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洛丽塔》
2014-01-29王琨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王琨[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洛丽塔》
⊙王琨[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纳博科夫是杰出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洛丽塔》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在营造故事真实性的同时,又不时暗示叙述的故事并非真实;戏仿、反讽、游戏文字等艺术手法都表现了突出的后现代色彩。
《洛丽塔》纳博科夫后现代
一、引言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包括五十多篇短篇小说、十七部长篇小说、四百余首俄文诗作和数部诗剧、散文剧及译著。主要作品有《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说吧,记忆》《阿达》等。纳博科夫一生流亡世界各地,并在流亡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俄语小说,但令他誉满全球的是他用英语创作的《洛丽塔》,与《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并驾齐驱成为20世纪三大经典名著。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纳博科夫独特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和驾驭语言的天赋,是一部后现代的经典小说。《伦敦时报》这样评价道:“《洛丽塔》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一百部书之中。”①
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多种后现代主义技巧,因此深刻理解《洛丽塔》的内涵并非易事。这些技巧包括“作者这个角色在文本中出现的方式、大量隐喻的使用、在不同作品中出现相同的人物、对巧合的使用,戏中戏、各种叙事技巧、大量的戏仿等等。这些技巧不仅显示了文本的虚构性,也有助于暴露文学上过度的陈词滥调,刻板的传统和特定的读者反应”②。本文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就《洛丽塔》的叙事特点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
二、构建“真实”与暴露“虚构”
《洛丽塔》采用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叙述模式,在使用大量“造真”手段的同时,故意制造了许多“漏洞”来暴露小说的虚构性,使叙述成为谎言,从而体现了“元小说”的特征。
1970年,美国作家威廉·H·伽斯在《小说与生活中的形象》中首先提出了元小说的概念,它的特点在于“叙述者超出小说叙事文本的束缚,常常打断叙事结构的连续性,直接对叙述本身进行评论。这就使叙事性话语和批评性话语交融在一起,从而在语言操作方式和艺术形象的描写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机的联系”③。可以这样理解,元小说就是对作品的虚构性进行揭露和评论的小说。在传统小说中,作者总是力图让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而在元小说中,“作家力图让读者相信故事是虚构的”④,小说的虚构性是元小说的主要特征。
表面上看《洛丽塔》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有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其中最让人觉得真实的,是小说以假乱真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以为确有真人其事;另一方面又故意暴露小说的虚构性,让读者不断质疑小说的真实性。《洛丽塔》的叙述正是通过构建“真实”与暴露“虚构”来进行的。
1.构建“真实”《洛丽塔》这部小说基本上是亨伯特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这种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字很容易给读者以真实和亲切的感受,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亨伯特以激情的语调书写着对洛丽塔的狂热迷恋和渴望,开篇即以富于节奏感的短句透露了洛丽塔在他心中的位置:“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⑤这是一段措辞精美、激情澎湃的开头,以内聚焦的叙事视角,让读者一上来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欲望,使读者在阅读之初便对其叙事产生了强烈的真实感。
亨伯特如数家珍地回忆起与洛丽塔相处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同身受般地分享到了亨伯特小心翼翼地封存在内心深处、奉若至宝的“珍贵记忆”。如在第一部第十一章中亨伯特以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他与洛丽塔最初的交往。
星期四,非常暖和。
星期五,她和一个叫罗茜的黑孩子出去了。为什么她走路的样子……竟使我这般激动呢?
星期六,我知道继续写这日记真是疯了,但这么做,给我一种奇特的刺激。
星期天,热浪仍然伴随着我们;最吉祥的一个星期。
星期一,贪恋不舍的快乐。
星期二,下雨。雨水湖。妈妈外出买东西,我知道L.就在附近的什么地方。
星期三,“喂,让妈妈明天带你和我去‘我们的镜湖’”。这就是我十二岁的恋人色迷迷低声对我说的很有文理的话。
……
星期一,早晨下雨了。
……
星期五,我期待着一次可怕的灾难。地震。壮观的爆炸……我作为一个自由人在废墟中享受他。⑥
这段文字极尽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天气、琐事和亨伯特当时的心情。读者几乎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亨伯特渴望每天都能见到洛丽塔的亢奋之情、见不到洛丽塔时的坐立难安和想立即拥有她的疯狂情绪。
纳博科夫在写《洛丽塔》时非常关注细节。亨伯特详细地回忆起第一次占有洛丽塔那天她的衣着打扮:“那天她穿一件漂亮的印花套裙,以前我见她穿过一次,裙摆很大,束腰、短袖,粉红色,深紫色条格,这组颜色系列的结尾是她涂了口红,在她凹陷的手中,握着一只美丽的伊甸红色苹果。”⑦我们可以看到,亨伯特仔细地观察过这个小女孩,以至于把她衣服的款式、颜色深深印在脑海里。在亨伯特心中,她永远都是他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洛丽塔。亨伯特运用逼真的细节描写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洛丽塔。比起传统小说家,纳博科夫将细节描写发挥到了极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暴露“虚构”然而,小说在构建“真实”的同时又含蓄地揭露“真实”。就在读者几乎可以断定故事是真实的时候,叙述者却故意暴露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虚构性。表面上的真实与实际上的虚假层叠交错,增添了元小说《洛丽塔》的魅力。
首先,尽管亨伯特知书达理、文质彬彬,但他在文中时不时提醒自己是一个曾多次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亨伯特的身份让读者很容易怀疑《洛丽塔》的真实程度。其次,我们不能肯定《洛丽塔》中的人物是否真实存在过。大量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都死了,其中包括亨伯特的童年情人阿娜贝尔、亨伯特的第一个妻子瓦莱里、第二个妻子夏洛特、洛丽塔的情人奎尔蒂,最后连主人公亨伯特和洛丽塔也死了。这么多人的死亡不是偶然的,而是出于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既然那么多人都死去了,也就无从去验证故事的真实性了,敏锐的读者也因此会体会到小说的虚构性。在小说中,亨伯特这样描述自己占有洛丽塔之后的感受:“我疯狂占有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另一个,幻想的洛丽塔;或许比洛丽塔更真实;那幻象重叠又包容了她……她自己的生命并不存在。”⑧这就是在暗示读者,《洛丽塔》不是回忆录,洛丽塔也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是作家创作出来的虚构的艺术形象。
小说还通过叙述人称的变化来破坏故事的真实感。作品基本上是亨伯特在以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的经历。亨伯特深情款款地展开叙述,读者也深深地受到感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拉近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但小说又经常转为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以“亨伯特”或“他”来指自己,使读者分不清楚究竟这是小说主人公的叙述还是他人在叙述,从而拉开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纳博科夫有时让亨伯特对读者说上几句旁白,如“噢,读者,我的读者”⑨,读者会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读到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纳博科夫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反映世界而是创造世界。他高超的叙述技巧体现在使读者既沉醉于亦真亦幻的故事情节之中,又能对作品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这是《洛丽塔》叙事的高明之处,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三、写作手法
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使用了戏仿、文字游戏、反讽等写作手法,充分展现了后现代文学的特征。
1.戏仿后现代小说的另一个特征是戏仿。戏仿,也被称为滑稽模仿,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作为一位“戏仿大师”,纳博科夫作品中的戏仿无处不在。他认为戏仿不是讽刺,认为“讽刺是一堂课,戏仿是一场游戏”⑩。纳博科夫对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对各国的文学作品都相当熟悉。在《洛丽塔》中,他通过大量借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营造出了别样的艺术效果,并成功戏仿了六十多位西方有名的作家,其中有埃德加·爱伦·坡、普鲁斯特、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等。
在《洛丽塔》中,作者对文体的运用几乎是信手拈来,既有小说,又有诗歌、戏剧、书信、日记、传记等。《洛丽塔》第一部分第十二章戏仿了日记体;第十三章有对剧本的戏仿;在小说第二部分第三十五章戏仿了诗歌,小说中亨伯特坦诚地把自己痛苦的心路历程袒露在读者的面前,这是对卢梭的《忏悔录》的戏仿。
《洛丽塔》还戏仿了侦探小说:奎尔蒂像个侦探一样跟踪亨伯特和洛丽塔;洛丽塔失踪后亨伯特像个侦探似的查阅旅馆登记簿等。并且,除了《引子》外,《洛丽塔》都是亨伯特的第一人称独白,这里不仅有对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回忆文体的戏仿,也有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内心独白的戏仿。
纳博科夫除了对文体戏仿外,在小说的内容上也进行了戏仿,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厌恶。他把弗洛伊德讥讽为江湖骗子,并在《洛丽塔》中不止一次地嘲笑了他的心理学理论,戏仿了他的学说。在《洛丽塔》的前四章,亨伯特貌似真诚地追述了自己恋童癖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我现在能用科学解释了。在我二十岁和三十岁出头的年龄,我还不能这么清楚地懂得我的痛苦……精神分析学家用伪解放论和伪性本能讨好我。”⑪这段话似乎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证明。但是,纳博科夫并非要证明弗洛伊德精神学说的正确性,而是用这种方式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嘲讽。
2.反讽反讽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常用的艺术技巧。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用反讽的手法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嘲弄,将多处情节设计成闹剧,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
比如,亨伯特因为迷恋洛丽塔而娶其母夏洛特为妻,可是终日却想着如何才能摆脱妻子。事又凑巧,夏洛特在出门寄信打算告发亨伯特的途中被车撞死了。亨伯特得知消息后赶到现场的表现:“鳏夫真是位有特别自制力的人,既没有哭也没有怒吼乱叫。他摇晃了一下,就是他的表现;他张开嘴巴只是为了把一切与验尸及其缮后处理有非常必要关系的情况和指示表达出来。”⑫这段文字采用了“鳏夫”这个称谓,使读者得以第三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亨伯特的举动。为了尽快得到洛丽塔,亨伯特曾有过想要除去妻子的念头。巧的是,妻子竟然意外身亡了,可以想象,亨伯特该会是多么的欣喜若狂。然而他却表现得冷静自持,仿佛置身事外。主人公外表的平静与内心的波澜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另一场典型的闹剧就是亨伯特枪杀奎尔蒂的场面。这本该是一场殊死搏斗的场面,却被纳博科夫用反讽的手法把它描绘成了一幕滑稽闹剧:“我们抱在一起,在地板上滚得天翻地覆,像两个无助的大孩子。他袍子下面是赤裸裸、淫荡的肉体,他压在我身上时,我觉得像要窒息。我又压到他身上。他又压住了我。我又压住了他。我们压住了我们自己。”⑬滑稽的对话、缓慢的动作使我们在本该精神紧张的时候却不禁哑然失笑。纳博科夫用非凡的艺术手法,将一场激烈的争斗改写成了一幕荒诞闹剧,令读者在赞叹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的同时不禁感叹其强大的娱乐精神。
3.文字游戏《洛丽塔》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作者精心编织的文字游戏。作为重要象征之一的狗在一些重要场景中多次出现,暗示着亨伯特和洛丽塔的悲剧命运是注定的。纳博科夫之所以选择狗作为命运的象征,是因为他在这里和我们玩了一个巧妙的文字游戏:狗(dog)和上帝(God)这两个单词在英文中只是字母的排序不同,用狗来预示上帝的安排,显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像这样的文字游戏还出现在洛丽塔给莫娜的信中,她巧妙地运用法语的“让他带你去”(qu’ilt’y)暗指奎尔蒂的名字(Quilty),从而瞒过了严格审查她信件的亨伯特,以便实施她的逃跑计划。又比如,亨伯特称那本记录他与洛丽塔相遇的日记本是由马萨诸塞州的“Blank&Blank”公司生产的。这个公司的名字是Blank&Blank”,即空白公司,暗指这家公司并不存在。
序言中提到了一个与剧作家克莱尔·奎尔蒂合作《着魔的猎人》的叫维维安的女作家。事实上,纳博科夫在这里跟读者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维维安·达克布卢姆(Vivian Dankbloom)的名字正好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名字字母的重新组合。亨伯特第一次见到洛丽塔是在街区第324号,他第一次诱奸洛丽塔是在旅馆的324号房间,他和洛丽塔在旅途中一共住了324家汽车旅馆;亨伯特和洛丽塔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汽车旅馆叫“着魔的猎人”,与奎尔蒂排演的洛丽塔扮演小仙女的剧作《着魔的猎人》同名。类似的“巧合”在书中比比皆是。
纳博科夫把写作当成游戏,他只不过想通过这些文字游戏告诉读者小说只是艺术创作的产物而已。这也是元小说“玩弄观众,玩弄现实,玩弄传统的文学成规”⑭的精神。
四、结语
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特别是后现代的叙事理论,从叙事特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洛丽塔》作为一部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再现了其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经典小说的艺术魅力。《洛丽塔》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也是一部闪耀着智慧光芒和蕴含精巧艺术技巧的杰作。我们经过反复阅读,就会发现作者的独具匠心,并对作家精心的设计赞叹不已,从而得到与作者的智慧产生共鸣的快乐。小说中混杂的戏仿、反讽、文字游戏以及精妙的语言形成了后现代文学的艺术特征,开启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先河。《洛丽塔》是纳博科夫以其梦幻般的语言、新颖的叙事策略、精湛的艺术手法为读者们炮制的饕餮盛宴,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纳博科夫不愧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文体大师。
①[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序言》,于晓丹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②Understanding Vladimir Nabokov by Stephen Jan Parker. Columbia: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87:17.
③江宁康:《元小说:作者和文本的对话》,《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④董小英:《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⑤⑥⑦⑧⑨⑪⑫⑬[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2,76,82,88—89,281,28,138,418—419页。
⑩[美]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潘晓松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⑭赵毅衡:《豌豆三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作者:王琨,硕士,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