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基层临床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1-29梁春英
梁春英
青海省计划生育科技指导中心(西宁,810000)
为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验室检验质量,科学、规范地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孕优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青海省计划生育科技指导中心依据国家卫生部临床医学检验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在青海省开展的孕前优生项目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对全省承担孕优项目的县级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检验质量进行了检查和指导,本文对结果进行分析。
1 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9月30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区。实验室检查项目中,白带常规检查异常率7.30%,淋球菌检测感染率0.16%,沙眼衣原体检测感染率0.07%,血液常规检查异常率59.54%,尿液常规检查异常率2.97%,血清葡萄糖测定异常率9.30%,肝功能检测异常率7.55%,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检测异常率4.50%,肾功能检测异常率15.40%,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率12.31%,梅毒螺旋体筛查阳性率0.82%。从以上的检查结果来看,血液常规、肾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异常率偏高,尤其是血常规检查异常率达59.54%。
2 临床检验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实验室建设参差不齐,规章制度不健全
承担孕优项目的县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上都是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未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的意见》进行检验室标准化建设。虽然承担机构都有实验室管理和操作制度,但均缺少检验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没有开展过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工作。
2.2 专业的临床检验人员缺乏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19项服务中有13项是由检验室完成,需要专业的检验技术人才,但目前县级技术服务机构受编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很难引进有资质的临床检验医师和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都是临床医师甚至护士兼职,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实验室检验队伍素质不高,检验水平短期内难以提高,严重制约着检验室检验结果的质量和水平。
2.3 检验设备陈旧老化且维护不足
检验设备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1]。由于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比较单一,检验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均不到位;另外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量不大,收入有限,检验设备的日常维护费用较高,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导致检验设备闲置和老化。
2.4 检测方法和试剂不统一,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工作不重视
由于基层技术服务机构购置检验设备和检验试剂的渠道不统一,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又多种多样,各临床检验室无法进行比对试验。因为基层技术服务机构的实验室对于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室内质控未开展或开展项目太少,所以难以保证检验室的检测质量;更由于未组织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各实验室也不能确立检测项目的参考标准,只能以教科书中的参考值为准。例如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海拔地区,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群一些检测结果远远高于普遍设定的标准值。如本次调查的全省孕前血液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率高达80%,这也是影响上报的统计报表中产生异常率偏高的关键因素[2]。
3 建议对策
3.1 建立健全临床检验室管理制度
实施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县级技术服务机构要想得到精确的检验结果,就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使孕前优生项目的临床检验从制度管理上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应制定各检测系统分析性能评价的实施方案,并遵照执行。除此之外,为了提高临床检验室的质量还应成立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小组[3],严格执行临床检验质量标准。
3.2 加强专业的临床检验队伍建设
第一,基层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受编制、待遇等问题的影响,流动性较大,所以完善服务机构编制,合理配制检验技术人员,将有利于满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服务需求;第二,举办培训班,尤其是办好最基本的临床检验专业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孕优项目检验室内容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手把手、一对一的培训,学员集中上理论课,分批进行实践操作,要求人人懂理论,个个会操作;第三,借鉴学习,组织县级检验技术人员到省内项目开展较好的机构,或已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省级科研机构进行考察学习,交流经验;第四,引进专业的检验技术人员。
3.3 配置高性能仪器,加强实验室方法学准入和校准工作
一是根据孕前优生项目需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制定仪器设备的准入标准,确保购入性能稳定、精密度高的仪器设备;二是加强对实验室方法学准入和校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力度,尽量统一检验方法和检验试剂,统一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使检验结果有统一的参考标准;三是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校准工作,严格执行标准的操作规程。
3.4 定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青海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青卫医〔2009〕36号)指导室内质控工作,逐步达到室内质控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各服务机构实验室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要求,严格规范校准工作,工作中要严格区分标准品、校准品和质控品的含义和用途,及时校准仪器、改进方法和修正标准曲线,并根据各自的质量管理要求,选择相应的标准品和校准品,防止实验结果的偏移。
在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增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有助于参与实验室减少差错,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间差异,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此外,通过室间质评活动,还可了解和掌握各实验室临床检验的水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共同提高实验室临床检验的水平。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全省基层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孕前优生临床检验的室间质评活动,每年可开展两次室间质评活动[4]。
临床检验的质量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实验室检验操作过程中必须重视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检验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为临床医生进行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刘广勤,金春明,文景爱.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难点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6):62.
[2] 丹正吉,荣增红.浅析青海省负责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建议[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0):698-700.
[3] 洪浩,王京玲,蔡隽,等.提质提速 创新创优 推进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全覆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4):223-224.
[4] 吴玉璘,曹 扬,林宁,等.孕前优生临床检验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2):8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