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探讨

2014-01-26刘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置换术膝关节住院

刘红霞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探讨

刘红霞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以及护理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7.50%。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膝关节疾患的发生率日趋增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已成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患的较为成熟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其10年优良率>90%,但术后常存在关节活动度不佳、膝关节僵硬等问题[1]。我院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7.81±10.23)岁,骨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创伤性关节7例,其他4例;观察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17±10.44)岁,骨性关节炎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创伤性关节9例,其他3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患者术后护理临床路径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措施:①制定锻炼计划:为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术后第1~3天分别进行主动伸膝、抬臀锻炼,被动膝关节锻炼以及床边下垂助力活动,活动范围0°~30°;第4天,患者根据医嘱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进行锻炼,活动度每天增加10°,1~2小时/次,2次/天;第7天开始肌肉、关节渐进性抗阻练习;第12天使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让患者扶双拐独立行走。②加强心理护理: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大、患病时间长以及手术创伤大,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术后向患者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争取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对患者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要求和困难。③及时处理疼痛:根据锻炼的不同阶段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不适或疼痛,必要时口服止痛药,尽量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增加锻炼的频率和强度。

1.2.2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系统评分并判断疗效,HSS评分满分为100分(≥80分为显效,60~80分为有效,<60分为无效)并记录术后患者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21±3.26)d、下地时间为(13.55± 3.62)d、愈合时间为(14.80±3.75)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42± 3.47)d、下地时间为(20.77±5.34)d、愈合时间为(22.41±5.8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7例,占47.22%,有效7例,占19.44%,无效12例,占33.33%;观察组显效29例,占72.50%,有效9例,占22.50%,无效2例,占5.0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5.00%,经χ2检验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1,P=0.006<0.05)。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其中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和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1.11%、8.33%和5.5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其中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和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00%、0.00%和2.50%。

3 讨 论

临床路径是指由多学科医学专业人员针对某一特定疾病共同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具有综合性、时效性以及结果可测量等特点,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护服务水平和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完善医院管理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在美国,大约有60%的医疗机构实行了临床路径;我国部分医院1998年逐步意识到临床路径的优越性,2009年卫生部颁布《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2010年研究制订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本研究表明,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和愈合时间,改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彪,龚跃昆,李世和,等.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151-152.

[2] 徐锡武,陈彤,窦婧婧,等.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2,13(5):54-55.

R684;R473

B

1671-8194(2014)14-0197-01

[3] 曹磊,纪方.殷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 志,2011,16(4):276.

猜你喜欢

置换术膝关节住院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妈妈住院了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反肩置换术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