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三步骤计算方法
2014-01-26林洪
林洪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化学系 云南玉溪 653100)
滴定分析三步骤计算方法
林洪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化学系 云南玉溪 653100)
提出了建立计量关系、确定量比等式及替换物质的量并计算的三步骤滴定分析计算方法。方法具有简单和通用的优点,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滴定分析 计算 计量关系 量比等式
普遍分析化学教材在介绍滴定分析中的计算问题时,大多从溶液的配制、稀释与增浓,浓度的标定,浓度与滴定度之间的换算,被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等方面分门别类呈现相应的计算公式[1],学生往往在不理解公式建立的理论基础时,就习惯于死记硬背,导致不理解公式内涵,在使用公式时就容易混淆和出错。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回避各种类型计算公式,代之以一种简便而通用的三步骤计算方法,该法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滴定分析各类型的计算原理,减轻对繁多公式的记忆。
1 理论依据
滴定分析计算的主要理论依据有等物质的量原则[2]和反应计量数比[3]两种。前一种涉及基本单元的选取和浓度的换算,较为抽象和繁琐;相比而言,后一种更为简便。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
若用符号∝表示各物质间的反应计量关系,则有:
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以化学式为基本单元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比:
可统一表示为:
即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物质的量与其计量数的倒数之积相等,该式即为量比等式。采用此式有利于直接建立待求参数与已知参数的关系等式。
2 三步骤计算方法
三步骤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理解滴定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题意,紧扣待求参数,以物质的量n为桥梁,用相关参数巧妙表达n,从而搭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计算关系,得出结果。
①建立计量关系:aA∝tT,A代表待测物化学式,T代表已知物化学式。
3 应用示例
例1称取不纯的草酸试样0.1500g,溶于适量水后,用c(NaOH)为0.09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共用去25.00mL,求试样中H2C2O4·2H2O的含量。
解:
①计量关系:
②量比等式:
③替换n,计算质量分数。
依题意,已知NaOH的V和c,需求草酸质量m,所以用cV替代n(NaOH);用替代n(H2C2O4·2H2O),从而可得:
例2要加多少mL纯水到1.000×103mL 0.2500mol·L-1HCl溶液中,才能使稀释后的HCl标准溶液对CaCO3的滴定度T(HCl/CaCO3)=0.01001g·mL-1?
解:
①计量关系:
②量比等式:
③替换n并计算。从滴定度T(HCl/CaCO3)=0.01001g·mL-1,可以认为有两个已知条件:V(HCl)=1.0mL,m(CaCO3)=0.01001g;所以,用cV替换n(HCl),用替换n(CaCO3),得:
稀释后为:
设加入纯水的体积为V,则有0.2500×1.0000×103=0.2000×(1.000×103+V),求得V=250.0mL。若按教材关于滴定度的计算公式,学生往往容易记错系数,使用该法可使学生清晰理解滴定度的含义,解题变得轻松容易。例3取废水100.0mL,用H2SO4酸化后,加入0.01667mol·L-1K2Cr2O7溶液25.00mL,在一定条件下,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被氧化,然后用0.1000mol·L-1FeSO4滴定剩余量的Cr2O,用去15.00mL,计算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
解:
①计量关系:氧化还原反应计量关系可根据电子得失数相等原则求出,如下:
②量比等式:
③替换n,进行返滴定计算。
例4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既能被20.00mL 0.2000mol·L-1的NaOH中和,又恰好被40.00mL KMnO4溶液氧化,试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①计量关系:根据电子(质子)得失数相等原则,可列出计量关系。
②量比等式:
③替换n,计算浓度。
例5用碘量法测定0.5000g铅样品中的铅反应过程为:
消耗浓度为0.1000mol·L-1S2O的体积为20.00mL,求试样中铅的含量。
解:
①计量关系:此为多步反应,可依据相关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
得到待求物质与标准溶液物质的计量关系为:
②量比等式:
③替换n,计算质量分数。
4 结束语
不论对于何种类型的滴定分析计算,本方法的出发点均为先建立计量关系,然后确定量比等式。学生只要掌握这一思路,对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和转化,便可得出计算式。这样可使学生从公式的记忆者转变为公式的建立者,从而能轻松地应对标准溶液的配制、稀释增浓、浓度的标定、滴定度、质量分数、多步滴定分析等计算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1]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赵梦月,吕灵翠.化学通报,1992(3):13
[3]王瑞斌.延安大学学报,1994,13(2):10
[4]王令今,王桂花.分析化学计算基础.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