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4-01-26杨书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肋软骨胸廓房间隔

杨书强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杨书强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观察并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带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矫治漏斗胸的有4例,采用保留双侧胸廓内动脉及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矫治漏斗胸的有2例,采用胸骨抬举术矫治漏斗胸的有1例。结果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2~6个月,心脏畸形矫正效果和心功能良好,胸骨稳定性好,外观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心内畸形及漏斗胸进行同期矫正是一种可行性比较高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安全可靠,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还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

先天性心脏病;漏斗胸;手术治疗;效果

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比较少见。据有关报道,在同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中该类患者仅占0.17%[1]。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这类患者7例,现将治疗的效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2~5岁,平均年龄(3.2±1.6)岁;体质量7.0~15.8 kg,平均体质量为(11.8±2.3)kg;病种分布为:有3例为室间隔缺损,有2例为房间隔缺损,1例为法洛四联症,另外1例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7例患者均已确诊为先心病,对漏斗胸也进行了明确的诊断。

在同期随机选取年龄、心脏病病情等情况基本相同的15例患者作为单纯的先心病组进行对比,并就体外循环时间、住ICU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胸腔引流液总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同期对7例患者进行手术以矫治心脏畸形及漏斗胸,实施心内畸形矫正时如处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可对3例室间隔缺损进行直接缝合,对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矫正完心脏畸形后,翻转切下来的整块胸骨瓣,以180°为宜,对肋软骨进行修剪,使用0.4 mm钢丝对胸骨及肋软骨进行缝合固定,放置引流管。使用带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对4例漏斗胸进行矫治时,取胸骨前正中切口,确定上、下界。从胸壁向两侧游离胸大肌直到肋骨凹陷外1~2 cm,两侧腹直肌向下游离,整块切断位于胸骨下凹处的肋软骨,在胸骨上端凹陷处将其横断,向腹侧下翻整块胸骨瓣,保护时可使用湿盐水纱布,将适量的冰屑放置于其上,在对是否锯开上端残余胸骨和是否使用胸骨撑开器进行选择时应参考患者的具体情况。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均使用保留胸廓内动脉及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对漏斗胸进行矫治,采取直接缝合修补的方法同期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处理。与以上病例的切口一致,以同样的方法将双侧腹直肌及胸大肌分离,切断右侧病变范围的肋软骨,拉开胸骨之后将心包显露出来,修补房间隔缺损时处于常规体外循环下。撤除体外循环后,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接着缝合心包。切断左侧病变范围的肋软骨之后,游离两侧胸廓内动脉上、下约2 cm,在第2肋的位置横断胸骨,然后彻底止血,将切下的胸骨及肋软骨翻转180°,缝合固定时可使用0.4 mm的钢丝,放置引流管。另外1例患者可进行类似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循环在术后均比较稳定,无出血、肺不张、感染以及反常呼吸运动等并发症。住院时间11~20 d,平均13.5 d,随访2~6个月,7例患者心脏畸形矫正效果和心功能良好,胸骨稳定性好,外观满意,NYHA分级均为Ⅰ级。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对于这类患者有部分学者主张采取分期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减少或避免因手术创伤而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但对其进行同期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2]。

Hasegawa认为,对心脏畸形及漏斗胸进行同期矫正,在术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右心室每搏容积指数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如果只处理心脏畸形而未对漏斗胸进行同期矫治,漏斗胸畸形会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从而导致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Jaroszewski等[4]也报道了同期矫正心脏畸形和漏斗胸时不会导致手术并发症增加。我们体会到,如同期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时不对漏斗胸进行同期处理,术后将会对右心室流出道产生压迫作用,对右心功能产生影响;在术中保留良好的胸骨血供是比较关键的环节[5],术后使用一定量的鱼精蛋白对肝素进行中和,彻底止血,使用胸带固定好胸廓并在手术后进行合理的镇痛,可减少各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满意的疗效。

1998年,Nuss提出了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来矫治漏斗胸,近年来还有学者对矫治漏斗胸时使用改良Nuss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报道[6]。本组研究中共有4例患者采用带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矫治漏斗胸,有2例患者采用保留两侧胸廓内动脉及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矫治漏斗胸,有1例患者采用胸骨抬举术矫治漏斗胸,心内手术获得良好的视野,术后随访对胸廓外形比较满意。经过观察,我们体会到在矫正心内畸形后再将整块胸骨瓣翻转180°,肋软骨经过修剪后,缝合并固定胸骨及肋软骨。修剪肋软骨和胸骨的时候,如果创面有出血则表明血运良好,术后不仅胸廓外观良好,而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经过对先天性合并漏斗胸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本研究认为与单纯的先心病组进行比较,对心内畸形及漏斗胸进行同期矫正是一种可行性高的方案,同时也安全可靠,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也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带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1] 龙雷王,高纪平,祝益民.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4-115.

[2] 吕方启.先天性漏斗胸治疗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11): 761-768.

[3] 石卓,李建华,徐玮泽,等.微创技术同期治疗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11):654-655.

[4] Jaroszewski D,Notrica D,McMahon L,et al.Current management of pectus excavatum: a review and update of therapy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J Am Board Fam Med,2010, 23(2):230.

[5] 李帅,汤绍涛,余铖,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漏斗胸行Nuss手术28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3(12):890-893.

[6] Xing QS,Pan SL,An Q,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erventricular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ulticenter experience and mid-term follow up[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0, 13(9):14.

R541.1

B

1671-8194(2014)14-0258-02

猜你喜欢

肋软骨胸廓房间隔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耳再造术中自体肋软骨切取技术的改良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64排螺旋CT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肋软骨炎该怎么治疗呢?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 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