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尔·桑德堡诗歌风格研究

2014-01-29王英英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名作欣赏 2014年36期
关键词:德堡惠特曼芝加哥

⊙王英英[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卡尔·桑德堡诗歌风格研究

⊙王英英[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卡尔·桑德堡是当代诗坛上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灵感来源于他在芝加哥生活的经历,并把这种经历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他的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观,强调诗歌是为普罗大众而书写,其典型代表作《芝加哥》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芝加哥的蓬勃发展与普通人努力上进的精神面貌。卡尔·桑德堡的诗歌继承了惠特曼诗歌的简约和通俗性,同时又发展了诗歌的新方向,其意向派风格也影响着美国诗坛发展的进程。

卡尔·桑德堡诗歌风格

卡尔·桑德堡是美国当代有名的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惠特曼的衣钵,进一步发展了美国的诗歌文化。卡尔·桑德堡来自瑞典的移民家庭,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亚州,早在未成年时期就已经辍学外出打工,从事过许多职业。卡尔·桑德堡的第一篇诗歌处女作是《芝加哥》,由此一举成名,被誉为“普通人民的诗人”与“工业美国的诗人”。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被冠以民间的美国诗人的称号,并获得二次普利策奖。

卡尔·桑德堡的诗形式灵活自由,朴素中又十分细腻,但过于通俗化,不十分严谨按照诗歌韵律格式,他的文学素养也体现了一种写作技巧和表现形式,看起来充满了粗狂和豪放,但又有艺术家梦幻的文学特色,诗句中蕴含着各种暗喻。

一、卡尔·桑德堡诗歌母题研究

芝加哥为桑德堡以城市作为创作的母题提供了有效的社会背景。芝加哥是桑德堡长期生活与工作的地方,是一个钢铁与工业的城市,工业化的大发展使得作者开始将写作视野瞄向工业化的城市,形成了文学城市写作策略与传统的城市文学写作策略二种。在桑德堡的眼中,诗歌中的文学不只是对城市的简单再还原,更重要是融入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在其诗集中不仅是对城市的隐喻,而且是将现实城市转化为文学上的抽象城市过程。

在桑德堡的诗歌中对芝加哥的文学表达可以称为“大”,这种“大”不仅是指城市的规模和结果,更多是从工业文化以及文化糅合的发展趋势。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的城市规模没有纽约那么庞大,但在其他社会文化等领域远远超过了纽约。芝加哥这一词来源于印度语,表示了强壮和伟岸,诗人在《芝加哥》一诗中强调芝加哥为宽阔的城市,这一系列的诗集像读者们展示了一个大的主体。

在诗歌中,芝加哥被定义为“世界的屠夫”“工具制造商”“小麦囤积者”以及“铁路和全国运输枢纽的操纵者”。同时在“大”上还表现了芝加哥的建筑文化,在诗歌《摩天大楼》中诗人写到摩天大楼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白昼,摩天大楼隐现于烟雾和阳光之中,它有一个灵魂。草原和溪谷,城市的街道,把人们倾泻到大楼中……”同时也描写了产业工人的辛苦乡村的劳作,在诗中摩天大楼到乡村的草原、河流,烟雾下的天空各种繁星形成一个极大的反衬和嘲讽。

除此,空间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包容性使得诗句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在芝加哥系列诗集中,各行各业的人群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协和发展的社会,也暗示了芝加哥这个城市的心胸宽阔,能吸纳各式各样的文化生态共存。在诗句中各行各业的呈现,反映了芝加哥这个城市的吸纳功能,各种就业需求的职业规模越大,越发说明芝加哥宽容的文化,城市的规模庞大正是这种胸襟的广阔体现。作为移民者的后裔,桑德堡用更宽阔的视野看到来自东欧、中欧、中东的犹太人们在芝加哥生活的足迹。这些移民为芝加哥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这正是芝加哥的大的精髓所在。

二、沃尔特·惠特曼诗歌风格的传袭和发展

卡尔·桑德堡可以说是对惠特曼诗歌风格的一种继承。惠特曼的诗集无论在思想和艺术风格上都对美国文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她的主体大多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与情感。惠特曼的《草叶集》里,更微观细致地描述了小人物的尊严和地位。惠特曼的诗歌大部分具有强大的正能量,赞美人们的劳动和取得的业绩,也赞美新时代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而彰显出来的积极乐观的美国梦精神。惠特曼的诗在形式上,突破传统诗中的保守与律调,诗集当中的诗句是长短不一、不押韵的,大量使用短句,语调浑然天成,即使在韵律的突破上也运用了一些技巧,例如大量使用了叠韵、双声、倒声、重复等使得节奏更加欢快,惠特曼这种自由体诗的运用又不失文学的美感,都被卡尔·桑德堡在其诗集中运用,并有效继承了这种风格并得以发展。

桑德堡继承了惠特曼诗歌风格的雄奇与奔放。桑德堡创作的目的是为普通老百姓写他们自己的诗,他的生活理想是用诗句来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以此来表达来自人民的声音。在他的小诗《小草》中,宇宙的生命是用小草来表现的,这种生命是不能被磨灭的。桑德堡深深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英雄主体,他们的力量能砸断一切的阻力。在《人民,好!》中,他写道:Man will yet win/Brother may yet line up with brother(人总将赢得胜利,/兄弟们其利断金)。和惠特曼一样,卡尔·桑德堡是一个生活的积极乐观者、对美国梦的积极追求者,对工业化文明是充满着向往。在诗歌《人民,好!》中,他还写道:人会活下去。一面学,一面错,人会活下去。(The Learning and blundering people will live on.);他认为人有面对挫折而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被嘲笑而丧失掉的能力。在诗歌《大草原》(The Prairie)中,奔放而饱满的创作才好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展现:我谈论新的城市,新的人民,/过去也许是一桶灰,/昨天是可能是停止风,/是向西沉落的太阳/世界也许已经一无所有了/但明天有一个开阔的海洋/有一个充满未来动力的明天。

总体上桑德堡在芝加哥工业化发展的蓬勃时期,成为美国芝加哥诗歌中心的巨擘性人物,他的诗句沿袭了惠特曼的平民风格,诗体别具一格,不拘于传统诗歌的浮云风雅,站立在普罗大众的角度来书写生活,他的诗集更具有雄壮和力量,同时又具有广阔性,其独特的西部方言的清新明快、雅俗共赏的语言,明显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豪迈与奔放。

三、意象派诗歌的杰出代表

卡尔·桑德堡的诗歌在继承了沃尔特·惠特曼诗歌风格的同时,也积极与现代诗歌发展的进程同步,他积极地参加由庞德·艾略特等推行的诗歌变革,成为意象派诗歌中的杰出代表。意象派诗歌是指来自外界客观事物镜像反射到脑海滞后形成的精准化的思考。意象派诗歌强调客观事物对诗人情感的触动,主张文字简单简约,用词精练,不加入其他那一瞬间思维无关的成分,也不强调过分人为的加工。在韵律上,意象派突破传统诗歌对格律的强调,不过分追求行与行之间要相衔押韵。在体例上,更突出对诗句的灵活。不追求相衔押韵,就只能在字与字之间的跌宕起伏中造就诗句的音乐美。意象派诗歌对当时的英美诗坛中的过分伤感和无病呻吟的诗风冲击力较大,卡尔·桑德堡的意象诗《雾》《港》《失落》等就严格遵守了意象派的规范要点,是意象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诗中将雾拟物化为一直默默前行的猫,诗人将猫的爪子表现为雾的忽隐忽现,给人以魔幻般的感受。作者把雾比作猫的动作,例如“蹲坐”“俯视”等,把雾活化为一种生灵,更形象,更具体,让读者能实在地感受雾的存在。但最后“then moves on”,雾滑然离去,形象虚虚实实,如同猫一样来去无定踪。《雾》这首诗没有采用传统行与行之间的韵律一致,也没有引用其他名家的字句,只是轻描淡写了雾像猫一样的鲜活形象。桑德堡的另一首意象派诗歌《港》也是十分著名的,一条小溪,代表着肮脏、丑陋、饥饿和贫穷。

桑德堡看到现实中城市中的饥民的存在,在不断逃离城市,但他仍然对现实充满了希望,也许他认为这些丑恶只是短暂的、临时的,历史发展的进步最终会解决、弥合这种缺憾,他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在诗句中,例如湖水与贫民窟的强烈对比,显示作者认为未来还是美好的,一切都应该以快乐与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诗句中既有华丽的词语又有朴素的语言,反映出桑德堡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人类盘旋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尽管有曲折但这些阴霾终究会散去,就如他的诗句中写道:“谁能活着没个希望?/在黑暗中,背着一大堆悲伤/人大踏步向前进。”

[1]杨传纬.美国诗歌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范岳.英美意象派抒情短诗集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3]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5]黄杲.美国抒情诗100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6]NIVEN,PENELOPE.Carl Sandburg:A Biography[M]. New York:Charles Seribner’S Sons,1991.

[7]J SANDBURG,CARL.Quotations of Carl Sandburg [EB/OL].http:Hwww.quotationspage.corn/quote/32161.html,2011—05—15.

作者:王英英,硕士,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德堡惠特曼芝加哥
个人、历史与政治意识:里奇对惠特曼诗学观的继承与拓展
谢寿光:中国版芝加哥手册之梦
5月历史大事记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沃皮·戈德堡
“戈德堡今天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