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辩证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痹症活血显著性

张 欣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中医辩证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 欣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痹症患者共有1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1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中成药追风除湿酒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有43例(60.56%),总有效率为90.14%;对照组显效28例(39.44%),总有效率为70.4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痹症;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

痹症是指由于湿、热、风、寒等外邪侵入身体,使气血不畅、经络闭阻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有肌肉、关节和筋骨麻木、酸痛、屈伸不利等,严重情况下还表现为关节灼热肿大等。痹症的病因繁琐,治疗也比较复杂,目前中医认为痹症主要是由筋脉关节失养、经络闭阻所致[1]。近两年来,笔者所在的医院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比较其与采用中成药追风除湿酒治疗的差异。现将142例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简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痹症患者共有1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1例,上述患者都符合中医痹症的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50岁,病程1~1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42岁,女性患者有29岁,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为49岁,病程2~16岁。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证等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治疗方法(治疗组):①风胜行痹型。临床症状:患者的关节酸而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或发热风寒;舌苔薄而白,脉细浮。治疗应该以散寒除湿、祛风通络为主,其治疗药物组成:葛根10 g、赤芍14 g、甘草5 g、防风10 g、桂枝10 g、当归10 g、羌活10 g、秦艽10 g。②寒胜痛痹型[2]。临床症状:患者主要表现剧烈疼痛、痛有定处,痛处的皮肤不热、不红,遇寒加剧、遇热则明显舒缓;舌苔薄而白,脉紧弦。治疗应该以祛风除湿、散寒温经为主,其治疗药物组成:当归10 g、麻黄8 g、白术10 g、桂枝10 g、威灵仙12 g、白芍14 g、甘草8 g、羌活12 g、防己10 g、独活16 g。③风湿热痹型。临床症状:患者关节疼痛红肿、痛不可触,遇寒可有舒缓,或恶风发热,口干舌燥、焦虑不安;舌苔黄,脉数。治疗应该以祛风活血、清热利湿为主,其治疗药物组成为:知母10 g、桑枝16 g、连翘16 g、赤芍12 g、威灵仙16 g、生石膏(先煎)24 g、忍冬藤24 g、桂枝10 g。④肝肾阴虚痹型。临床症状:患者关节严重肿胀、屈伸不利,僵直变形,腰酸膝软,头晕目眩、形容消瘦;舌质红、舌苔薄而少,脉细弱。治疗应该以养血和血、滋阴补肾为主,其治疗药物组成为:生地8 g、山药14 g、茯苓10 g、川芎12 g、赤芍12 g、当归12 g、泽泻10 g、茯苓10 g、丹皮10 g、山茱萸14 g。上述中药方剂皆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2.2 采用追风除湿酒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追风除湿酒治疗。用法与用量:每次15 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患处肿胀、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肢体能够活动自如;有效:患者患处肿胀、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变化,患者的关节变性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记录分析并比较两组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并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终得P<0.05,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治疗组:显效43例(60.56%),有效21例(29.58%),无效7例(9.86%),总有效率90.14%;②对照组:显效28例(39.44%),有效22例(30.98%),无效21例(29.58%),总有效率70.42%。

两组数据比较,对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痹症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发病,其病情缠绵,往往难以治愈,一般认为是由正气不足、受湿热风寒之邪所致,通常也与气候的变化关系密切。笔者所在的医院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痹症,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具体方法为:①风胜行痹型。方剂中的防风能祛风散寒,葛根、当归、秦艽可以解肌止痛、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可以达到散寒除湿、祛风通络的功效[4]。②寒胜痛痹型。方剂中的麻黄可除湿止痛、温经散寒,甘草、白芍能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温经之效。③风湿热痹型。方剂中的知母、威灵仙活血利湿,桑枝、桂枝清热除湿,诸药合用可以达到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的功效。④肝肾阴虚痹型。方剂中的川芎、当归、茯苓养血活血,山茱萸、山药可滋阴补肾,诸药合用具有养血和血、滋阴补肾的作用。总之,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同时还具有复发率低及安全有效的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1] 杨扬.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18):71-72.

[2] 王世杰,当代名老中医痹症临床用药经验探讨[J].现代中医药, 2011,20(11):61-62.

[3] 李元青,杨国利.中药外敷内服法治疗痹证60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9,6(4):132.

[4] 张光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痹症临床辨证论治[J].中国医药科学, 2012,4(13):107-108.

R249.2

B

1671-8194(2014)36-0250-01

猜你喜欢

痹症活血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