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1-25林天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行经肛门直肠癌

林天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福建 厦门 361003)

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林天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福建 厦门 361003)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经腹根治术,研究组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Ρ<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转移率、复发率、3年随访生存率无显著差异(Ρ>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基于患者病症进行推广应用。

直肠癌;肛门;局部切除术;临床效果

临床实践证明,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能够保留患者排尿、排便及性功能等[1],且手术切口小,手术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性与安全性十分显著。现阶段,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方法已经成为肠道肿瘤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为(50.5±4.2)岁,肿瘤直径为1.4~4.2 cm,平均直径为(2.8 ±1.2)cm,浸润深度T1 度为32例,T2度为13例;腺瘤恶变9例,中分化腺癌20例,高分化腺癌1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51.2±4.3)岁,肿瘤直径为1.3~4.2 cm,平均直径为(2.6±1.2)cm,浸润深度T1度30例,T2度为15例;腺瘤恶变10例,中分化腺癌20例,高分化腺癌15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Ρ>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临床病症符合直肠癌诊断标准[2];直肠病变<3 cm且<1/4肠周径;肿瘤位于中下段直肠部位,且肛缘距肿瘤距离<7 cm;术前肿瘤活动良好且未发生远处转移。②排除标准:年龄过高且存在活动障碍的患者;肝肾等功能性疾病患者;手术禁忌证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患者等。

1.3 方法

研究组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行气管插管麻醉,后基于术前检查结果中确定的肿瘤位置为患者确定科学的体位(如肿瘤于直肠前壁患者需要取折刀俯卧体位,如肿瘤于直肠后壁患者需要取膀胱截石位),后对肛门进行扩充,一般要将肛门扩充5~6指,在保证肛门括约肌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使用小S型拉钩将直肠分别向上、向左、向右钩拉以充分暴露肿瘤。于肿瘤基底黏膜下行肾上腺溶液注射,后与肿瘤肌层、黏膜及黏膜下层分别行切口,后将直肠壁组织与肿瘤全层盘状切除,并进行电凝止血,止血后行切口缝合。术后进行为期1个疗程的放疗,并给予卡培他滨药物,每次口服剂量为1250 mg/m2,每日用药2次,每用药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整个药物治疗时长24周。对照组参照外科手术规范行经腹根治术。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①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②生存指标评定:术后两组患者均行为期3年的随访以统计无瘤生存的患者。③局部复发:经过CT、MRI等检查证实盆腔肿瘤复发且二次手术后行病理分析证实为肿瘤局部复发[3]。④远期转移:实验室影像学分析证实脏器、腹腔或远处淋巴结转移。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ΡSS15.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相关资料行t或χ2检验,用Ρ<0.05。

2 结 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阴道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研究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研究组手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Ρ<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3年随访生存率比较:研究组3年随访生存率为95.0%,对照组生存率为87.0%,两组间3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明显(Ρ>0.05)。

2.3 两组术后转移率与复发率比较:研究组术后发生2例肿瘤局部复发,其中1例术后16月复发,二次手术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行化疗,二次手术12个月后发生淋巴结转移;另1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未进行放疗,术后8个月复发,行二次经腹切除术后无效死亡。对照组发生1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未发生远处转移。两组转移率与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Ρ>0.05)。

3 讨 论

现阶段,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应用十分广泛。临床研究发现,经肛门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且术后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优势较多。本文90例临床研究发现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手术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经腹切除手术,且术后3年生存率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临床研究发现,可以行解剖处理的未发生淋巴转移、肿瘤体积较小的直肠肿瘤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4];且相比于直肠癌根治术,经肛局切术在老年直肠癌手术治疗中应用优势十分明显,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等功能不全疾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耐受力较低,针对该种情况行经肛局切术可以适当放宽手术适应证,如低于3 cm的癌病变可以在局部切除术的基础上行化疗与放疗。本文手术效果良好与患者病症符合手术适应证这一因素有直接关系。笔者基于多年临床手术经验认为直肠癌切除术的实施关键在于手术方法的选择,直肠癌手术方法的选取应该结合直肠肿瘤部位,可见术前进行全面、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对于手术方法的选取具有指导价值。此外,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对于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这与手术创伤小及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关,另外术后系统的放射治疗及化疗干预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明显,可以结合手术适应证进行推广应用。

[1] 陈松,熊大芾,刘琦.经肛门局部切除和经腹切除低位早期直肠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22(15):4 441-4443.

[2] 唐志敏.68例早期直肠癌肛门局部切除术后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6(26):106-107.

[3] 郝晋齐.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9(7):24-26.

[4] 姜庆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10):220-221.

the Clinical Value Analysis of Rectal Cancer Underwent Transanal Local Excision

LIN Tian-she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urgery, The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ectal cancer underwent transanal local excision.MethodsWe selected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number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 study group underwent transanal local excision, operation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ignificant (Ρ<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metastasis rate, recurrence rate, three years survival rate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Ρ>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method of treatment, after transanal loc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can be applied based on the patient.

Rectal cancer; Anus; Local resection; Clinical effect

R735.3+<7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0-0045-027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0-0045-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0-0045-02

猜你喜欢

行经肛门直肠癌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易水学派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两种穿刺方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三峡行
明天,天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