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干预

2014-02-0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卵巢护理人员肿瘤

王 芬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干预

王 芬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分析讨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干预。

妊娠;卵巢肿瘤;护理干预

卵巢体积较小,属于内分泌器官[1],其为肿瘤好发部位,可出现于任何年龄阶段,大部分在生育期。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几率为1.23%~0.01%[2]。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而言,其手术风险将增大,甚至可导致流产或者早产。因此,本文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干预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有初产妇50例,经产妇10例,患者的年龄为22.5~37.5岁,平均年龄为(23.5±2.5)岁。60例患者均经手术明确,病理明确,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其中24例为孕早期发现,占40%,主要依靠B超,妇科检查。16例为孕中期发现,占26.7%,依靠B超检查。10例为孕晚期发现,占16.7%,10例为剖宫术中发现,占16.7%。

1.2 病理分型和治疗

3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25例,交界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例。

1.3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一般护理。对孕期胎儿宫内缺氧,进行预防和纠正,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可起到有利影响。每日吸氧为3次,每次吸氧时间为0.5 h。在患者术后6 h内,去枕平卧,卧床休息4 h左右,进行床上翻身。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3]。尤其是体温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及时进行处理。保持尿管通畅,防止扭曲和压迫尿管,预防尿液倒流,以造成尿路感染。术后24 h拔除尿管,鼓励患者自解,避免拔管后尿潴留;(2)饮食护理。孕妇营养对手术伤口愈合,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孕期可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等,及时对矿物质进行补充,为胎儿发育提供足够所需营养。术后8 h,应食用少量流质食物,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使其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和清淡的食物;(3)进行出院指导。出院嘱咐患者在回家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并保持外阴清洁,腹部伤口清洁,采取科学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包括孕期心理护理,孕期生理护理等。(1)心理护理。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及患者家属而言,其大部分无充分心理准备,缺乏基本知识。通常会过于担心,如担心患者手术安危,担心肿瘤性质,担心妊娠结局,担心胎儿所受影响等,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4],如紧张、焦虑等。如出现高度紧张和焦虑,其可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护理干预时,应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持以真诚的态度,给予患者帮助和安慰。并进行耐心的讲解,包括疾病痊愈信息,手术医师技术等,以缓解患者不安、焦虑等负面心理;(2)进行人性化护理。尊重、保护患者隐私,关心、体贴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时,如备皮,或者在手术室麻醉后导尿时,应采用屏风进行遮挡,以形成独立空间。进行每项操作时,均应保持动作轻柔、稳妥,并做到体贴入微,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在手术室人员接送患者时,应对其进行详细交代,如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等。还应由病房护士,对患者进行护送,至患者进入手术室,以表示出关心,进而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3)对宫缩及胎心进行监测。不规则收缩与术中子宫被激惹,及刺激有关。如患者出现明显宫缩,应在严格遵守医嘱下,予以抑制子宫收缩药物,采用5%葡萄糖、安宝,使用剂量分别为500 ml、100 mg,行静脉滴入。或者采用5%葡萄糖、25%硫酸镁,使用剂量分别为500 ml、30 ml,行静脉滴入,采用硫酸舒喘灵,使用剂量为2.4 mg,使用方法为口服。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减少活动;(4)对阴道出血进行观察。如患者出现阴道出血,可进行外阴擦洗,2次/d,置清洁卫生巾,对出血的量及性质,进行严密观察。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在严格遵守医嘱下,给予缓解宫缩药物,及安宫黄体酮药物。对患者进行解释及疏导,防止患者情绪过度紧张,以避免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组间数据对比,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3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均母儿平安,顺利度过孕期,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流产。观察组有9例子宫不规则收缩,占30%。其中5例明显宫缩。经治疗后,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术后阴道出血,占10%,持续时间为24~48 h,通过护理和治疗后,3例患者的症状均于1.5 d内,得到有效控制。

对照组常规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流产。16例出现不规则收缩,占53.3%,其中10例明显宫缩,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7例阴道出血,占23.3%,经护理和治疗后于1.5 d内,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子宫不规则收缩率和阴道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卵巢肿瘤手术的进行,护理人员应做全面的了解,包括麻醉方法,手术的过程等,应重视术前胎儿监测,重视术后并发症观察,目前孕周,胎儿的发育情况,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初步筛选,初步制定护理计划,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可协助患者保持舒服的体位,如卧位、半卧位等[5],其在实施治疗护理时,应做到耐心细致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讲解,即术后注意事项等。如术后6 h,可进行床上自主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并预防肠粘连。协助患者进行活动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轻柔和缓慢,避免使用腹部力量,以防止诱发宫缩,引起切口疼痛等[6]。术后8 h,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鼓励和协助进行下床活动。向患者告知,保留的导尿管不被扭曲,引流管及引流袋的位置,均应不高于膀胱,以防止出现尿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术后疼痛处理。对于大部分孕妇而言,通常会出现术后疼痛刺激,通常会造成多种心理问题,如失眠和焦虑等,也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此,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安慰患者,或遵医嘱,对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如哌替啶等[7]。在患者手术后第1 d,进行导尿管拔除前,可使同病室病友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了解其并不困难。通常患者都可解除疼痛影响,消除顾虑。

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干预中,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可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患者信任度,使患者放松并减轻心理压力。大量临床实践显示,高度的信任感,良好护患关系,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可有效确保治疗成功。对于非急诊入院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协助,使其了解及熟悉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可通过主动自我介绍,并持以诚挚的态度,对患者进行表示,即愿意提供满意服务,以消除其陌生感。对于急诊入院的患者而言,其通常伴有腹痛,对于患者疼痛反应,护理人员应加以尊重,并对患者进行鼓励,使其充分表达疼痛感受。护理人员应支持患者,并持以同情,安慰,鼓励的态度。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确保母婴平安。

[1]陈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39-640.

[2]何君丽,林海鹰.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前沿,2012,02(3):308-308.

[3]尚晓娣.49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9,17(4):210-210.

[4]马晶晶,薄海欣.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3):31.

[5]付晨薇,郎景和.妊娠合并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2):951-953.

[6]郭琦,单莹,杨佳欣等.妊娠合并子宫颈癌13例诊治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2):893-897.

[7]金影.妊娠合并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3):282-283.

R473.71

B

1674-9316(2014)09-010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9.056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前后进行人性化护理,孕期心理护理,孕期生理护理等,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3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均母儿平安,顺利度过孕期,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流产。常规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流产。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及时采取正确医疗措施,实施及时、准确和细心的护理,可有效确保母婴安全,提高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卵巢护理人员肿瘤
保养卵巢吃这些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ceRNA与肿瘤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