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的利益和泛化的功利
2014-02-02
卷 首
具象的利益和泛化的功利
利益从哲学的角度看,是为了满足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冲突的、协调的、均衡的各种关系;用经济学来解释,人的行为是由利益支配的,理性人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每个人可以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实现任何潜在的自由;用法学思维来孝量,利益可以解读为权利;而社会学则认为利益是由道德的、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方面观点而创造出来的好处;心理学认为利益可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欲望。
无论哪个学科怎么诠释,利益已经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充斥在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致于利益冲突随时、随地、随意、随人发生着:父子关系沦丧为利益关系早不是什么新闻了,人们对兄妹为了把祖业变成自己的利益对簿公堂也习以为常,更不用说为了利益贪污受贿、为了利益坑蒙拐骗,为了利益武力相向,为了利益破坏环境……
这些都是利益冲突惹的祸。
利益取决于人的利益观。利益观有高低之分,决定着人们对利益的根本态度。当高级和低级、低级和低级碰撞出利益冲突时,往往是个人狭隘的、利己的、自私的、局限的、自我的低级利益观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强势、执拗姿态控制着人的行为;高级的利益观则是以大局为重,是少数服从多数,具有以牺牲来实现对更多、更大利益的包容性。
现在多数人对贪腐、对各种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在功利的经济发展观念下,人们对经济利益侵犯环境利益似乎就不那么痛彻心扉了,除非是我家门口有工厂排出的污染影响我的生活,除非是要在我家门口建垃圾焚烧厂。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唐代兴在《利益伦理》中提到,“人在被物质化了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群之间的对立,以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最终都是由利益所引起,都是一种利益的对立。”基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继续延伸那些被忽略的利益对立关系。
目前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和环境的利益对立,已经让有识之士注意到整个社会为利益的需要,向自然资源进行大肆掠夺;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不计环境成本地向自然界索取。如今盛行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过度的资源耗费,使这种对立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大量的环境污染令人窒息。这只是其一。其二,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正在成为“仇富”的因素之一,造成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年初有网友对富人移居国外提出对其征收环境移民税的建议,不能让这些以牺牲环境公共利益赚得第一桶金的人,对他们破坏了的环境毫厘不付、毫无羞愧、毫不脸红地拍屁股走人, 去享受海外的阳光美景。这就是长期以来人的经济活动在“绝对所有权”、“契约自由”的前提下,用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而功利化的市场满足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使人们在没有边界的所有权原则下,无所顾忌地用尽权利,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进行索取,向自然界任意排放垃圾和各种废气、废物、废水,还理直气壮地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侵害。其三,如今贪婪的当代人不断创造出越来越高精尖的生产技术,用顶尖的科技和索取力更强的工具,耗费更多的资源,破坏更广的地域,造成后代人无法获得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这种代际利益冲突受功利化发展观的局限,是当代人在寻求幸福生活努力中所无暇顾及到的。
或许也是当代人所不愿意去顾及的长远问题。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