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体的模糊性
2014-01-29翟文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0
⊙翟文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0]
论《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体的模糊性
⊙翟文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0]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以其离奇的情节、荒诞的故事、难解的寓意,引起了日本国内外评论家的注意。大部分研究者把其看作一部治愈小说来对待,也有部分评论家看到其曲折情节背后对历史记忆的掩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所应负担起的战争责任的推卸。本文从小说出现人物的主体性入手,从姓名、性别两个方面探讨小说中所表现的主体的模糊性,而正是这种模糊性造成了小说对责任的逃避和推卸。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主体模糊性救赎
《海边的卡夫卡》正如村上春树在小说序言中所言:写一个叫做田中卡夫卡的十五岁少年的故事,他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离家出走,“被冲往世界的尽头”,“又以自身力量返回”,而小说就是描述这个过程他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世界。小说采用平行结构,讲述田村卡夫卡和中田两个不同时代但相互交叉,最后重叠的故事,多用魔幻、隐喻、荒诞的手法。笔者认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故事的讲述,讨论了人作为一个完整主体所包含的要素:姓名、性别的不确定性,而二要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小说主体的模糊性。
一、主体和主体性
主体的概念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在人类,特别是西方哲学中,主体这个概念始终在被言说。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是行动的目的”、费尔巴哈的“我欲故我在”、黑格尔的“自由是人的本性,人本身是自由的”,马克思通过实践对人本性的规定,并讨论了人的异化问题。后现代主义通过对历史、主体、意义的批判来实现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哲学那里,真正的主体性是弗洛伊德的“本我”,是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是尼采的“权力意志”。①总之,无论是古典哲学还是后现代哲学都和主体这个概念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关于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有人认为,主体性就是实践性,包括三个层次的特性:主观性是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自主性是人在实践中表现的自我决定性。自为性,是前两者的统一和超越,包括自我需要、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组织等。这种强调实践性的定义方式是强调主体的能动、自主。与实践的物质性、受动性相对比。②
本文所讨论的主体概念乃是最普遍的人的存在意义上的独立性问题,主体性则是主体在实践中所具有的独立认识、独立决定、独立实现、独立负责的属性。《海边的卡夫卡》中,关于主体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姓名、性别。姓名解决了主体的“你是谁”的问题,性别是人类最基本角色分配中的第一种分配,是先天性的“你是谁”的问题。小说多次触及这些问题,并体现了姓名、性别的不确定性,从而最终体现了主体的模糊性。
二、被模糊的主体性
1.姓名与主体性小说的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并不是他的真实名字,而是他为自己起的名字。卡夫卡的原意是乌鸦,而卡夫卡这个名字与著名作家卡夫卡名字的重合也并非巧合。实际上主人公本人因为田村卡夫卡这个名字而具有了某种异域的色彩,而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自然会联想到卡夫卡的《城堡》等一系列荒诞性作品,从而田村卡夫卡这个人物想象在互文性的前提下也具有了某种荒诞性。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主人公叫回普通日本人的名字如田村一郎之类的,那小说是不是会失去一些异域的吸引力和荒诞的隐喻色彩?这样的假设使得这样一个事实更加显著,即人或者说主体本身的形象和名字即语言是有关系的。小说中失忆老人中田的名字对于那些无法进入他内心世界的周围人来讲也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可以是中田,也可以是田中,这两个符号在周围正常人的眼中所代表的意义并无根本区别,它们都是与一个会找猫、脑袋不太好用的好老人的形象连接在一起。而最突出语言和主体的任意性搭配的是中田看到一群猫在和猫交谈的过程中,中田根据每只猫不同的类型为之命名,并强调其实叫一只猫咪咪或者其他的名字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虽然小说是一个会讲猫语的奇怪老人为猫命名,但不由让人联想到《圣经》创世纪中所记载的人类始祖亚当为所有到他面前的动物命名。命名权也是人类尊贵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这种尊贵和权力源自于上帝。而人类本身的名字,也存在着命名前名字所拥有的多种存在的可能性和命名后的唯一性问题。关于这一点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次将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能指有多种可能,正如15岁少年可以叫田村卡夫卡,也可以叫田村一郎,但所指就是最终被命名的田村卡夫卡。正是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使得语言与存在作为审视的对象,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也使得主体的存在成为多种可能性的其中一种,而不是唯一一种。
小说中多次强调名字与主体的不确定关系,指出主体可以拥有多种名字,而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语言是工具符号,反映主体的存在,但两者又出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语言与存在的结合出于偶然性的选择,除了已经成为现实的选择之外还有他种选择的可能性存在。这反映出作者对主体性存在的偶然性、不确定性的疑惑,语言与主体的非紧密结合的关系,决定了主体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2.性别与主体性除了部分生理有疾病的极少数人外,每一个人出生以来非男即女,这是人作为一个主体与生俱来的特性,这个特性曾经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与研究,但在20世纪兴起的女性主义却把人类的性别角色——女性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或者说理论旗帜高举起来。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大岛,他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外表是一个秀气的小伙子,为田村卡夫卡提供种种帮助。在田村卡夫卡看来,他无疑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男子汉,大岛性别的模糊性在两个女性调查员来图书馆调查是否有女性专用洗手间时浮出水面。两个调查员以没有女厕所为由,对图书馆冠以歧视女性的标签,在她们怒斥大岛以男性视角歧视女性之际,大岛爆料自己并非完全意义的男性、生理上是女性的内幕。这个极端的事实使得有女权主义倾向的调查员哑口无言,相信这也使得读者目瞪口呆。但作者为何设计这样一个性别倾向的图书管理员呢?大岛的女性身体,男性自我认同的极端情况,打破了现实生活中女性身体对女性生理认同,男性身体对男性心理认同这样的规律,也形成了一种性别和主体分裂的情况。把女性主义提出的不是生而为女人的口号直接搬到了小说的人物身上,使生为女人,却不是女人的大岛成为一个非正常意义的主体。每个主体所具有的性别的唯一性在小说中被打乱,从而出现了如何为大岛定性的难题,大岛是他还是她?随之而来的是,这样的情况下主体是他还是她?进而追问每个主体在某种意义上是否都存在是他还是她的疑问?
关于性别和主体的关系,小说里还提到一个传说,传说所有的人类性别原来共有三种组合,有一种人里面有男性和男性,有一种人是女性和女性,有一种人则既有男性又有女性,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被从中间分开,所以世界上从此就只剩下了男人和女人两种类型。这个传说向读者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在业已存在的男性、女性之外还存在一种第三性,即“男性+女性”的组合?而这个组合的意义在于它潜在地消解了非男即女的传统的男女性别观。
图书馆馆长佐伯的经历,佐伯从小和恋人在一起,他们如同一个人,佐伯也陶醉在这个两人所构成的小世界中不能自拔,但随着恋人出门求学,这个小世界就宣告破裂,佐伯个人的世界也摇摇欲坠,男友在学校的意外死亡,佐伯也随之陷入了虽生犹死的境况。从上文关于男女性别传说的意义阐释来看,佐伯个人的经历和这个传说可以相互佐证。佐伯和男朋友的小世界是稳定的,是一个有“男性+女性”所构成的特别的主体存在,随着这个“男性+女性”组合的渐趋分离,这个主体也就不存在了,男友以非正常的方式死亡了,佐伯虽然身体活着,但失去了主体有的主体性。
小说中大岛以非男非女的形式存在着,佐伯以“男+女”的方式曾经存在过,而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强调是一个15岁的少年,这样的强调在另一方面却是弱化了其性别角色,另一个主要任务中田则是一个没有记忆的老人,这也是弱化了他作为男人的一面,而是强调其弱智的部分和老人的部分。小说这样的人物组合,淡化了性别的角色,混乱了男人、女人的二元世界,也模糊了非男即女的主体性存在。
三、被推卸的责任
主体的完整存在所涉及到的两个主要因素姓名,性别在小说中被逐一消解,姓名的确定性被命名的偶然性消解,性别与主体存在的必然性联系被非男非女的组合所消解。这样构成主体要素的不确定性就构成了主体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小说主体存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主体性的缺失,即主体所应该具有的主观性、自主性、自为性的缺失,简单来讲就是主体独立认识、独立决定、独立负责性的缺失。
这部小说常常作为治愈小说予以对待,但也有些评论家在治愈小说的背面看到了对历史记忆的销毁,对战争责任的逃避。③从小说主体的模糊性来看,正是由于主体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责任的无法归结,正是田村卡夫卡和中田杀死了卡夫卡的父亲,不管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杀死他总是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但因为杀人事件的主体的模糊性,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因为主体不是独立完整的,所以他所做的是可以原谅的,他的责任与之消解。另一方面,正因为主体的模糊性,所以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相应完整的主体可以负担起相应的责任。所以《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体的模糊性正是对于罪的不反思、不记忆,对于战争责任的逃避和瓦解。
①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②魏小萍:《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见《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③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新星出版社2007版。
[1]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作者:翟文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日本现当代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