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哑巴中医”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2014-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哑巴术语学习动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浅谈“哑巴中医”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赵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通过对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对中医术语表达欠缺的问题加以分析,发现中医术语描述欠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中医的学习缺乏自主性以及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同时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即教师主动创造开口说中医的环境,转变学生学习动机与态度和开展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

哑巴中医;成因;解决对策

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并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加上中外医学的相互影响,使中医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具有自己独特医学理论体系的传统医学[1]。中医教学不仅仅是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这些学术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的思维[2],正因这古老的传统思维,也奠定了中医自己独特的语言,描述主要以古文居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刚进入到中医院校的学生,由于初次接触中医课程,因此,对中医术语的描述,会觉得抽象模糊,理解不透彻。课堂上、课堂下,就会出现学生听不明白,更不敢开口说的情况。即使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能够使学生理解,但学生合上课本之后,仍旧不会应用中医术语对问题加以描述,这就是不能将中医完全理解的一个典型表现,不会描述,就只能是短暂的记忆,不能长期的理解,日后在临床实践中也就不能更好的应用。因此,在中医的课堂出现了打开书本一目了然,合上课本稀里糊涂的尴尬情况。也正因如此,学生只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出现死记硬背知识点,对中医理解却一知半解的不良后果。进而在中医院校形成了所谓的“哑巴中医”。不愿说,不会说,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丧失对中医的兴趣,违背我们的教学初衷,因此,笔者提倡:中医也要说出来。

面对中医教育的这种尴尬情况,认识和解决是当务之急,笔者通过摸索,结合多年的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哑巴中医”现象的成因分析

1.1 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高校中的教育,即使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但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教师,基本上占有课堂90%的时间,有的老师会进行课堂提问,给学生描述中医语言的机会,但更多的老师还是会“满堂灌”,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很少或基本没有进行中医语言回答问题的机会,没有尝试,也就不知道自己缺失。

1.2 缺乏自主性 高校的教学表现为课后作业布置的少,教师不再与学生形影不离,督促辅导学生学习。这就会使刚刚放松高考紧张情绪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对学习内容不会进行自主选择,不会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安排课余时间,仅满足于被动接受书本及老师的现成讲授,很少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和深入探索[3]。在课后的闲暇中,学生之间更不会自主的进行中医语言的交流,致使时间一长就连课上的一些中医描述也会记忆模糊。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只对基础课涉及的一些中医常见的、简单的中医语言,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主疏泄等有印象,能描述,但对于句子稍长,意义较多,或中医辨证分析解释性的中医描述就差多了。例如对学生提问,解释患者出现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的原因是什么,就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知识联系、语言描述很匮乏了,而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缺乏学习中医的自主性造成的。

1.3 缺乏自信 由于中医语言的特殊性,医学典籍的字义生僻性,致使学生有时不易理解,所以不敢张嘴,不擅表达。笔者在课上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课下请教时不由自主地就会用白话进行交流,问其原因,发现害羞、胆怯、缺乏自信是直接影响中医术语表达的主要原因。因为怕说错,怕被同学笑话,怕被老师批评而不敢轻易开口说中医术语。正因如此,学生对张口说中医有一种畏难情绪,缺乏自信,也就更不想开口说中医了。

2 “哑巴中医”现象的解决对策

2.1 教师主动创造开口说中医的环境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抽象的中医内容尽可能的同具体生动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将书本上“静态”的语言形式结构转化到学生大脑“动态”的思维里去,使他们认识、接触、思考、运用。待将中医知识理解透彻后,中医语言也就会自然流露。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①每堂课空出十分钟,让学生用中医术语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描述;②建议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中医问题制成课件,与大家共同交流;③开设中医学习兴趣小组,与学生用中医术语交流,畅谈中医经典,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环境和中医爱好;④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课程或系列讲座,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以便于学生对中医的理解。

2.2 转变学生学习动机与态度 学好中医,会说中医,最终结果取决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因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好中医的根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的心理动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奋力拼搏的能源,它是产生激励学生向前奋进的比较持久的动力[4]。有的学生到大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对中医学习缺乏兴趣等等,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医的路程上举步维艰。正因如此,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白学习中医的重要性和意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引导学生立志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懂奉献的中医医生,肩负传承中医事业的责任。因此,课余时间可以鼓励学生多观看一些历代医家事迹的影片,或多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和老年公寓进行力所能及的义诊,感化学生,引导学生。

2.3 开展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 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降低学习的焦虑程度,增加开口说中医的动力,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例如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适当的赞赏和认可,对用中医术语进行提问的学生加以肯定等等。赏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将更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传承十分重要,笔者希望更多的中医学生学习好中医学,让祖国的医药事业能更好的传承。

[1]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

[2]刘锋.中医的思维与中医学习[J].内蒙古中医药,2012,9:125,116.

[3]蔡爱华.中医大学新生专业学习的问题及对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9(2):161-163.

[4]董新华.大学生行为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52.

赵旭(1980-),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R2-4

A

1007-8517(2014)16-0092-02

2014.05.27)

猜你喜欢

哑巴术语学习动机
哑巴娘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哑巴狗
父子俩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理发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