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激起千层浪 万流归宗能力成——对充分挖掘题目教学功能的案例剖析与反思
2014-02-01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 曹 青
一题激起千层浪 万流归宗能力成
——对充分挖掘题目教学功能的案例剖析与反思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 曹 青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四基四能(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倡导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过程与方法教学,没有充分展开问题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不行的,在中考系统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本文深入分析一例,从中获得教学启示.
一、教学案例
出于问题引领系统复习教学的考虑,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节以一题多解为特征的几何复习课,达到了良好效果.
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首先把问题符号化:已知,如图1所示,在Rt△ABC中,∠ACB=90°,∠BAC=30°.求证:BC=AB.
在学生眼里,此定理应用广泛,早已了然于胸.中考复习时施以“多证”,学生们切入容易,方法众多,堪称“一题激起千层浪”.由之理顺解题规律,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一)截长补短法
顾名思义,“截长法”即在长线段上截下一段,使之等于短线段的方法;“补短法”则是在短线段上补上一段,使之等于长线段的方法.如此,往往能把分散的条件给集中起来,迅速释放题目内涵.
1.截长法
解法1:如图1,取AB的中点D,连接CD.结合∠ACB=90°,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D=BD=AB.又∠B=60°,则△BCD是等边三角形,于是有BC=BD=AB.
异曲同工之法,还有(只提供辅助线,不赘详解):
方法变式1-1:在AB上取一点D,使BD=BC,连接CD.
方法变式1-2:作BC的中垂线交AB于点D,连接CD.
方法变式1-3: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B于点D,连接CD.
方法变式1-4:在AB上取一点D,使∠BCD=60°.
方法变式1-5:作AC的中垂线交AB于点D,连接CD.
方法变式1-6:在AB上取一点D,使∠ACD=30°,连接CD.
2.补短法
方法变式2-2:作AB的中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AD.
点评:遇到线段(角)的和、差、倍、分问题,采用截长(大)补短(小)的策略往往能释放题、图信息内涵,打开思路.
(二)线段叠合法
把一条线段叠合到另一条线段上去,让它们的一端重合,观察另一端的情况,就可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同样也是判断和证明线段大小关系的常用策略.
解法3:如图3,作∠B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过点D作DE⊥AB,垂足为E.容易证明图中分出的三个小三角形全等,从而使问题获解.异曲同工之法,还有(只提供辅助线,不赘详解):方法变式3-1:作AB的中垂线ED,交AC于点D,连接BD.
方法变式3-2:如图4,作∠B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延长BC到点E,使BE=BA,连接DE.
方法变式3-3:作∠B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以D为圆心、DB为半径作圆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点评:关注到两个锐角内在的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结合待证目标,容易联想到借助角平分线巧妙完成线段叠合.角是以其平分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我们常利用这一点把一侧的图形翻折到另一侧去,或无中生有——过角平分线上的上点向角的两边引垂线——完善图形成轴对称图形,同时一举多得,打开解证思路.
(三)“同一”证明法
当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所指的事件是唯一的,且范围相同,则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成立.这时若证明原命题不易入手,可改证其逆命题,是一种间接证法,我们称之为“同一法”.
运用“同一法”,一般经历如下步骤:
(1)作一个具有命题所述属性的图形;
(2)证明这个图形与已知条件符合;
(3)通过推理,说明所作图形与题设要求的图形是一致的;
(4)判断原命题所述图形具有某种属性.
解法4:如图5,延长CB到D,使BD=BC,以BD为一边作等边△BDE,连接CE,则DE=CD.又容易证明△CED≌△ACB,则有BC=AB.
点评:从本质上说,这个办法与前述“截长”各法是相通的,但从思路上却各有千秋.本法突出在先构造符合目标条件的图形,再证明它与原图形全等;而“截长法”则指向探究对象的变更,如解法1中,由判断BC=AB转为判断BC=BD.
(四)相似推理法
全等是特殊(相似比为1∶1)的相似,相似是全等的深化.判定图形全等离开等线段是不行的,而判定相似则不然.因此,运用相似这个解证工具往往更加方便.
解法5:如图6,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
点评:利用相似,一个典型的几何问题最终被化归为解一个代数方程.虽然在方程解法上,需要分组分解因式的方法,技巧性比较强,却不需要特殊的构图技巧,对几何思考的能力放低了一些.
二、教学启示
一题多解有利于加深对概念、命题的认识和理解,沟通数学各分支内容间的联系,以点带面地复习章节知识,找到最优解证思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探究学风的形成,是常用且有效的教学策略.
那么,上述案例达到这些目的了吗?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教学启示呢?
(一)推陈出新,充分挖掘经典题目的教学功能
经典或说好的数学问题不一定是繁难问题,它应该是知识的交汇平台,有众多的思维切入点,能承载更多的思想方法成分.本例系教材定理,学生们熟能成诵,但上述处理却似枯树生新芽,各种方法均给人以新鲜之感,教学上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舍简求繁,只为领悟方法
教材是在学习完等边三角形以后,借助其对称性,观察局部与整体(命题对应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关系的基础上,以推论的形式自然引入该定理的,堪谓水到渠成.如果单从理解和证明命题考虑的话,显然毫无再度研究的必要.此处舍简求繁,在中考系统复习阶段又深入解读,目的只为在过程中感悟思想,提炼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颠覆经典,体味数学魅力
数学是思维的艺术.上述问题的解决一改传统思路,另辟蹊径,颠覆经典解法,展示了数学“道无止境,思有路径”的无穷魅力.当然,上述各思路并非全部生成于课堂,也并非完全生成于学生,其中有教师充分的研究、预设、点拨与启发,有学生开放的探索、合作、尝试与顿悟,更有师生间相互的“灵犀一动”!
3.承载思想,升华思维品质
经典问题必然能承载更多的思想方法,能建立并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升华学生的数学观念,让学生“数学地思考”的能力不断提高.实际上,在本教学结束时,我们布置了一份作业,即证明上述命题的逆命题.二者的结合,不仅实现了方法的类比和迁移,更对截长补短法、线段叠合法、同一证明法、相似推理法做了再次极佳的诠释.不知不觉中,思维品质得到了升华.
(二)以点带面,充分感悟零散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内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发现和感受这些联系,梳理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系统,以便在应用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顺利提取和应用知识,释放题目内涵,是数学教学的追求.可从以下两点考虑:
1.经纬分明,手提金线串珍珠
学习数学的过程犹如编织一张渔网的过程.网面越大,则一网下去,即可覆盖更大的范围,获取更多的捕鱼机会;网眼越细,则大小鱼儿皆入网中;经纬线越粗,则网越发牢固.将之迁移到数学学习中,一张经纬分明、系统清晰的知识大网自然有助于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反映到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数学问题,提炼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或问题)线索,并以之串联起散落满地的数学珍珠——章节知识或数学不同领域的知识.
2.源流清晰,理顺脉络成网络
数学知识之间不仅存在以并列为特征的经纬分明的横向联系,更存在着先与后、主与次、源与流这些纵向的辩证联系.可以想象,要提起一大串葡萄,比较理想的办法是抓住果蒂.理顺出数学知识间的源流关系,则数学就可以成为一种结构,如因果、相关、相似、对比、相近等可实现相互推理的结构,以减少记忆量,更加容易联想.如解法1中,是线段的倍与分让我们联想到了截长补短;解法2中,把分散的两条线段集中到一条线上,容易发现图形的内在联系;解法3中,则先构造“理想目标”,再将之嫁接到原图形上;解法4中,则是发现并开发了两个锐角的内在数量关系,从而联想到构造角平分线,找到一对相似三角形.多种方法的实践与感悟,让学生们深入领会了作图、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诸多数学知识.一方面是从源到流的发散与分类,另一方面是从流到源的收敛与概括,二者的结合让数学在纵向发展上脉络清楚.
如上般组织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是个挑战,而且教学可能显得费时费力,但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实现了笨中取巧.望各位同仁再行深究,推广应用,服务教学,再入佳境.
1.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2.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苑建广.信息转化——问题解决的核心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3).
4.苑建广.激趣引思 移情启智——例谈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引入[J].中学数学(下),2012(9).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