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下资源开发的探讨

2014-01-31周小杏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柴鸡森林资源森林

周小杏

(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1 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下资源开发的关系分析

森林资源包括林地资源和林木资源,这两种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全球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林地资源包括宜林地、造林地、苗圃地等,它不仅是森林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森林资源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森林资源可以说是人类生存下来的重要环境资源,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同时也是我们人类要发展的经济来源之一,被认为是一种生物资源[1]。由此可见,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的发展,林下资源的发展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因此,对林下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林下资源作为森林资源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开发必然会对森林资源造成影响,很可能破坏森林里面的物种,进而导致森林物种基因的损害,影响其原本具有的价值。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适度的开发林下资源也是对森林资源的一种保护。因为,每一种动植物都有其存活的年限和价值,如果错过了其最佳的使用价值那么对森林资源而言就是一种浪费。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对森林里其他物种的生存造成影响。反过来看,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资源的开发。只有对森林资源做好保护措施,让森林里的物种都能够按照本身的生长规律进行生长和繁衍,才能够保留住更多的、更有价值的物种。这样才能为林下资源的开发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才能为以后更加持续、更加稳定的发展林下资源奠定基础。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下资源的开发实际上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2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开发的林下资源类别

2.1 林下野生植物

林下野生植物资源主要包括森林中除了目的用材植物之外的所有植物。这些植物都具备不同的利用价值,或是直接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效益,亦或是经过加工后为生活和生产带来效益;而且,有很多植物具有精美的外形,可以用于美化环境,供人们欣赏。这些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林下野生药用资源、林下野生食用资源、林下野生纤维资源、林下野生油料资源、林下野生树脂资源、林下野生色素资源、林下野生芳香资源等[2]。

2.2 林下野生动物

林下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包括除了人工喂养动物之外的所有对我们有用的动物。通常而言,这些动物可以包括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陆栖脊椎动物,也可以包括鱼类、昆虫类以及无脊椎的动物。这些动物都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如动物的肉、皮等都可以直接跟人们的衣食住行挂钩;部分兽类的牙齿、麟角、内脏等都可以用作工作原料;鸟类的粪便等还可以用作肥料;某些动物胆还可以作为我们的用药。

2.3 森林旅游资源

开发林下旅游资源,将林下的生物景观(奇珍异兽、植物、花草等)作为旅游的景点,这些景点通常也都是跟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结合在一起。如火山遗址、民俗风情、原始森林等,这些景点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还可以平静人们的心情、放松人们的身体,真正达到旅游的目的。从更深层次来说,这些景点还可以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林下资源的方式

3.1 创建统一的组织机构,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开发

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创建统一的组织机构,制定出具体保护森林资源的相关措施,并且根据森林资源的发展现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林下资源开发和保护措施,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下资源开发的双赢局面。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出正确的管理制度,规定开发林下资源的具体措施、准则、管理要求、开发范围等。对于林下开发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开展严格的培训,做好林下资源保护与开发平衡发展的宣传工作,约束相关人员严格依照规定对林下资源进行开发。根据森林资源周期长的特性划分轮休区,为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这样还可以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保证森林物种和动物的顺利成长和繁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2 实地勘察林下资源,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开发

组织相关人员对林下资源开发区内动、植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和记录,如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价值体现的黄金期等。勘察好实际情况之后,就要审查市场的行情、相关资源的需求量、管理和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等,最后再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林下资源分类开发计划[3]。对于专项林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还可以公开招聘承包商,借助承包商的力量对林下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对于林下资源相对来说不丰富、不集中的地方,可采用“总体监控、细节开放”的管理、保护和开发措施。

3.3 拓展林下资源开发渠道,实行人工开发

通过高科技手段,深度模仿林下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人工培养各类林下资源,进而拓展林下资源开发渠道,创建林下资源特色品牌,提高林下资源的开发规模,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4 开发林下资源的几种模式

就我国目前林下资源开发情况而言,主要有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四个大的开发方向,具体又可有林下食用菌、林下浆果、林下禽畜、林下蔬菜、林下药材、林下休闲、林下花草等多种开发模式。

4.1 林下食用菌

利用林下空气的特点(湿度大、供氧足、光度低、温差大)种植食用菌,如黑木耳、松蘑菇、白蘑菇等,充分运用森林内枯枝落叶腐烂时间长(分解慢)的特征,配以原始的种植技术,提升食用菌的产量。这样的方式能够改进林地的环境,减少森林的可燃物,避免森林发生火灾。

4.2 林下浆果

林下浆果的发展要求郁闭度不超过或是等于0.7的生长环境,通过人工补植补种的方式发展野生浆果,如山葡萄、山草莓等,最终达到林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双赢局面。

4.3 林下禽畜

充分利用林下优质的土地、环境和空气资源,发展动物养殖业,改变以往林牧之间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达到林牧两者的共同协调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在林下饲养柴鸡,因为林下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柴鸡的生长,也有足够的食物(昆虫)供柴鸡取食,不用再额外喂食一些添加剂,节约了养殖成本,且柴鸡的产蛋量很高。另外,柴鸡的粪便还能作为林下植物的肥料,这也就呈现出了“互帮互利”的局面。

4.4 林下蔬菜

种植蔬菜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光照,光照的强弱、规律等都会对蔬菜的生长造成影响;而且,不同的蔬菜种类需要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可以先分析林下的光照规律和强弱情况,然后,再选取适合种植的蔬菜,在合适的时期进行种植。如可以种植蕨菜、山葱、山韭菜等。

4.5 林下药材

主要是指利用林下资源发展中药材的种植业,就林下环境和空气的特点,一般来说可以种植中草药,如党参、猪苓、淫羊藿、金莲花、返魂草等,因为中草药明显的特点就是“耐阴”。

以上这些林下资源开发模式都有改善环境条件、带来经济效益的共同特点。但在实际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地区的差异,因为不同地区的林下资源环境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

林下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均离不开国家、政府、相关经营者的共同努力,对林下资源的开发也必须建立在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基础上[4]。因此,只有合理、科学地开发林下资源,才能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下资源开发的双丰收。

[1]戴凤文,李文娟.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9(3):4-5.

[2]祝思明.浅析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118.

[3]支会超.对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的探讨[J].华章,2010(8):321.

[4]王萍,梁延海,王雪松.科学构建林下资源综合开发的经济技术模式[J].中国林副特产,2012(4):95-96.

猜你喜欢

柴鸡森林资源森林
深秋注意抓细节 柴鸡养殖获高产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简述肉用柴鸡的饲养管理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哈Q森林
规模化柴鸡养殖场怎样进行科学化管理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