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玉洁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经验

2014-01-26韩文宝蒋宏利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痛舌质胸闷

韩文宝 蒋宏利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河北 迁安 064400)

刘玉洁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经验

韩文宝 蒋宏利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河北 迁安 064400)

冠脉支架 名医经验 刘玉洁

刘玉洁教授为河北省第2、3批及全国第5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从医数十年来遵内经、崇仲景、重《伤寒》,善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疑难杂症[1]。尤其在支架术后再狭窄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诊,体会颇多,将刘玉洁教授治疗支架术后再狭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显著降低了靶血管狭窄发生率,但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仍高达20%~35%,严重影响其远期预后及疗效。术后再狭窄的症状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一致[3]。中医学认为,胸痹心痛的发生与内外两方面因素有关,其中外因多由于外邪侵袭或过食肥甘;内因多由于七情过激,伤及五脏所致[4]。冠心病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疗历代医籍论述颇多。胸痹最早的临床表现见于《内经》。《灵枢·五邪》云“邪在心,则病心痛”。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将其病因病机主要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其属于本虚标实之证[5]。宋金时期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本病的方剂颇多,观其制方,芳香、温通、辛散之品,每与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品相互为用,标本兼顾,丰富了胸痹的治疗内容。明清时期,《症因脉治·胸痛论》“岐骨之上作痛,乃为胸痛”,“内伤胸痛之因,七情六欲,动其心火,邢及肺金;或怫郁气逆,伤其肺道,则痰凝气结;或过饮辛热,伤其上焦,则血积于内,而闷闷胸痛矣”[6]。刘师在此基础上认为,一方面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主要责之于痰和瘀,早期心气虚弱,中期多阴血损伤,后期则阴阳气血俱伤。总是以心气受损为本,痰湿瘀血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另一方面冠心病病位在心,因心主血脉,所以血与脉有密切关系。正常人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主要靠心脏的推动功能。此时,若加七情内伤,或寒邪入经,或食膏粱厚味,势必造成心血脉的病变。在七情方面,怒伤肝,恐伤肾,怒则气上,恐则气乱,气首先不能循常规运行而郁结,久必化热伤阴致成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津伤,络脉失养,最后必导致心脉痹阻不通。

2 辨证论治

2.1 气虚血瘀证 主症为心前区隐痛或刺痛,重者连及后背,伴有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夜寐欠安,纳可,二便调。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沉涩。本病病因多于劳累发作,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心脉,日久则气阴两虚,鼓动无力,脉络瘀阻所致此病。治法:益气化瘀通络。方用心痛1号方,药物组成:黄芪、党参、当归、白芍、肉桂、山茱萸肉、黄精、丹参、鸡血藤、三七粉、川楝子、延胡索。方中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是补血生气有效之方。以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新血。党参、黄芪是补气的良药,当归、白芍补血佳品。气复即可以生阴血,血足则气有所依附。肉桂、山茱萸肉补益肝肾、养血安神,川楝子、延胡索取金铃子散之意行气止痛,丹参、鸡血藤、三七粉入血化瘀,全方共奏益气化瘀通络之意。失眠多梦者加用酸枣仁、首乌藤;舌质暗加用桃仁、红花;若阳虚气郁、化热伤阴者加用生脉散;心烦者加用枳壳、栀子。

2.2 心血瘀阻证 主症为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多种病因均可导致血瘀,而血瘀必导致气滞,气滞血瘀又可造成经脉阻塞不通而致此病。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方用心通2号,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芎、枳壳、川牛膝、丹参、血竭粉、甘草。本方由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瘀滞去而气机调畅。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当归、生地黄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通经、引血下行;丹参、血竭粉活血祛瘀止痛;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心前区疼痛如刺者加用川楝子、延胡索;血瘀气滞、化热伤阴者加用麦冬、生地黄;烦躁失眠者加用炒枣仁、首乌藤;苔白腻者加用瓜蒌、薤白。

2.3 痰阻心脉证 主症为胸闷如窒而痛,其痛引左肩及背部,脘闷纳呆,咳唾痰涎,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滑。过食膏粱厚味、痰浊内生,盘踞胸中,胸阳被扰,心阳受干,经脉不通所致此病。治则:祛痰通络。方用心痛3号方,药物组成:瓜蒌、薤白、半夏、陈皮、茯苓、菖蒲、远志、砂仁、丹参、檀香、枳壳、蚕沙。此方取瓜蒌薤白半夏汤之意,方中瓜蒌寒润涤痰镇痛,半夏辛温燥湿化痰,一寒一温一燥一润,互相兼治,共奏祛痰宣痹之效;薤白协助其以祛阴邪,陈皮、茯苓、枳壳可助前药逐痰浊以通经络;菖蒲、远志定悸安神,丹参、砂仁、檀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头昏重痛者加用天麻、钩藤;失眠者加用合欢花、首乌藤;心冷者加用干姜、附子;若肺脾虚损导致元气不足者加用保元汤。

3 临证经验

3.1 调和气血 病位在心,心主血脉,所以其与血脉密切相关。心气的推动作用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的运行。因此,心气是人的生命根本,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气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影响到心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又为血所养,血虚必然会导致心气虚。因此,正如《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在治疗心系疾病的过程中,刘师注意调和气血,临证过程中多用人参、黄芪补心气,当归、熟地黄、芍药等乃补血佳品,使气有所依,血有所生。

3.2 养心安神 正如《素问》云“得神者昌,失神者忘”,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主神志,即心藏神。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反应灵敏正常。如心主神志生理功能异常,一方面可以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清,或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醒人事。另一方面还可以影响其他脏腑,甚至危及生命。在临床过程中,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多易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因此,刘师在治疗此病时,多加用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柏子仁等安神之品。

3.3 疏肝解郁 徐用诚言“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本病患者多病程日久,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生痰。无论是气滞或痰阻,均可至血形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虚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发为本病。故在选方用药过程中,选用柴胡、白芍、郁金、合欢花等疏肝解郁理气之品,每收奇效。

4 典型病例

付某,男性,2012年10月初诊。主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胸闷胸痛,部位位于胸前区,伴气短,汗出,无放射痛,无心悸,无喘息气促,无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后壁心肌梗死,经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后症状缓解,予1周后行冠脉造影术检查:LM(-),LAD近中段闭塞,LCX远端80%~90%散在斑块,RCA近端70%狭窄。于LAD植入支架3枚。术后患者无胸闷胸痛症状,规律口服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于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持续约2~3 min左右,多于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无汗出,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拒绝再次行冠脉造影检查,予内科常规治疗。现症见胸闷胸痛,气短,夜寐欠安,精神欠佳,纳可,二便调。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滑。理化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1~V5病理性Q波,T波倒置。血、尿、便常规正常,钾、钠、氯、血糖、血脂均正常。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痰阻心脉证)。西医诊断:冠心病支架术后。治法:祛痰通络。处方以心痛3号方加减:瓜蒌10 g,薤白10 g,制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5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砂仁6 g,丹参30 g,檀香3 g,枳壳10 g,川楝子6 g,延胡索15 g。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1.5 h服用。二诊:服药7剂,胸闷胸痛偶作,气短,夜寐不安,精神欠佳纳可,二便调。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滑。加用枣仁30 g,首乌藤40 g养心安神。继服7剂。三诊:服药14剂,无胸闷胸痛,气短明显好转,精神转佳,夜寐安,二便调,纳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中药减心痛3号方去酸枣仁、夜交藤,加用心痛1号,继服7剂巩固疗效。复查心电图较前有明显好转,随访1年未再复发。

[1]袁金英,蒋宏利,王清贤.刘玉洁教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经验[J].河北中医,2012,34(8):1125-1126.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张明飞.心塞通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灌装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10.

[4]刘巍.注射用丹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周仲英.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1-122.

[6]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4-135.

R249.8

A

1004-745X(2014)04-064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34

2013-12-31)

猜你喜欢

心痛舌质胸闷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心痛的感觉
试论《内经》关于心痛病证的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