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术后病人导尿管拔出时间与病原菌感染分析
2014-01-26杨建英
刘 萍 杨建英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实验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尿路感染是院内感染中较常见的感染之一,而导致尿路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为留置导尿管〔1〕。由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虽然在临床上将其归类为一种良性疾患,但对于患者而言,该疾患不仅增加了术后的痛苦,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他们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及其家属增加了经济压力〔2,3〕。本文分析老年术后病人导尿管拔出时间与病原菌感染的关系,旨在探讨导致发生病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出2011~2012年在我院住院并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498例,其中男258例,女240例,年龄63~82〔平均(68.9±2.4)〕岁,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平均为(6.7±2.1)d,患者住院时间35~136 d,平均(89.5±3.9)d,患者有糖尿病245例,心脑血管类疾病231例,肿瘤(良、恶性)138例,尿潴留(前列腺增生所致)127例。
1.2尿液标本的采集 本次实验尿液标本的采集均为严格地按照无菌操作,尿液的采集部位为连接导尿管和尿袋之间的连接靠近尿道端口位置大约5 cm处,使用的采集尿液的器械为注射器(规格为5 ml),抽取的尿液量为4 ml,抽取完直接将其放入无菌试管中保存,随后直接送检。
1.3菌尿出现的判定标准〔4,5〕本次实验设定其病原菌均采取重复2次培养计数,对革兰阳性菌而言,其尿细菌培养若发现菌落计数≥104菌落/ml,则判定其为尿路逆行感染;对革兰阴性菌而言,其尿细菌培养若发现菌落计数≥105菌落/ml,则判定其为尿路逆行感染。
1.4老年人术后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本组实验所使用的集尿系统均为1次性的,全部将集尿系统摆放于患者的膀胱水平下,不同患者各自使用自身的接尿容器,同时集尿系统更换1次/d,患者的尿道口采用棉球蘸取氯己定进行清洗,2次/d,若患者出现梗阻则立即进行膀胱冲洗〔6,7〕。
2 结 果
2.1老年病人术后留置导尿管病原菌株的检出情况 病原菌检测呈阳性患者248例,共发现病原菌株459例(存在1个患者同时感染多种病原菌的现象),其中革兰阴性菌259株(56.43%);革兰阳性菌119株(25.93%);真菌81株(17.64%);大肠埃希菌173株(37.69%);肺炎克雷伯菌23株(5.01%);铜绿假单胞菌18株(3.92%);不动杆菌属11株(2.40%);变形菌属10株(2.18%);阴沟肠杆菌9株(1.96%);成团肠杆菌7株(1.53%);莫拉菌属5株(1.09%);恶臭假单胞菌3株(0.65%);粪肠球菌48株(10.46%);表皮葡萄球菌29株(6.32%);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3.27%);屎肠球菌14株(3.05%);溶血链球菌8株(1.74%)腐生葡萄球菌5株(1.09%);白色念珠菌52株(11.33%);热带念珠菌26株(5.66%);近平滑念珠菌3株(0.65%)。
2.2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病原菌感染的发生状况 病原菌检测呈阳性患者248例,在留置导尿管后1~3 d、4~7 d、8~10 d及≥10 d患者发生菌尿的比例分别为20.59%(14/68)、42.86%(48/98)、64.29%(27/42)、95.00%(38/40)。
2.3不同性别患者发生感染的状况对比 女性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65.83%,158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34.88%,90例)(P<0.05)。
2.4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感染的状况对比 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其中60~70岁发生感染87例(37.54%),71~80岁99例(50.51%),>80岁80例(90.00%)。
3 讨 论
据相关文献〔8〕报道,在医院院内感染中泌尿系统的感染已经成为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排在第2位的重要感染类型,而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导尿管的留置。对于泌尿系统本身而言,在人体正常的生理环境下,其处于1个无菌状态,而导尿管在置入患者体内时将会不可避免的将细菌带入患者体内,若患者长时间在体内留置导尿管,一方面导尿管作为一种异物不仅会对泌尿系统的正常生理环境造成实质上的破坏(导尿管的存在会主要削弱膀胱壁对于细菌的一种防御作用,该种防御机制会进一步减弱尿道黏膜细菌的抵抗,从而导致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导尿管本身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将致病菌群带入患者体内,从而直接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9〕。
国外的相关实验〔10〕报道也显示,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每延长1 d,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约6%,呈递增趋势,本次实验的结果与该项文献报道相吻合。本次实验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了导尿管的留置可能与泌尿系统的感染发生具有直接关联性。在不同性别的感染率比较中发现,女性患者的感染率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男女在尿道生理解剖结构上的不同。即使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道口周围通常会寄生着大量的细菌,若是在手术过后人的免疫力下降,女性的尿道口较男性大,且成年女性尿道不存在生理性的弯曲,又没有男性前列腺分泌的抗菌因子存在,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就导致了女性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导尿管所致的病原菌感染率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比较中,高年龄段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要显著高于较低年龄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概率大,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基础性疾病不断地影响并削弱病者的免疫力,使高龄患者免疫力要普遍低于年龄较低者〔11~13〕。在护理方法上,为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次实验中特别强调了不同患者各自使用自身的接尿容器,同时为了防止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尿道口周围寄生的菌群逆行进入尿道发生感染,本次实验特别强调了2次/d的尿道口消毒。
在对于如何有效防止因导尿管引起的病原菌感染上,笔者认为:(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让患者在能够拔管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内拔管;(2)本研究发现,真菌类的白色念珠菌在病原菌的分布上排第2位,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临床上目前公认为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过程中,将抗菌药过量使用,因而笔者建议对于术后需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在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上需更加严谨,更加注重抗菌类药物使用剂量的控制〔14〕;(3)在插入导尿管的过程中,相应的操作人员必须有一个强烈的无菌操作意识,规范化操作手法及流程,一定要防止因为不规范的操作或者是无菌意识的不强而将致病菌群带入患者体内从而造成感染的发生;(4)对于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医护人员除了指导其饮食外,还必须嘱咐其足量的饮水,从而完成自身冲洗的过程〔15〕。
综上,导致老年术后病人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性感染的因素包括:术后导尿管拔出时间偏晚、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不当、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术后老年病人的整体免疫力下降是造成相关感染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感染的发生状况为女性多于男性,高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
4 参考文献
1夏 力,段汉忠,林永东,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475-7.
2周 忠,张 娟,鲁 伟.COPD急性发作期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43-4.
3宋朝晖.老年术后病人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1):106-7.
4寻俊芳.经鼻持续气道湿化在老年术后病人排痰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0): 1800-1.
5邹淑英,徐亚坤,张明君.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导尿管拔出时间的探讨〔J〕.河北医药,2008;30(12):2023.
6刘小敏.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控〔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2;13(5): 83-4,103.
7周 革.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97-9.
8汪玲怡.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1715.
9郑 丽,李冬咏.老年病人留置导尿管不同位置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2;10(17):1570-1.
10Nazarko L.Reducing the risk of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Br J Nurs,2008;17(16):1002-6.
11熊 飞.导尿管拔管时机选择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58-9.
12韩 晶.NSICU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 2931-3.
13常 纯,王德河.老年病房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现状〔J〕.临床荟萃,2012;27(14):1279-81.
14雷 鸣,刘德贝,雷雨婷.老年呼吸内科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2):1471-2.
15仲 华,刘 鹰,王凤林,等.肝移植术后病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