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学生高考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的分析

2014-01-26张金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普通班心理压力高三

张金凤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校医室,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高三学生高考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的分析

张金凤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校医室,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状况及专业心理,以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顺利迎接高考。方法将480名即将参加高考(考前2个月)的高三学生(其中普通班、重点班各2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考前教育。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作为学生心理状态指标,以自拟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作为心理影响因素指标,统计分析四组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敌对情绪、惊恐、偏执、精神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人际关系、抑郁情绪、敌对情绪、偏执低于国内常模。结论高三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常规的考前教育无法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针对不同心理影响因素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高三;高考;心理;干预;效果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考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面临的重大转折点,同时也是人一生中面对的一次挑战。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考生,对于高考的重视程度都不言而喻的[1]。高三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待成熟期,而高考的压力却又让他们背负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2]。长此以往,高三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弱、没有正常发挥水平的考生,出现极端事件更是不胜枚举[3]。因此,关注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要面临的重大心理卫生问题。其伴随着中考、高考,学生的心理压力被社会各界所关注[4]。为此,本文选择2013年本校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240名,实施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同期选择240名学生,未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比研究心理干预对高三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本校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480名,普通班与重点班各240名,均能够自愿接受SCL-90评分的评估和调查。其中男261名,女219名。

1.2 方法

1.2.1 分组:选择某学校240名普通班与重点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6名,女生84名。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8.32±4.3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2 心理状态调查: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5]评估学生心理状态,评估内容包括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敌对、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等9个因子。每条项目评分等级分为无、轻度、中主工、比较严重、严重,分别赋值0、1、2、3、4分。并与常模进行比较。

1.2.3 心理影响因素调查:发放自拟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该表包括学业负担、外部因素及学生自身三个维度、24项,根据学生选项频度判断影响因素。

1.2.4 干预方法:对照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常规考前心理指导;观察组针对学生心理影响因素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培养考生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注意能力,改善知觉过程、发展想像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记忆能力,以及培养考生情绪、意志品质等等[6-7]。

1.2.5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0.0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评分9个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1.84 ±0.35)、强迫(1.63±0.25)、人际关系(1.58±0.44)、抑郁情绪(1.31±0.42)、焦虑情绪(1.88±0.54)、敌对情绪(1.47± 0.33)、惊恐(1.26±0.12)、偏执(1.42±0.16)、精神病(1.31± 0.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人际关系、抑郁情绪、敌对情绪、偏执低于国内常模,

3 讨 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高三学生高考前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尤其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焦虑、抑郁、偏执上,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家庭的正确引导。学生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精神与体力,同时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加强学生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好心理稳定性[8],同时也要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针对普遍存在和个性的问题加以指导疏通,并且要广泛应用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最多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9]。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区分“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品德问题”,后二者可以通过常规的思想辅导解决,但前者却要求专业的心理护理师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本文研究还表明,高三不同的学生群体心理影响因素有差异性,普通班主要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学业负担,主要表现在过分担心高考成绩以及与教师之间的矛盾;而重点班的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家庭及社会对其过高的期望值[10]。结果提示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原因,因此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必须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案,同时也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本文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在SCL-90评分9个因子赋值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人际关系、抑郁情绪、敌对情绪、偏执低于国内常模。由此可见针对不同心理影响因素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1] 刘旺发,蔡翥,赖宏斌,等.某县高中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校医,2012,26(7):497-498.

[2] 王莹,陈允恩,苑杰,等.高三应届生及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考试焦虑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325-326.

[3] 刘琪,姚生,于健,等.潍坊市高三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675-3675.

[4]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7.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

[6] 徐朝英,杨海英.高三学生应对方式和个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15):1331-1332.

[7] 褚梅林,谭贵昨,廖颖.森田疗法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9(6):375.

[8] 牛宏伟.高三学生考前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689-691.

[9]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26(2):153-159.

[10] 戴丽,葛明贵.高三学生的竞争状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297-297.

R395

B

1671-8194(2014)14-0375-02

猜你喜欢

普通班心理压力高三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高三·共鸣篇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
通过图片看内心
我把高三写成诗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