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4-01-26潘明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亚组糖化空腹

潘明锐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辽源 136200)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潘明锐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本院健康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520例,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将本次入选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在非糖尿病组中同时符合HbA1c<6.5%者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亚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IFG亚组)。对比HbA1c诊断糖尿病和IFG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对HbA1c≥6.5%糖尿病进行诊断时,IFG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95.18%,+LR为19.8,-LR为0.040;在诊断IFG时,IFG敏感性为25.41%,特异性为94.36%,+LR为4.6,-LR为0.81。结论HbA1c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诊断IFG时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受损;诊断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有效反映出受检者近10~12周体内平均血糖水平,为了进一降低对糖尿病的误诊和漏诊率,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修订的糖尿病诊断临床实践指南,增加了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还未得到证明[1]。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本院健康体检的5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常规诊断指标和HbA1c进行分析,探讨HbA1c在我国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本院健康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520例,其中男性295例,女性225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5.27±9.48)岁。排除糖尿病前期患者或者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将本次入选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在非糖尿病组中同时符合HbA1c<6.5%者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亚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IFG亚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方法:受检对象禁水、禁食12 h后次日清晨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4 mL,立即在室温4000 r/min条件下离心15 min,收集上层血清,立即使用美国Abaxi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使用美国伯乐公司A3357-40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用HPLC法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测定。

1.2.2 分组方法:以空腹血糖作为“金标准”,根据研究对象HbA1c水平分为:①真阳性:空腹血糖≥7.0 mmol/L,HbA1c≥6.5%;②真阴性:空腹血糖<7.0 mmol/L,HbA1c<6.5%;③假阳性:空腹血糖<7.0 mmol/L,HbA1c≥6.5%;④假阴性:空腹血糖≥7.0 mmol/L,HbA1c<6.5%。

真阴性组依据空腹血糖标准分为NC亚组和IFG亚组,根据研究对象HbA1c水平分为:①真阳性:5.5 mmol/L≤空腹血糖≤6.9 mmol/L,5.6%≤HbA1c≤6.5%;②真阴性:空腹血糖<5.5 mmol/L,HbA1c<5.6%;③假阳性:空腹血糖<5.5 mmol/L,5.6%≤HbA1c≤6.5%;④假阴性:5.5 mmol/L≤空腹血糖≤6.9 mmol/L,HbA1c<5.6%。

1.2.3 观察记录数据:应用流行病学评价诊断方法对HbA1c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用四格表统计HbA1c诊断糖尿病和IFG敏感性(S=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IFG特异性(Sp=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IFG阳性似然比(+LR=S/1-Sp)、阴性似然比(-LR=1-S/Sp)。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空腹血糖在糖尿病组、NC亚组和IFG亚组中分别为(9.14± 1.72)mmol/L、(6.16±0.57)mmol/L、(5.27±0.61)m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A1c≥6.5%诊断糖尿病结果中IFG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95.18%,+LR为19.8,-LR为0.040。5.6%≤HbA1c≤6.5%诊断IFG敏感性为25.41%,特异性为94.36%,+LR为4.6,-LR为0.81。

3 讨 论

如今,我国临床对糖尿病诊断依然采取2 h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L)、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L)[2]。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修订的糖尿病诊断临床实践指南,将HbA1c检测加入到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仅仅采用空腹血糖和2 h睡觉血糖进行检测并不能真实完全地反应出来,并且患者体内血糖同时受到运动、情绪、饮食等日常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检测方法各部相同,对于标本处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易导致糖尿病的漏诊或误诊[3,4]。HbA1c可对较长时间的体内血糖平均水平进行反应,患者个体差异发生率较小,并且如今临床该类检测方法已标准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对现有的两项指标的不足有效地进行了弥补。

本次对FPG和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对HbA1c≥6.5%糖尿病进行诊断时,IFG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95.18%,+LR为19.8,-LR为0.040;在诊断IFG时,IFG敏感度为25.41%,特异度为94.36%,+LR为4.6,-LR为0.81。根据日常临床实践,当检验项目的诊断度能指标+LR>10时可选入疾病诊断,若<0.2时,应排除疾病诊断,可见HbA1c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较高的敏感度,是具有有效纳入和排除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同时在诊断IFG时会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误差,与国外相关研究报道一致[5]。

[1] 代庆红,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 9(13):206-208.

[2] 崔维静,何继瑞,李亚聪,等.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6):534-536.

[3] 王立,刘艳,邢秋玲,等.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在胰岛素脱敏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7):602-603.

[4] 唐雪莲,郑峥,赵坤,等.性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乳腺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3):253-255.

[5] Bao Y,Ma X,Li H,et a1.Glyeated haemoglobin A1c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crosss 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J].BMJ,2010,340(3):c2249.

R587.1

B

1671-8194(2014)36-0099-02

猜你喜欢

亚组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喝水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