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气管网改革迈步

2014-01-28练异洞

中国石化 2014年6期
关键词:管网油气天然气

□ 练异洞

中国石油启动油气管网改革带来的影响绝非短期所能预见,它将随着我国在能源化工领域的改革逐步体现出其深远意义。

5月12日,中国石油发布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该公司拟以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管理的与西气东输一、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以及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核算的与西气东输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出资设立东部管道公司。公告称,在东部管道公司成立之后,公司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所持东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权。中国石油的这一举动标志着酝酿已久的油气管网改革开始启动,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

资本市场率先反应,油改类股票昙花一现

受此消息影响,与油气管网改革相关的股票在5月13日集体上涨,泰山石油还以涨停报收,其他关联股票,如广聚能源、玉龙股份、龙宇燃油、上海石化、天利高新、茂化实华等涨幅均超过3%。但是,在其后的几个交易日里,股价均纷纷回落,多数股票价格回落到消息公布以前的水平,只有泰山石油走势较强。

在短暂的兴奋过后,市场重新恢复了平静。这一利好消息的兑现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能够受惠的是哪些股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从产业来看,能够直接受益的只有泰山石油、广聚能源这两家上市公司,都有成品油和天然气经营的业务,也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一旦在管网业务方面能够介入,将有利于扩大市场经营范围,降低输送成本。上海石化、天利高新、茂化实华这三家上市企业均为综合类化工企业,涉及的产品以化工品为主,与油、气关联较少;玉龙股份是管道设备生产企业,只有在油气管道扩大建设规模时才会受益;龙宇燃油是生产、销售船用燃料油的企业,相关性更小。总体来看,只有生产、销售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企业才受益更多,也最愿意参与油气输送管网的建设和经营,如果中国石油真的能把所谓东部管道公司的股权全部挂牌出售的话,这些企业一定会积极参与的,其业绩也可能会大幅提升,从而带动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

当然,与泰山石油、广聚能源类似的非上市企业还有很多,一些地方炼油厂、天然气经营公司也渴望有自己的产品输送网络,以便于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这些虽然不会从资本市场上反映出来,但在行业内的确引起热烈的讨论。

油气管网回报率稳定,市场化程度待提高

截至2013年底,我国油气管网总里程达10.62万公里,中国石油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其中就包括作为我国重要能源通道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线。一线、二线投入产出回报率在12%左右。由于管输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核定,不论石油天然气进口价格的涨跌,原油和天然气的管输价格都是固定的。稳定的回报率受到众多资本主体的青睐,但是此前,由于政策限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进入该领域存在着障碍。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唐集团的内蒙古项目古克什克腾旗天然气项目。该项目2009年8月获批并动工,与之配套的还有一条从克旗至北京的输气管道。但由于北京段管道最后100多公里被中国石油把控,导致供气拖延较长时间。最后,这100公里管线改由中国石油管道公司负责修建,并于2013年12月15日正式贯通,正式投产向北京供气。据悉,大唐与中国石油签订的克旗煤制气供气价格在2.8元/立方米左右。大唐内部人士说,这个价格只能保证不亏钱,比预期的每立方米少挣了一毛钱。如果以后项目全部达产,每年将少挣3亿~4亿元。

其实,大唐集团和中国石油一样也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之间尚不能相容,更别说私企或外企了。市场化程度不高最终将由消费者买单,不仅增加消费者的成本,而且也难以达到消费者所期望的服务质量。

油气管网独立运行效果难料

中国石油东部管道公司转让其100%的股权,关键是哪个或哪些企业能够接盘的问题,目前具体转让方案尚没有公布,这让市场产生颇多联想。结合中国石油此前在管网运作融资方面经验,保险、养老金、银行、公益基金、央企等方面的资金最可能率先介入,而颇受市场关注的民间资本是否被允许参与仍存在疑问。结合中央十八大的改革精神,民间资本被允许介入的可能性较大,但能占多大比例还需要看各方博弈的结果。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油气管网独立运营的公司成立后,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提高市场的效率。目前,除正在拟建的东部管道公司外,还有中国石油联合管道石油公司、中国石油的西气东输三线以及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各自的油气管道网络项目,这些管道网络相互独立,经营方面也各自为政。这显然是不利于提高市场整体效率的,因此有人提出建立国家管网公司或区域管网公司,以便协调市场各主体之间以及地域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但是,建立国家级的管网公司后,是否就能够实现管道的独立、中立,将输送和销售业务严格分开,避免直接的利益输送,仍存在一定的变数。因为电力行业方面的改革就有前车之鉴,在组建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后,虽然实现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但由于电网相对垄断,“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仍未能实现。

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的天然气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竞争型天然气交易市场的运行模式。现在,美国是世界上天然气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拥有一个高度竞争的天然气市场和一个高效的管线输送市场。简单地讲,美国的天然气市场不仅实现了输送、存储和市场营销的分离,而且,市场的自由开放可以使得用户能够自由地选择合适的生产商、输送公司以及交易中介公司,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消费成本,使原本供应短缺的美国也能用到廉价的天然气。

当然,美国也不是一步就走到今天这种状况的,也是经历了多次变动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概括起来有几点值得我国在油气管网改革方面借鉴。首先是强调立法的作用,美国是法治国家,因此凡是涉及政策调整都会先进行立法,每次法案、法令的颁布也都标志着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436号法令和636号法令,436号法令使管网服务与天然气商品分开成为可能,而636号法令完成了管网输送服务与天然气商品分开的最后一步,法令规定管网公司必须将管网输送服务和天然气销售分开,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天然气的销售商,管网的运营商以及天然气的储存商,可以自由选择他们需要的天然气数量,从而保证美国天然气市场形成目前相对充分竞争的局面。其次,政府在监管天然气价格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美国在初期天然气也是供不应求,价格偏高,于是管理部门就限定价格波动的范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使得价格既能限制过度的需求,也能刺激市场增加供给,从两个方面促使市场达到平衡。

我国目前来看还很难做到美国的程度,油气市场从生产到运输,民营资本很难进入,终端消费者更是没有任何选择权,只能接受厂家设定的经过管理部门核准的价格,这就使得供不应求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价格呈现一路攀升的态势。管理层虽然有推进改革的意愿,但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还是力不从心。直到2013年8月,中国石油腐败窝案被揭露,相关工作才取得积极进展。《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在2013年10月悄然下发征求意见,标志着关于油气管网的第一部法规即将出台。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石油才能在今年5月宣布成立并出售东部管道公司。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出售所谓东部管道公司虽然是油气管网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其后续的影响值得各方期待,但不得不承认,油气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并非一年、两年时间就能完成,管理层还应该不断努力推进,才能尽快在国内建立一个高效的油气产销市场。

猜你喜欢

管网油气天然气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织起一张共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