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桂多才俊:广西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2014-01-28广西李仰智

名作欣赏 2014年31期
关键词:文坛广西作家

广西 李仰智 等

八桂多才俊:广西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广西 李仰智 等

主持人:李仰智,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教授,博士

参与者:卢有泉,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罗小凤,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罗彩娟,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丁婷婷,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叶雅平,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董道义,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李仰智(以下简写为李):“区域”是研究文学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日渐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显学”。《名作欣赏》杂志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独特的研究“富矿”,开设了“区域文学”栏目,这为探讨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的理论建构和样本研究提供了平台,对区域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大有裨益。文学史应当记住《名作欣赏》的这个开拓与努力。

广西作为一个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其文学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其他区域一样,广西百年新文学有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是中国区域新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区域文学,不能不研究广西。诚然,在新文学的早期,地处边陲的广西文化在全国的视野内相对还是较为落后,比之京、沪以及内陆其他地区的新文学创作,还有一种创作实践上的“迟到感”。似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距离延宕了理论吸收和创作实践的脚步。

历史的“突变”往往借助于外力的干预。抗战时期,广西地区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大后方,沦陷区文化人士纷纷避难于此。这个“大事件”是民族的不幸,却给偏安一隅的广西注入了时代的主流文化元素。尤其是当时的省会桂林,一时大师云集,办刊、创作等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对广西的新文学事业发展的带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那时节广西文学的繁荣主要还靠避难者的“外援”,相比,无论是就创作的数量还是质量,本土作家的实力都还比较薄弱,未能形成区域特色和流派。但抗战文化对广西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低估,它为广西文学视野的拓展、人才的培养、文化的沉淀、创作的积累都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

广西的新文学从创作队伍到创作实绩真正形成一定的阵势,并作为一种区域文学而存在,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十七年和“文革”十年,广西文学和国内其他区域的文学发展的脉络大体相似。作为标志性的事件,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学崛起,应该是新时期以来,鬼子、东西、李冯、林白、凡一平等一批文学新锐在“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下的出现,助推广西文学在整体面貌意义上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态势,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学特色,还引发了“中国当代文学”对“文学桂军”的广泛的、持续的关注。

在这个意义上,回顾广西文学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剖析广西文学的现状,对其优长和不足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准确的评估,进而对其未来的走向做出较为合理的研判,也许对广西文学的发展有所启迪和促进,这也正是我们举行这次讨论的初衷。希望大家借此机会畅所欲言,把自己对广西文学的看法表达出来。学术研究“无禁区”,关键是听到“真心话”。在当下,这对学术研究、对广西文学的发展,都是难能可贵和值得提倡的。

历史脉络与民族特征

卢有泉(以下简写为卢):我先带头讲几句吧。对广西新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作为一个外乡人,本来是最没有发言权的。但“外乡人”这个观察视角也有优势,就是不为“定见”所限,或许能提供一个“外乡人”眼中的“广西文学”吧。民国时期,广西在李、白的治理下是颇有些成就的,与山西并列为全国模范省,但文学事业不甚发达,将其放到整个新文学发展史上考察,文学成就和“全国模范省”还是多少有些不协调的。只有到了抗战期间,因为广西曾长期是大后方,一大批从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沦陷区撤退出来的作家或短暂停留或长期寄身此间,办报办刊,从事各种文学活动,使得广西的文学事业陡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有周钢鸣、陆地等在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活跃于广西文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陆地。“文革”十年,广西文坛和全国一样,基本乏善可陈。出现的几部较有影响的长篇,如秦兆阳等人的《穿云山》、集体创作的《雨后青山》等,或写农村,或写剿匪,或写第三次国内战争,均突出了工农兵生活和阶级斗争,充满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意识形态化的局限十分明显,应当属于“文革类型小说”吧。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广西文学焕发青春。一批中青年作家在这个时期登上文坛,他们的创作题材丰富,地域特色浓厚,也日渐成为广西文坛的骨干力量。如聂震宁、冯艺、潘大林、杨克、林白、张丽萍、张燕玲、黄伟林及鬼子、东西、凡一平等,都是80年代以来成长并活跃于广西文坛的重量级作家。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东西、鬼子、李冯、黄佩华、海力洪、凡一平等为代表的文学桂军业已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支生力军,充分显示了广西作家的实力。但在这支队伍中始终没有走出一位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起引领作用的领军人物,这不能不说是广西新文学百年的一大缺憾。

丁婷婷(以下简写为丁):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广西现代文学几乎都表现为抗战文学。当时的广西,接纳了沦陷区的大批知名文化人。首先,这些小说家、戏剧家、诗人齐聚广西,带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构建了广西抗战文坛。并且,他们的创作对日后广西形成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起到了非常好的铺垫作用。如欧阳予倩将《桃花扇》《木兰从军》改编成了桂剧,给广西现代文学铺垫了文学基础,也为广西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建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次,这些作家在广西创作期间,其作品有机地融合了个人风格和当地特色,反映了广西地域文化的内涵。同时,这些优秀作家在抗战艰苦环境中的创作精神,也激励了广西本土作家、理论家,成为广西人文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雅平(以下简写为叶):十七年的广西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两大题材上,即革命历史题材和民族情怀的抒写。前者主要由一些亲历革命的作家写就,诗歌有李志明的《长征诗草》、黄青的《红河之歌》等。民族情怀的抒写,少数民族作家占优势,苗延秀、陆地、韦其麟、包玉堂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百鸟衣》是韦其麟的一部叙事长诗,使一个原本只在壮族横县周边流传的民间故事得以走出广西,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也奠定了韦其麟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董道义(以下简写为董):如果说十七年是广西文坛一个新老作家交替的创作高潮期,那么,在“文革”十年中,广西文学与全国文学一样,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当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像《刘三姐》《大苗山交响曲》《元宵夜曲》等一部部优秀作品遭到批判,一批批作家遭到审查,广西文联、广西作协被迫解散,唯一的文学刊物《广西文学》被迫停刊,广西文坛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当然,在这种环境中,仍然有创作热情的一些老作家开始了所谓的潜在写作和文学研究活动,如秦似的旧体诗写作就很值得一提。

罗彩娟(以下简写为小罗):“文革”结束后,广西文学和全国一样,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新时期广西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我认为可以分四个阶段来概括。第一阶段:从1980年广西第三次文代会召开到1985年之间。在这一阶段,“文革”中受到压制、迫害的作家重返文坛,并爆发出了空前的创作热情,纷纷推出各种题材的作品。第二阶段:1985年之后提出了“百越境界”的口号。这是一种文学主张,也是一种共同的追求。有不少青年作家响应了这个口号,创作了一系列相关作品,代表作家有梅帅元、张仁胜、杨克等。百越境界是广西文艺界的一次思想解放活动,也是广西文坛进军全国的一次集体冲锋。第三阶段:1988年前后,黄佩华等作家提出要走出《刘三姐》《百鸟衣》的怪圈,对广西文坛当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批评。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青年作家的忧患意识,他们开始要求打破僵化的观念,改变现状。这可以算作广西文坛的第二次集体冲锋。第四阶段:1990年之后,这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广西三剑客”得到中国文坛的认可。

李:刚才,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体裁,对广西百年新文学的历程进行了一次富有学理性的梳理,谈得都很好。总的来看,广西文学的百年实践不仅创作成果辉煌,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出现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流派。这样的划分,多是从作家籍贯和较长时期的活动区域考虑的,不一定能完全涵盖作家自身的多样性,但也算见仁见智,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角度。

关于作家们受其生活的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广西文学的地域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作题材区域化。广西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广西作家往往会以广西的人和事作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从而使得创作题材具有区域化的倾向。其次,审美视角地域化。广西作家受地域生活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颇深,在创作中明显存在着审美视角地域化的倾向。他们把审美的眼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通过反映故乡的生活,来揭示生活和人生的真谛。再次,艺术表现地域化。在广西,不仅仅是汉族的文学作品广泛流传,壮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作品也同样深入人心。广西作家吸收了各民族文学优秀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在艺术表现上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

当然,对这个问题也要客观地分析,那就是在强调地域性的同时也要强调不能走向封闭。作家的使命是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声音,从题材的选择到艺术取向,都能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这样,作家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出更广阔的天地。

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卢:刚才各位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广西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其中也提到了一些不足,实际上,我觉得,所有这些都和广西文学在新时期的独特生态环境有关。在这一点上,广西作家与全国作家是一样的。相对而言,广西作为多民族地区,文化多元,生活丰富,更有利于创作题材的开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西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倾力培养少数民族作家,弘扬少数民族文学传统和特色,还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使各族作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另外,广西还有一支高水准的文学批评队伍,形成了一种既富学理又健康、宽容的批评环境。这样的文学环境,非常有利于作家个性的发挥,非常有利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广西作家在新时期能走向全国,应当与这样的环境不无关系。

罗小凤(以下简写为罗):自然环境也是一个缘由吧。首先,从观念上讲,广西偏居西南一隅,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文学观念上也不够开放,势必导致作品常常是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开拓意识。其次,从特色上讲,真正属于“桂军”的特色还远远不够,有些作家有意识地去发掘广西特色,但对于广西的文化精髓、真正的地域特色,独属于作家的“发现”还不够深刻。

卢:广西青年作家的成长确实值得进一步仔细研究。近年来,“60后”和“70后”最为活跃,逐渐形成广西文坛的中坚力量,尤其像东西、凡一平几位,在全国都算实力派作家。但我们也应看到,广西文坛的“80后”和“90后”还不尽如人意,他们的创作,从题材的开掘到艺术的提升,都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这可能不仅仅是广西文坛存在的问题。比如诗歌创作,视野非常狭窄,多是个人情绪的宣泄,除了“自我”很少有社会、历史和人性的观照与反思,这一点“90后”更为严重。

丁:我换一个角度谈一下。广西中青年作家“触电”近年来还是备受瞩目的。“广西三剑客”为代表的优秀小说家在电影电视剧行业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可以说,这是广西文学在新时期崛起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它拓宽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了影视广播艺术的创作水平;另一方面,“触电”过程又反过来促进作家优化写作手段、提高创作质量。

董:除“触电”的成就外,近年广西作家多人次获得各类文学大奖,比如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刘春获得了首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这不难看出,广西文学在这片民族文化的沃土上吸收到了十分丰富的养料,在中国文坛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李:大家谈得不错。这些足以证明广西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这些年的努力,是得到充分认可和肯定的。广西中青年作家主要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作家,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结构与文化功底比较好,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在思想与创作技巧上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在思想上,主张作品要表现自己的时代,发掘那些隐藏在生活后面并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东西;主张触动人的灵魂,震撼人们的心灵。在技巧上,都有自己相对突出的手艺与技术,如鬼子的小说常使用波诡云谲的叙述策略,制造了“叙事革命”;东西的小说富有想象力,常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李冯的“戏仿历史小说”、林白的女性心理独白等都各有特色。

罗:我赞同李老师的观点。也应该看到有的作家知识积累还不够完整,有的易受市场和潮流的引导,也有少数作品文学性还不够强。总的来说,在思想与创作技巧上还有待于提高,比如在思想上要增加深度与厚度,创作技巧上要追求自我的独特创新,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或其他作家。

丁:我觉得有的作品在反映现实的深度上还稍显不足。首先,广西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尽管物质生活不够富裕,但是人们能够把日子过得美而悠闲。这就造成了当今广西作家在创作中关注现实的意识不够强烈。其次,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广西作家的作品大都充满着浓厚的民族地域色彩,以女作家林白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南方典型的地域人文色彩,同时偏向个人体验式写作,着重讲述自我的故事。再次,从作家个人的创作风格来看,他们都关注到了底层人们的生活际遇。

小罗:在反映地域民族文化,尤其是民俗方面,广西文学有的过分强调民族的形式而忽略了民族的内容,有的为了追求现代性而割裂了传统,有的为了迎合“全球化”而没有立足于本土,这类现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反映民俗方面,主要是对民俗的文学表达有的还停留在了现象上,没有深入地探究民俗的本质。一些作家只是将民俗文化材料当作人物活动的地域环境来进行单纯的思考,没有更好地利用这些民族文化材料,将其作为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借助这些具体的民族事项来考察人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还有,民俗文化材料的作用局限于情节的铺设和地方风情的展示,没有更好地反映民俗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找出民族落后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民俗作为最具有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与现代性产生碰撞摩擦,广西作家对这方面的反映还不够到位。

李:总的来说,广西文学不论是“得”还是“失”,都和其生存环境,特别是它的体制影响密不可分。就广西的文学体制,首先应该从全国的大环境来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得广大作家逐渐摆脱了唯政治的僵化理念和高大全的模式,开始了独立、自由的创作。而在这一大环境中,广西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政策上可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从文学团体的层面说,广西建立作家深入生活采风机制,使得文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为作家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素材;建立作家签约机制,强化了作家的创作,这有利于促进创作成果快出好出,也有利于培植创作团队和骨干人物;建立作家协会的委员会工作机制,推动了作家研究、作品评论的有效开展;《南方文坛》等全国知名刊物,为广西文学的发展并走向全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优质的平台,是外界认识广西文学、了解广西文学不可或缺的窗口。可以说,这些刊物与广西文学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对提升广西文学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功不可没。

文学定位与未来趋向

卢:在“文革”刚刚结束的几年时间里,广西文坛和全国一样,处于恢复生机的阶段,但这个时期的广西文坛“反思”的东西少了一点,和全国不大一样,更明显的是回视“十七年”。所以,这一时期广西文学的审美主流与全国是不完全同步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聂震宁、韦一凡、蓝怀昌等一批作家作品的出现,广西文学才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但这一时期作家们致力于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将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当作创作的重要资源。显然,此时的广西文学偏重于反映本土生活,作家们由于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生活的那方热土而忽视了全国文学思潮的演进、创作观念的更新及艺术的不断创新,未能在中国文坛产生重大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在上世纪90年代后,广西文坛厚积薄发,文学桂军形成,创作高潮迭起,广西作家以集体的力量冲击中国文坛,使世人对广西文学的实力刮目相看。

罗:实际上,现在广西的“70后”“80后”作家发展势头也比较迅猛。随着网络的兴起,写作大军真可谓蔚为大观。但是,这些作家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人生经历的厚度、深度不够,心态比较浮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丁:我觉得青年作家创作还应该有经典意识。广西部分青年作家的作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距离经典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有的作家可能在写作中过分瞄准了“触电”,在创作时显得不够沉稳,有功利性写作的趋向。

罗:广西的青年诗人存在“跟风”创作的趋势,而独特的艺术追求明显不够。广西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努力:首先高度要提升。诗,只有拒绝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拒绝心胸的阴暗与狭隘,让自己的作品直击当下的生存意义与生命意义,承担起灵魂言说的本职责任,才能实现诗歌的自我救赎。其次厚度要增进。广西当下青年诗人的诗大多是自我、个人情绪的发泄,是个人生活的流水账,很少将文化糅入诗行,因而广西当下诗歌在整体上是缺乏重量和厚度的。再次密度要加强。隐喻、象征、通感、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显然是诗与其他文体的重要区别。诗是各种艺术因子立体聚合爆发的力量,因此,广西的诗人们也应抛开那些摈弃崇高、拒绝隐喻的倾向,自觉地探求诗的艺术。

李:大家谈得很好,既有宏观的概括,也有微观的分析。总的说来,我觉得广西文学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打造文学作品的精品,作家就必须要有经典意识。张清华在分析莫言小说时曾说过一段话,很有见地:“真正可以走出国门的文学首先是民族的——莫言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地域文化、东方文化、民间文化的含量是最为丰沛的;但同时,莫言的小说也是最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人类视野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诉求的小说。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中同时具有了丰厚的‘超越民族’的普世精神,因为很明显,他对于民族文化的赞美与批判是同样多的,对于西方文化的渴慕和对于列强恶行的抨击是一样多的,这就是莫言,在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民族性与人类性两种缺一不可的属性。而这就是中国文学应有的价值定位。知道中国文学应该如何在现今的世界格局中确立自己,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运,也是普遍的文化与文明之间关系的基本范式。”张清华所指出的莫言获奖的内在“软件”,在于文化含量和超越民族的普世精神。我觉得广西文学未来的发展,可能要在这些方面下点功夫,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

罗:前面大家主要谈的是广西作家及其创作情况,我这里想着重谈谈创作与批评的关系。创作与批评的关系如果能达到“共赢”状态,可能就是比较理想的。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保持一种平等对话、相对独立的关系可能比较好。广西文学和其他区域的文学一样,都需要这样的批评关系。

卢:批评家要心平气和、推心置腹,以学理服人,与作家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文人都比较爱面子,肯定性的批评好做,而否定性的批评就比较难了,尤其是面对熟人,这个批评文章就难做了,顾忌比较多,很难做得客观公允。批评家应当敞开胸怀,将自己对作品的审美观照结果无所顾忌地表达出来,优长之处要肯定,不足的地方也不回避,这才能体现出批评的独立性,也是双方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而作家应该心胸宽广一点,能听得进批评的声音。现在的有些作家,尤其是稍稍取得了一点成就的,好像不大乐意听批评的话,动辄对簿公堂,认为你算老几,你又不是搞创作的,怎么有资格对我的作品说三道四。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极不利于文学事业的发展。当然,批评家一定要从文本出发,分析作品要细致全面,要说在点子上,不能粗枝大叶,更不能故弄玄虚。总的来说,批评应是善意的、合理的,应当是为了作家,为了提高作家的创作而批评。希望广西的作家和批评家能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罗: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广西的批评家们应该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形成一种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文艺批评。只有将感性与理性恰到好处地结合,将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网络批评的各自优点进行多元整合,方能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批评话语,形成独特的批评风度,建构一种理想化的文艺批评范式。

李:就广西来说,批评家也应该有自己个人的立场和价值判断。《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说过一段话,讲得很好,她说广西的批评家要“立足广西,辐射全国”。我们理解,就是说,广西的研究者既要拥有本土视野,深入广西本土的文艺创作现场,又不能局限于广西,而要将眼光投向全国范围,关注全国的文艺创作情况,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觉得,如果再进一步谈的话,广西的批评家尤其需要一种历史的、美学的基点,以历史的、美学的维度观察文艺发展状况,这样对广西文学的长远发展才会更有裨益。

叶:我觉得广西的批评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广西的青年作家,以利于他们的成长、成熟。目前文坛内部的“圈子化”现象较明显,在共同的文学场域内,批评家往往和作家称兄道弟、打成一片,而对那些没有进入这个场域的尚不出名的作家,大家相对关注比较少。区域文学的最佳发展态势应该是接力型的。为了整个区域文学的代际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批评家应该承担起挖掘、提携文坛新秀的责任。当然,鼓励要有,而有时候批评也是一种帮助。一些青年作家由于生活和艺术积淀不厚,写作容易遇到瓶颈,有时到了一定程度很难再提高,这就需要批评家解惑指路,帮助他们更好地突破自己。

李:这个问题,大家谈得很深入。广西文学要发展,不能脱离批评。其中,建立良好的批评风气和批评秩序是关键。

广西文艺评论家要成长,需要自身准备好评论素质,如敏锐的艺术感觉、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学术训练、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好的文字功底。此外,还需要机制、体制和阵地等方面的支持。有一些具体的设想,可以有关方面一起商讨、尝试:

第一,广西的重要理论刊物,如《南方文坛》《广西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专栏,发表广西青年文艺评论家的文章,给广西青年评论家提供成长平台,如此亦能促进广西本土文艺评论的发展。

第二,可以在广西的一些重要理论刊物集中推出广西本土比较杰出的青年文艺评论家,在这方面《南方文坛》等刊物已经做得非常好,这一阵地所设置的“青年批评家”栏目已经推出一些广西本土的文艺评论家,为广西文艺评论家的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广西的科研机构可以仿效中国现代文学馆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聘请一些青年评论家作为“客聘研究员”“客座教授”,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如此可加强广西文艺评论家的培养与推出。

第四,广西的文艺刊物、理论刊物,可以邀请广西突出的青年文艺评论家作为自己刊物某些栏目的主持人,如《江汉大学学报》《诗探索》《海南大学学报》等的经验都可以借鉴,它们都是邀请一些有潜力的文艺评论家作为主持人,设置一些话题、专栏等,为文艺评论家的成长提供平台、阵地。

第五,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大举办青年文艺评论家研修班的力度,不仅可以发掘有潜力的本土青年文艺评论家,还可以拓宽本土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视野,加强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第六,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一些课题,由课题研究带动广西文艺评论家的队伍建设。

好,关于广西文学的话题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还有许多话要说,但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把其余的话留待下次再谈了。谢谢大家的参与!

本文系广西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广西形象》(11BZW005)研究成果

编 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欢

文坛广西作家
广西贵港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广西戏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