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名芦山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调查分析
2014-01-30王艳琼王雅琴
王艳琼,宁 宁,刘 欢,王雅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骨科,四川 成都610041)
芦山地震这一突发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地震伤员而言,不仅身体遭受了创伤,而且心理也受到巨大威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在经历或目睹了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后的强烈恐惧感、无助感等心理反应[1]。高新学等[2]调查显示,汶川地震灾后转移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率为23.2%;Cairo J B等[3]调查秘鲁地震后5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25.2%。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后发生率较高,且常导致代谢综合征、酒精滥用、药物滥用、自杀等,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4-6]。笔者对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地震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为针对灾害性事件后的伤员制定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4月因芦山地震就诊于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的所有伤员。排除昏迷、意识不清、原患精神疾病、无法理解问卷内容或拒绝参与者。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无配偶等内容。采用刘贤臣等[7]编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对患者的创伤后应激水平进行调查,该量表由24个条目构成,包括对创伤事件的主观评定(1项)、反复重现体验(7 项)、回避症状(8 项)、警觉性增高(6项)和社会功能受损(2项)5个部分。每个条目根据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分为5级:1=没有,2=轻度,3=中度,4=较重,5=很重,累积24个条目得分为PTSD-SS总分,大于50为轻度,大于60为中重度,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文献显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α)为0.9207,分半信度系数为0.9539,再测信度系数为0.8677,是一种理想的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定工具[7]。
1.3 研究方法 芦山地震后2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3名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先告知伤员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并讲解问卷的内容,经伤员同意后,在调查者的指导下自行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6份,回收率为95%,所有回收的问卷均填写完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76名芦山地震伤员中,女性占43%,男性占 57%;均为汉族;平均年龄(39.93±19.95)岁;学历以初中、中专为主,占70%;普通工人和农民占28%,其他职业占61%,无业人员占11%;有配偶者居多,占67%;伤员住院时由家属陪护者占95%。
2.2 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 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为(44.22±17.94)分,高于全国常模(34.39±12.12)分(n=1 365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5,P=0.000)。其中反复重现体验得分为(14.66±6.97)分,回避症状为(11.11±4.38)分,警觉性增高为(10.67±4.58)分,各维度得分详见表1。76例地震伤员中,22例有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占29%,其中轻度11%,中重度18%,以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最为常见,具体表现为想起灾害恐惧害怕(86%),脑子里无法摆脱灾害发生时的情景(67%),反复考虑与灾害有关的事情(67%),看到或听到与灾害有关的事情担心灾害再度发生(67%),睡眠障碍(54%)等,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各因子得分(n=76)
3 讨论
3.1 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情况 本研究调查显示芦山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29%。李洁等[8]在地震后在第3周和第5周对汶川地震伤员调查发现,分别有12.8%和12.3%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关念红等[9]调查显示,地震后1个月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6.22%;高新学等[2]调查显示,汶川地震灾后40 d转移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率为23.2%。本研究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调查时间不同。本研究调查时间较早,是在地震后2周,后期可能由于相关心理干预措施的影响及患者自身应对机制的调整,使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降低。Piyasil V等[10]对泰国海啸的受灾儿童进行随访5年表明,通过给予物质和心理社会等支持,受灾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患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在第6周、6月、1年、2年、3年、4年和 5年,分别为:57.3%、46.1%、31.6%、7.6%、4.5%、3.9%和 2.7%。 因此,调查时间越早,伤员可能由于身体的创伤、对疾病的担忧、与亲人联系的中断等因素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增高。(2)研究所采用的调查工具不同。本研究采用刘贤臣等编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该量表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包含了伤员自身对创伤事件的主观评定,而其他研究的研究工具都是医务人员予以评定,不包含伤员的主观感受。地震后伤员由于亲眼目睹地震,可能在主观上夸大了灾害对其精神的打击,因此在本研究中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3.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后果 本研究中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为主,表现为想起灾害恐惧害怕(86%),脑子里无法摆脱灾害发生时的情景(67%),反复考虑与灾害有关的事情(67%),看到或听到与灾害有关的事情担心灾害再度发生(67%),睡眠障碍(54%)等。崔利军等[11]对汶川地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共病分析显示,65.2%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以共病重性抑郁障碍为主。张本等[12]对30年后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的调查表明,灾难后孤儿幸存者30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为12%。突发的灾害性创伤事件,对伤员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高,迁延不愈,且易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共病,严重影响了伤员的社会生活和生活质量。
3.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支持干预措施
3.3.1 及时的救援工作与治疗 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身体的创伤会降低伤员的生活能力和心理应变能力,地震后,及时、有效的救援工作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布可以减少伤员的恐慌,有助于稳定伤员情绪。
3.3.2 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指导 在积极治疗地震创伤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对灾难应激的适应能力,可防止或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13]。在对患者身心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与心理治疗师配合,采用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疏泄、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想象回忆治疗等,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宣泄自己的痛苦,并指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模式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而避免回避、自责等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必要时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如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药等。同时也应注意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有研究[14-15]表明,提高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应对能力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3.3.3 有效的社会支持 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偏低,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16]。获取社会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心理支持越少,创伤后应激反应越严重;生活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和归属感越缺乏,创伤后应激反应越严重[17]。所以,在社会各方积极的物质支持的同时,应指导伤员家属和朋友多陪伴患者,安慰患者,使患者重建归属感,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伤员今后的生命质量。
[1]王 倩,郑晓星,杨蕴萍,等.急性应激障碍能否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5):564-568.
[2]高新学,况 利,艾 明,等.地震灾后转移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59-263.
[3]Cairo J B,Dutta S,Nawaz H,et al.The 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Adult Earthquake Survivors in Peru[J].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p,2010,4(1):39-46.
[4]Babic R,Maslov B,Babic D,et al.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Psychiatr Danub,2013,25(1):45-50.
[5]Pompili M,Sher L,Serafini G,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uicide Risk among Veterans:a Literature Review[J].J Nerv Ment Dis,2013,201(9):802-812.
[6]Blanco C,Xu Y,Brady K,et al.Comorbidit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among US Adults:Results from 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J].Drug Alcohol Depend,2013,132(3):630-638.
[7]刘贤臣,马登岱,刘连启,等.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2):93-96.
[8]李 洁,郭建雄,徐文军,等.四川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9):523-524.
[9]关念红,王 昆,魏钦令,等.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361-366.
[10]Piyasil V,Ketumarn P,Prubrukarn R,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ldren after the Tsunami Disaster in Thailand:a 5-year follow-up[J].J Med Assoc Thai,2011,94(3):138-144.
[11]崔利军,严保平,程 章,等.汶川地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共病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5):313-315.
[12]张 本,张凤阁,王丽萍,等.30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469-473.
[13]肖戈惠,曾登芬,喻 红,等.地震伤员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37(18):2121-2122.
[14]杨淑芬,吕庆友,李凤香.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亲属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报,2007,14(9):85-86.
[15]尹晓慧,王晓萍,周明旺.青海玉树地震伤员心理干预[J].护理学报,2010,17(11B):74-75.
[16]赵高锋,杨彦春,张 强,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7):478-483.
[17]赵玉芳,胡 丽,汤永隆,等.汶川震后一个月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5):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