年,在国家统计局、央视等组织开展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合肥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连续三次获得全国“长安杯”。

三、悟变:发展有道成功有恒

合肥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践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合肥快速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总结和借鉴。

1.胸怀全局,站位高远。用新思维审视城市未来,用新理念定位城市品质,用新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科学定位提升城市发展新形象、厘清城市发展新思路、凸现城市发展新格局。

2.深化改革,不兴伪事。敢于负责,为民情怀。负重压力之下,问题困难之中,能谋善断、敢抓敢管、奋发有为。问题给责任让路,困难在担当中化解,机遇在风险中把握,动力在改革中迸发。

3.庖丁解牛,善于成事。精于从具体的经济社会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地推进平台建设、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及民生工程等跨越发展。

4.群众路线,保障发展。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导向,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导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能力导向。改革发展的成果首先惠及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动力依靠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智慧来源于人民群众。依靠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价值·能力·支持”三圈的高度融合,推动和保障合肥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合肥已经冲破了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临界点,驶入到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事实证明,事物发展一旦超越了复杂性的临界点,就会出现一种类似自动催化的作用,富集效应就开始了。合肥的倍加努力,已经获得了富集效应。一般的努力只能获得一般的回报,但超越临界点的十倍努力,就能获得百倍的回报。投入增加十倍,回报增加百倍。倍增的富集效应已经在、并将继续在合肥持续显现。

猜你喜欢

巨变合肥发展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2022 在巨变的时代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梦40年:沧海桑田,中国巨变
辉煌巨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