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语用:让基础母语教育充满活力

2014-01-29何春光

语文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母语言语话语

○何春光

(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小学,江苏 南通 226611)

李海林先生把近代语文教学发展归纳为两次“觉醒”:由义理本位向语言本位的转移,被称为“语言的觉醒”;再由语言本位向言语本位的转变,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教学,则是“语用的觉醒”。语文课程就是语用课程,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母语,更好地认识世界、熟悉社会、看清自我,进而美化世界、完善社会、提升和成就自我。浙江师大潘涌教授站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强国的高度,前瞻性地提出了“积极语用”的母语教育观。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母语教育应当实现从“消极语用”向“积极语用”的深度转型。在前两次觉醒的基础上推动由“言语接受”向“言语表达”的转变,实现“语用主体活力的觉醒”。唤醒学生的主体表达意识,锻炼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养成学生的正确表达习惯,培养学生的得体表达品质,满足学生的内在表达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表达活力,享受心灵的自由表达快乐。

现状反思:“每逢佳节倍思亲”与“每逢佳节胖三斤”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句千古名句,常常会成为小学语文考试中考查的知识点。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名句运用能力的考查,往往会出现如下的题目:

请你用恰当的诗句补全下列句子:

中秋节之夜,爷爷望着那一轮明月,又禁不住落泪了,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我知道他又在思念远在台湾的哥哥了。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平时顺着思维的惯性也就见多不怪了。直至有一天,批阅一位学生的作文,引发了我对这类题目的反思。这位学生的作文里并没有“规范”引用这句经典名句,而是结合新春佳节过度密集的宴请,由衷地发出了“每逢佳节胖三斤”的慨叹,把诗句改写运用得自然贴切,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办公室里与同事们聊起此事,大家都有同感,都不禁惊讶于这一学生的“创造性”运用!

很显然,我们平时孜孜以求引导学生的恰恰是一种“消极语用”,而学生未来实实在在需要的是“积极语用”的能力。这个案例警醒我们有必要全面、深刻地反思基础母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

我们以前引导的一些“感悟”和“训练”,虽然强调培养学生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模糊的“运用”后面隐含着明确的教育指向,其实是一种以接受为本的“消极语用”,同时还暗含着学生是“被操控的学习工具”的“适应论”倾向,客观上忽视了学生作为语用主体本应有的积极主动的表现潜力。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提倡彰显生命表现活力的“积极语用”的取向。作为基础母语教育应当毫无疑问地指向于——使每一位学生学会用规范得体的语言来实现与世界的对话、与社会的对话和与自己的对话,学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种意义上的言语表达必然是富有个性特色和审美品格的。

追踪历史渊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古代母语教育的经典经验,如今甚至积淀为部分国人的一种阅读信念:只要大量诵读经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会自动地吸收营养,最终转化为阅读者自身高超的语用能力。这种观点形成于封建专制的“注入式”教育背景之下,学生被异化为“被阅读”“被接受”“被思考”和“被表达”的工具。这种思想至今仍在潜意识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母语教育。正是这种思想埋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表达欲和创造力,构成了对中华民族智力资源开发的沉重的精神覆压。如今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全球多元化文化博弈的竞争,我们更需要深度反思和重构母语教育的真义,积极探索“积极语用”能力的框架体系。

体系构建: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

基于以上的反思,我们可以将这种由“消极”向“积极”语用观的深刻蜕变,简要概括为:从集体无意识的“公共接受”到个体自觉智慧生命的“主体表达”。顺着这样的思考,简要地勾勒出“积极语用”能力的体系构成图。

“积极语用”包含的能力体系是一个内外相通的完整体系,突破了“听说读写”的狭窄视野。从学生实际体验的言语生活出发,以内在的“思”为核心,以“视”“听”“读”等输入型语用能力为基础,以“说”“写”“评”等输出型语用能力为价值指向。其中,“听”“说”“读”“写”作为语文素养的四大基本功已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视”和“评”,“视”是立体动态的言语循环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可视化元素,不仅指信息时代的图文视频等信息接收行为,也指人际沟通过程中对肢体语言的观察能力等。“评”是指基于独立人格、源于独立思考的个体的自由表达。

传统“阅读本位”视野中涉及的“理解力”“鉴赏力”和“反思力”是积极语用得以实现的基础的基础。关键还要在于通过对内在的“思考力”的深度开发运用,重点发展学生的表达力、表现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言语创造力。积极语用所用心突破的是浅表化的“规范、适度、得体”层面的“言语应对型”的消极语用,所追求的是个性化、审美化、创意化的积极语用。积极顺应当前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空前醒目的共同价值取向:以“立言”来“立人”、以“立人”来“立国”。

基础性的母语教育有了以上的积极定位,必将带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素养等方面连锁性的深度变革。从一线语文老师的角度,首先需要刷新的是日常课堂的实践理念和实现路径。

课堂实践:处理好三对关系

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应试的“光辉”之下,教师扮演的是执行教学指令的人,学生扮演的是执行学习指令的人,教师是“被教”,学生是“被学”。课堂没有活力、没有生机。虽然叶澜教授早就提出:要让课堂释放生命的活力!在课堂操作的层面,人文素养的课堂有别于科学素养的课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里,如果不能处理好以下基本的三对关系,就不可能真正释放真正的生命活力、言语活力!

一是练习与测试的关系。所谓“测试”是对学生某方面素养的测量与反馈,重点看反馈的效度。所谓“练习”是对学生某方面素养的形成性、养成性训练,重点看形成性的效度。在科学领域的课堂里,教师设计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其测试功能和练习功能是合一的。而在基础母语教育的课堂里进行的言语活动,其测试功能和练习功能是不能合一的。大多数测试性的言语实践活动并不具有形成性功能。教师出于应试的需要,往往更多地关注测试性的活动,培养和训练的只是学生应付测试的技法技巧。作为母语的积极语用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需要在大量综合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所以,作为落实基础母语教育的小学语文老师,首要的是不能把“测试”当“练习”来做。重点要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综合性积极语用练习活动。

二是开放性与操作性的关系。在基础母语教育的课堂里,指向学生个体生命活力的言语实践活动,必将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在操作性方面不够理想。而大量存在的现实状况是,老师在平时设计的言语活动中,往往会出于操控的便利,更多地会关注操作性而放弃对开放性的追求。这些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指向于学生浅表的认知层面,而不是深层的表现和表达层面。因此,作为积极语用取向的课堂,一定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立足学生未来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言语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与操作性之间寻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黄金平衡点。

三是集体话语与个人话语的关系。“一个时代的声音,在共时意义上,表现为集体话语和个人话语的共存。某种价值观念的形成,既有集体话语的介入,也有个人话语的介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前者更贴近世俗生存,后者更容易被精英阶层接受。”在基础母语课堂教学的层面,同样也是集体话语和个人话语的共存。教师要善于引导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放大正效应,控制负效应。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评价引导和示范往往会成为学生个体心目中的集体话语典范,在这种集体话语形成的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学生个体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淹没了个体价值。如果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强,就能促进个体话语的形成,增强个体的话语表现力;如果学生的个体认同感弱,则容易窒息个体的活跃因素,阻碍个体话语的形成,甚至泯灭个体的话语表现力。

因此,不难看出,只有引导学生辩证地处理好集体话语和个人话语的关系,引导学生个体在趋近中有批判,在质疑中有认同,积极展开集体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对话,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言语表现力的健康生长。

母语是思维与表达的载体。母语的教学必须定位于“语用”,在全球多元文化博弈的背景下,母语教育必须承担促进语用范式从消极语用向积极语用深度转型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从言语表达走向言语表现和言语创造。读好“过去人”之书,为“今天之人”所用;读好“今天”的书,为“未来”的创造所用!让我们的基础母语教育永远充满创新活力!

[1]阎宗学.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的“语用”定位[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7).

[2]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2).

[3]潘涌.积极语用: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

[4]潘涌.阅读教育的革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6).

[5]牛传福,邓彤.语用知识: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要素[J].中学语文,2011(6).

猜你喜欢

母语言语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母语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母语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