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非病原体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及防制措施
2014-01-27李东明
李东明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曲靖 655608)
仔猪出生后21 d进入断奶阶段,此时发生腹泻常是由一些非病原体感染性因素引起。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非病原性腹泻的原因,合理制定综合防制措施来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
1 仔猪生理特点
(1)代谢机能旺盛,相对生长迅速。(2)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3)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4)胃酸分泌不足,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易变。(5)体温调节能力差。
2 病因分析
2.1 营养性腹泻
2.1.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 饲料中植物蛋白所占比例过高,由于仔猪胃液分泌少,消化酶种类少,酶的活性低,再加上胃酸含量不足,所以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但可利用高消化性的蛋白质。
2.1.2 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 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质酶抑制因子等。不但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破坏肠道组织的完整性,造成仔猪消化道和肠道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腹泻。
2.1.3 饲料中营养因子缺乏 仔猪饲料中维生素需要虽然不多,但必不可少。如烟酸和维生素B2等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酶,缺乏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此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仔猪腹泻,如缺铁或缺铜会引起仔猪贫血,结果机体对大肠杆菌敏感,进而引起并发性腹泻。
2.1.4 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 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物质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平衡,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仔猪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差,过高的纤维素不但影响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使消化道粘膜受到机械刺激,引起损伤,导致发生腹泻。
2.2 应激性腹泻
应激性腹泻是指因饲养环境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的腹泻。仔猪处于应激状态下,皮质酮分泌物增加,阻碍消化道分泌黏蛋白,肠道有机酸分泌降低,使肠道内pH值升高,结果抑制了乳酸杆菌,激活大肠杆菌,同时,在应激状态下,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并伴随体质下降,继而引起腹泻。(1)气温突然变化,温差大,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温热变化敏感,体内抗体少,产生环境应激反应而导致腹泻。(2)断奶后仔猪转群,环境突然发生变化,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而导致腹泻。(3)断奶后,食物结构突然改变,由母乳转向采食理化特点、气味、味道、营养价值均不同的固体饲料,仔猪消化道酶系统和生理环境等均不相适应,产生营养应激反应而导致腹泻。
2.3 其他原因
(1)环境卫生差,厩舍内空气污浊、湿度过大、贼风等也可引起仔猪腹泻。(2)免疫不当,管理差,仔猪吃食污染的饲料或饮水也易引起仔猪腹泻。(3)断奶时机把握不准,过早断奶易引发早期断奶综合症,导致仔猪腹泻。(4)免疫功能缺乏。仔猪断奶时,母源抗体终止,而自身主动免疫尚未健全,循环抗体水平降低,细胞免疫受抑制,抗病力减弱,采食固体饲料,饲料抗原引起肠道损伤,消化吸收不良,发生腹泻。(5)母猪营养状况差,奶水少、母乳变化大及母猪产后发生分娩后泌乳障碍综合症(PPDS),引起仔猪腹泻。
3 防制措施
3.1 营养性腹泻
(1)合理选择仔猪饲料原料,并保证合适的蛋白质水平。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血浆蛋白等是优质的蛋白质原料,而植物蛋白如豆粕等含有抗营养因子,在配料时应限量使用,最好控制在25%以内。并进行膨化或炒制、加热等处理,将蛋白质含量降低到20%以下。若添加动物性蛋白质原料,也应使饲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20%以内。一般情况下,5~10 kg的仔猪,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8%~20%为宜,10~20 kg的仔猪,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6%~18%为宜,同时,必须保证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供给。(2)饲料配制营养全面、营养素比例协调的仔猪饲料,应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量,生产中可添加Cu150 ppm、Fe90 ppm、Zn120 ppm及0.03%复合维生素,维生素易受温度、湿度以及饲料中重金属离子的影响而氨化分解失效,饲料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确保饲料中有足够的有效成份。(3)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因仔猪胃液分泌少,胃酸不足,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而影响饲料蛋白质的吸收利用,所以添加0.1%~0.3%的复合颗粒酸化剂或包膜酸化剂,可提高仔猪对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4)添加酶制剂。因仔猪内源酶分泌不足,适当添加外源酶,有助于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纤维素等复合酶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增重,并减少营养性腹泻。但在使用复合酶时应避免煮熟,防止高温对酶的破坏,以免失效。(5)添加益生素。益生素是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在胃肠道内产生有机酸或其他物质,抑制病原菌繁殖。目前,可使用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链球菌、酵母菌等适量添加,生产中可添加山东宝利来生产的复合NSP酶0.1%~0.2%,来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6)添加乳清粉。乳清粉中乳糖含量高达60%~70%,在饲料中添加10%~30%乳清粉,乳糖发酵产生乳酸能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增殖。
3.2 应激性腹泻
(1)控制好环境温度变化,断奶后1周内,小环境应有保温区,温度应保持在27℃~30℃。(2)断奶前1周,应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及断奶前3 d降低母猪采食量,以增加断奶仔猪采食补饲料量(200 g左右)。(3)逐步断奶,移母留子。为防止断奶及分群应激,最后2 d将母猪移舍,仔猪留在原舍。在此期间,保持断奶前的饲喂次数和方式。(4)断奶后少喂勤添,适当控制饲喂量,防止过食造成消化不良,逐步换料,断奶后1~3 d应限食,第1 d为正常采食量的1/2,第2 d为2/3,第3 d为3/4,少喂勤添,3 d后自由采食,饲料选择为逐步换料。仔猪断奶后第1周仍喂乳猪料,第2周喂2/3乳猪料,1/3仔猪料,第3周喂1/3乳猪料,2/3仔猪料,最后全喂断奶仔猪料。
3.3 其他原因造成的腹泻
(1)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证仔猪厩舍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无污水,有害气体不超标,氨气浓度控制在50μl/L以下。设置躺板,以免受潮,保持舍内湿度60%~80%,做好通风换气,防止贼风。(2)严格消毒,正确操作,搞好免疫,精心管理。断奶前后提供充足的饮水,在断奶后3 d内提供富含葡萄糖、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的饮水给仔猪,在断奶前后一段时间内补饲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克痢平240 ppm+新霉素100 ppm、泰妙菌素100 ppm+磺胺二甲氧嘧啶500 ppm+TMP100 ppm(连续用药不超过7 d)、氟哌酸100 ppm+硫酸粘杆菌素40 ppm等。每次剩余的饲料及时清扫喂母猪,以防饲料吸水后霉变或细菌污染。(3)适时断奶。一些人认为,仔猪断奶越早越好,但在生产中,断奶越早,仔猪腹泻发病率越高,所以,断奶时间应根据仔猪的体质状况而定,体重应大于5.5 kg,在28日龄左右为宜。(4)提前补饲。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饲,提前锻炼仔猪胃肠道,促使相关酶的分泌,加强仔猪对饲料蛋白质的免疫耐受性,以适应断奶后采食。每头仔猪断奶前补饲不少于600 g。(5)精心管理好母猪。使其体况保持不胖、不瘦标准体型,怀孕90 d前,每日约1.8~2.5 kg饲料,怀孕90 d后,加大饲喂量至每日2.5~4.5 kg饲料,使其体型稍胖,但不能过肥,110 d后降至3~2 kg饲料,泌乳期增加母猪的饲料摄入量,使其平均每天吃到4~5 kg。产前产后每日酌情喂些麸皮、糠类(10%~20%)及青绿饲料(2~5kg),以防乳汁过浓和防止母猪发生PPD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