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规避对策

2014-01-25代洪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处方抗生素药品

张 咏 代洪玉

(黑龙江省医院药剂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规避对策

张 咏 代洪玉

(黑龙江省医院药剂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非处方药在消费者自我药疗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应该高度重视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原因,然后提出了有效规避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非处方药;合理使用;不良反应;规避对策

与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在安全性、方便性与经济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并越来越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与青睐。可以说,患有轻微病症的人们常常是选择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而非处方药毕竟也是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给消费者带来某些安全隐患[1]。

1 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1.1 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分析

非处方药具有药品属性,在大量使用情况下难免会发生不良反应。美国曾经报道某年由于不当使用非处方药而使17万多名消费者住院。总结国内外非处方用药的不良反应,我们发现儿童用的非处方用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比较频繁。有人收集了221例儿童非处方用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由大剂量或者长期服用维生素AD所引发的儿童(1~7岁)不良反应有8例,其中3例急性中毒、5例慢性中毒。

1.2 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概括地说,由于使用非处方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药物本身的特性,也就是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具有的药物性质。②药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新的非处方药品在上市之前,由于接受试验用药的人群数量不多,并且受到其他条件的受限,导致不良反应没有及时未发现。但是,随着非处方药品的大量使用,一些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所增加。③非处方药使用比较广泛。这表示可能存在合并多种疾病、合并多种用药的情况发生,势必会不断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④不科学使用非处方药。比如,有些消费者对非处方药品缺乏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病症判断并不够准确导致选药不正确,没有按照说明书指导用药甚至误买误用。

2 有效规避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2.1 掌握用药知识,规范用药行为

消费者应该科学掌握非处方用药的知识,这是规范用药、指导正确用药行为的基础。一般来说,消费者选择购买非处方用药之时,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应该认识到非处方用药需要慎重使用,从心里上要严肃对待此类药品的购买与选用。二是应该认识到全部非处方药品既存在风险又存在利益。三是应该遵循有疑问、先咨询的原则,因为药师或医师能够帮助消费者解释疑问,并引导其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品[2]。

2.2 明确非处方药的标签说明

在购买非处方药之时,应该认真浏览其标签说明,这是正确、安全选择非处方药之关键。因为,标签说明上标出了许多有用的信息:①药品本身的信息。这些信息有药品名称、药品成分、药品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规格、贮存、批号以及有效期等。②用药指导信息。比如,用法用量、适用人群、何种情况应停药、何种情况应咨询医师或就诊、服用期限等。③警告信息。主要包括禁忌、不宜使用的情况、药品可能引发的良反应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使用非处方药品的标签说明,也是对自我药疗的一种负责任行为,认真遵循非处方药品的说明书进行合理用药,则能够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不安全风险的发生。

2.3 药学或医学专业人员要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

药学或医学专业人员应该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做好非药品消费者用药的指导工作。他们对非处方药品所掌握的信息与使用药物的建议,对消费者掌握服用药品之相关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学或医学专业人员应该对消费者在使用非处方药的时候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指导,从而降低消费者自我药疗所存在的风险。

2.4 加强全社会范围内的消费者教育

我国人口比较多,每一个非处方药品的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并不是一样的,人们对医药知识的掌握也层次不齐。有人研究发现,农村消费者对自我药疗的非处方药品知识的知晓率远远低于城市消费者;学历较高的消费者在使用非处方药的过程中更能做到理性对待,且不科学用药的发生率也更低。鉴于此,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对消费者的教育,提升防范非处方用药的各种健康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全面提升消费者之文化知识。可以说,提升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可以促进其更好地接受健康保健知识。为此,应该不断加大教育各种投入,大力普及义务制等各类教育,尤其提升农村消费者知识水平。二是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健康素养与自我药疗知识。可以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等各种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渠道,大力宣讲关于人体健康之常识,全面提高我国人民对机体健康的各种认识,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降低非处方药所引发的各种风险。 三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认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帮助与指导广大消费者建立正确的用药行为模式。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患者,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他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1] 刘立藏,刘国恩,徐菲.我国城乡居昆自我药疗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19(4):23-25.

[2] 李玉梅,刘立民.滥用六神丸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767.

R969.3

A

1671-8194(2014)10-0254-02

猜你喜欢

处方抗生素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处方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