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解法治疗糖尿病性顽固性腹泻中医辨治举隅

2014-01-27曹爱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诃子顽固性白术

曹爱梅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北京 102200)

和解法治疗糖尿病性顽固性腹泻中医辨治举隅

曹爱梅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北京 102200)

和解法;糖尿病;顽固性腹泻;中医药

1 病案举例

病例1:患者女性,48岁。患糖尿病10年,类风湿性关节炎30余年,左臂骨折40余天,因腹泻半年,于2010年3月入院。现症见:腹泻数十余次,水样便,甚则不能离厕。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无脓血黏液。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厚,脉细滑。之前一直服用健脾补肾止泻中药,初服药时腹泻减为每天6~7次,2~3 d后复如故,换药治之,亦时轻时重。每天强的松3片以治疗类风湿,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9 mmol/L,餐后2 h血糖11~16 mmol/L。入院后调整胰岛素用量,以控制血糖,同时予中药治疗。辨证为中气下陷,脾阳不足。治以补中益气汤加桂枝增减。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苍术10 g,灸甘草10 g,陈皮10 g,山药10 g,升麻6 g,柴胡6 g,桂枝10 g,诃子6 g。三剂后腹泻减为每天4~6次,稀溏便,舌淡苔白,脉细滑。继以上方四剂,大便每天2~3次,软便。患者以为痊愈,进凉拌菠菜后再发,腹泻每天十余次,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诃子、升麻、桂枝。木香6 g,砂仁6 g,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灸甘草10 g,陈皮10 g,升麻6 g,桂枝6 g,诃子6 g。三剂后,腹泻止,1天2~3次大便,基本成形。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6~8 mmol/L,早餐后2 h血糖8~10 mmol/L,午、晚餐后血糖7~9 mmol/L,遂出院。出院时带上述中药7剂。2周后,患者来门诊复诊,述近一周来未服中药,大便每天7~16次不等,余无不适。查舌淡苔白厚,脉细滑。以参苓白术散加诃子、桂枝,即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白扁豆10 g,薏苡仁10 g,莲子肉10 g,山药15 g,砂仁10 g,桔梗6 g,桂枝10 g,诃子6 g,灸甘草10 g。七剂水煎服,2剂后大便即减为每天2次,软便,坚持服完,腹泻未作。又主动取药七剂,尽服。随访至今,已两月,腹泻再未发作。

病例2:患者女性,63岁。2008年3月来诊。糖尿病10年,近1年来每天凌晨4点半左右开始腹泻,初为软便,随后即溏泄不止,每天十余次,畏寒肢冷,腰痛乏力。大便常规检查为稀便,无脓血及黏液。舌淡苔薄,脉沉细。证属命门火衰,火不暖土,与四神丸和理中丸加减,党参15 g,生黄芪30 g,白术10 g,干姜10 g,炙草10 g,补骨脂10 g,肉豆蔻10 g,吴茱萸10 g,五味子10 g,升麻6 g,葛根15 g,肉桂6 g,附子6 g(先煎40分钟),七剂后改为每天晨7点左右开始腹泻,每天5~6次,畏寒肢冷,腰痛乏力略减。舌脉同前。上方肉桂改桂枝10 g,附子10 g(先煎40分钟),杜仲10 g,狗脊10 g七剂,患者腰痛基本消失,仍畏寒肢冷,晨7点左右始大便,每天2~3次,不稀,上方附子增至15 g(先煎40分钟),加鸡血藤30 g,继服21剂后,畏寒肢冷基本消失,大便每天1~2次,第1次大便7点左右,余无不适。随访两年余,至今未发。

病例3:患者男性,82岁。2004年8元因糖尿病22年,腹泻4年余初诊。胰岛素控制血糖,与诺和灵R 早18 U,午9 U,晚11 U,餐前15 min皮下注射,睡前诺和灵N6u,皮下注射,空腹血糖7~11 mmol/L,餐后血糖8~13 mmol/L,低于此水平则频发低血糖,曾用胰岛素泵治疗1周,空腹血糖5~7 mmol/L,餐后血糖7~9 mmol/L,无低血糖表现。但患者不愿长期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只能改回1 d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尽量控制血糖水平,以不至于过高,又不出现低血糖反应为目标,即空腹血糖7~11 mmol/L,餐后血糖8~13 mmol/L。每天大便6~7次,便稀软,有时为水样便,水样便时则每天大便多达十余次。曾服中药数年,前医均以健脾补肾为主治疗,无论补阴调阳,则腹泻既不止,且每每纳呆,血糖波动,低血糖频发。刻下症见:每天大便6~7次,便前腹中不适,便时偶有小腹痛,便稀软,有时为水样便,水样便时每天大便十余次。时有咽部不适,喉中有痰,嗳气吞酸。舌红苔白厚浊,脉弦细而数。辨证为肝郁脾虚,湿阻。与逍遥散合痛泻药方加减。当归10 g、川芎10 g、芍药10 g、生地10 g、法夏10 g、柴胡10 g、黄芩6 g、陈皮19 g、防风6 g、白术10 g、橘核10 g、甘草6 g。三剂后咽中不适消除,痰少,痛减泄轻,每天2~3次,成形便。舌脉同前。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莲子肉10 g、薏苡仁15 g、砂仁6 g、桔梗6 g、白扁豆10 g、茯苓10 g、白术10 g、山药10 g、柴胡10 g、黄芩6 g、陈皮19 g、防风6 g、炙甘草6 g。三剂后诸症消失,大便每天2次,成形便。舌红,苔转薄。血糖稳定,即以成药参苓白术丸善后。此后患者时有上证复发,均以逍遥散合痛泻药方、参苓白术散竟功。偶有他医以他药治之,必不效。

2 辨治体会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糖尿病(消渴病)中晚期,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一天数次到一天数十次不等。大便呈糊状或水样,或先干后稀,尤以餐后、黎明前或半夜为多,甚可出现大便失禁。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虽然糖尿病本证并不一定严重,但腹泻却可能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害[1]。该证属中医泄泻范畴。西医治疗多对症为主,并不尽人意,也有以可乐定或奥曲肽治疗,但报道不多,未能进一步肯定其疗效[2]。上述三例患者属顽固性腹泻。例1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伴神疲乏力,余无明显不适,但腹泻每天数十次,水样便,甚则不能离厕,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一味健脾补肾止泻并不如愿,盖中气下陷所致,改以补益中气,涩肠止泻法,少佐温阳之桂枝,使清阳升,脾阳复,立见功效。例2患者为典型的五更泻,以健脾补肾法获效,但耗时较长,考虑桂附类药初时力量不足,治宜力专,方可效宏,可为借鉴。例3患者年最长,糖尿病及腹泻病程均最久,却最不受补。健脾补肾止泻常法不可用,但凭便前及便时偶有腹痛不适及嗳气吞酸,终以和解剂而收功,其中深意,不可不查。糖尿病性顽固性腹泻多见脾肾两虚,临证时若不加详辨,单以健脾补肾法治疗,并不能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时反得其害,故宜总观全貌,以“和”为贵,毕竟“和”为中医学的最高价值取向[3]。

[1] 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9.

[2] Kahn CR,Weir GC,King GL,et al.Joslin糖尿病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34.

[3] 江琪,孔令彪,李颖,等.浅议中医理论中的和谐思想[J].北京中医药,2008,27(12):953-954.

R587.1

B

1671-8194(2014)13-0312-01

猜你喜欢

诃子顽固性白术
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诃子属药材多指标成分研究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藏药材毛诃子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