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还是小城镇
2014-01-30李中英
李中英
大城市还是小城镇
李中英
新型城市化的路径,必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坚持“中心辐射、抓大带小”,走都市圈、城市群之路
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优先发展小城镇,还是更加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密度、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多重复杂因素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明显,从而决定城市化进程的趋向。如果顺应这一自然趋势,加以政策引导协调,必然能够有效地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如果人为地改变这一规律,采取行政手段迫使资源转移,无疑会减慢城市化的进程,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我国城市化的经验显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化发展的优先战略在“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有过不同侧重,不妨对其效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比对。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20年,国家城市化战略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城市化发展主要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带动,1978-1998年的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从2011年起,中央宣布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也意味着原先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有了新的改变。1998年-2012年,城市化年均增长1.24个百分点。在此期间,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增长了1倍以上,100万-200万人的大城市和50万-100万的中型城市数量有了30%-40%的增长。而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数量有明显的下降,小城市对资源的吸引力、集聚力仍较为缺乏。
这说明,城市的集聚效应使大城市吸收高端产业、高素质人才,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为优质公共服务等好的要素,城市化进程自然趋向于大城市更快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成为一个较小区域的商业和服务中心,但不大容易成为城市化的主要生长点。作为城市化进程主体的“人”的选择倾向也证明了这一点,最新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即使是在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2012年仍有76.4%的外出农民工选择在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务工,这一比重在继续提升。对个人而言,大城市不仅有更大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还意味着更丰富的生活形态、更便捷的消费环境和更完善的公共服务。
如果把“大”还是“小”问题放在浙江,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星星之火”的县域经济贡献了近2/3的GDP总量,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但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济能级、资源配置、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局限逐步显露。城市规模方面,与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相比,浙江城市的规模普遍偏小,2011年,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江苏8个、广东4个、浙江2个;100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广东7个、山东8个、浙江3个。城市竞争力方面,据中国社科院报告显示,全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中,江苏有苏州、无锡、南京等6市,广东有深圳、广州、佛山等4市,浙江仅有杭州和宁波2市。与其他东部省份相比,浙江面临的问题仍是大城市不足,而不是大城市过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城市特别是镇,人均占地面积明显大于大中型城市。按城市的人均建成区面积粗略估算,5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均建成区面积73平方米,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94平方米,县城人均121平方米。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对于浙江这样一个资源紧缺的省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当然,单纯强调大城市也是不够的。在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中,因为城市人口太多或者城市规模过大所引起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城市病”尤其严重,需要采取手段防止其过度扩张。并且,大城市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也对中小城市形成了一种虹吸效应,阻碍了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
从城市的区域布局来看,以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为中心,由几个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是一个更有利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结构。浙江新型城市化的路径,必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坚持“中心辐射、抓大带小”,走都市圈、城市群之路。
表1 我国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变化
供稿: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