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4-01-25孙耀霞徐静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栓塞医师动脉

孙耀霞 关 璐 徐静宜

(河南省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孙耀霞 关 璐 徐静宜

(河南省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在我院完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64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手术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大大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顺利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囊性膨出,是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动脉瘤可继发破裂出血、继发血管痉挛以及动脉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及栓塞等,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目前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佳途径[2]。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微创、简便、安全、损伤小、患者恢复快,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科64例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治疗,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A以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29~78岁,平均61.2岁。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瘤20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多发性动脉瘤5例,基底动脉瘤16例,颈内动脉动脉瘤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7例,Ⅳ级3例,Ⅴ级2例。64例患者均择期行动脉瘤栓塞术。全部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经精心细致的治疗及护理,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全部患者痊愈出院。

2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手术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治疗,要在患者颅内血管内进行导管、导丝的操作,以及在血管内置入支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治疗缺乏必要是认识,有时会产生误解,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严重者可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家属相沟通,仔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讲解介入手术的优势、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可以采取的治疗措施,鼓励患者与治疗成功的患者多沟通,增强其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2 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必要时使用镇静剂,记录患者术前血压、肢体肌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保持患者血压的平稳,嘱患者食用富含纤维素多、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口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完成患者必要的术前检查。教会患者术后咳嗽,练习床上排便,避免腹压增加,术前体位训练。术前1 d充分清洁手术野皮肤及备皮,术前行碘过敏实验,术前晚禁食、水,术前体位训练。

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导管室后,取平卧位,给予患者多参数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操作医师铺无菌单,导管床旁备好吸引器及吸痰管,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按照患者体质量给予患者全程肝素化,护理人员要仔细记录剂量及时间。护理人员在手术时要积极配合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手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90~l1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60~80 mm Hg,在手术过程中要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止给药,遵医嘱给与相应药物等,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手术中还要经常冲洗微导管和微导丝,防止血栓的形成[3]。患者苏醒期,防止患者因躁动不安,导致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形成血肿,防止坠床。

2.3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要绝对卧床24 h,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在患者全麻未完全清醒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误吸。给予患者多参数心电监护,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及记录患者脉搏、血压、呼吸、及瞳孔变化情况。为减轻及预防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常规采用抗凝解痉药物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4]。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者下肢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穿刺处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严密观察患者手术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应用盐袋压迫6~12 h,防止穿刺部位出现渗血及肿胀。如果发现患者手术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皮肤色泽变暗、患者下肢疼痛明显,提示患者下肢出现栓塞或者穿刺部位形成血肿压迫动脉,需要及时汇报医师,并配合医师给于患者及时处置。

3 小 结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中血管内栓塞目前已成为的首选手段,手术安全、简便、患者损伤小、恢复快,但介入治疗仍旧具有很大的风险。严重的可能造成患者脑组织大面积梗死、甚至死亡。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不仅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及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紧密配合医师治疗,严密全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1] 傅志坚.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 37-38.

[2] 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8):765-766.

[3] 高秀兰,范渡胜,朱继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0):46-47.

[4] 毛燕君,许君芳,杨继金.介入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7.

Experience of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SUN Yao-xia, GUAN Lu, XU Jing-y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0,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patients with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clinical data of 64 cases with complete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summarize the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experience of 64 patients. Result Th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of 100%,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operation and after operation, all patients heal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 Careful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can great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rehabilitation on intracranial aneurysm patients.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R473.73

B

1671-8194(2014)18-0067-02

猜你喜欢

栓塞医师动脉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256层CT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