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期综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
2014-01-25陈瑞华
陈瑞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按期综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
陈瑞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脑梗死后遗症 艾灸 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极高的病种,尤其是近几年经过临床观察,其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将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其后遗症期的有效治疗方法仍是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近年来笔者对脑梗死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按期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60例,全部选自我院神经内科病房。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
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1]。
病例纳入标准:①全部经头颅CT或MIR证实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②年龄在40岁以上,80岁以下。③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
治疗方法
1.按期艾灸治疗:①迟缓期:选取督脉和阳明经穴为主,取穴督脉:大椎、命门、腰阳关;手阳明大肠经穴: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足阳明胃经穴: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配合足太阳膀胱经之脾俞、胃俞。②痉挛期:选取阴经和阳经相结合,主要选取臂臑、极泉、曲池、尺泽、外关、内关、合谷、鱼际、委中、阴陵泉、三阴交、悬钟、太溪、昆仑。
方法:应用艾灸盒施灸治疗,将艾条点燃后放入艾灸盒内,固定在施灸部位上,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使用时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时调整灸条与皮肤的距离,防止烫伤皮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中药汤剂治疗: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黄芪30g,赤芍10g,川芎12g,当归10g,地龙20g,桃仁10g,红花9g。迟缓期加黄芪至60g,同时加桂枝10g,桑寄生20g;痉挛期加柔肝、舒筋活络之品:木瓜15g,炒白芍15g,钩藤15g。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2]:分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减少91%~ 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或增加18%)。
结果:基本痊愈38例,占63.3%;显著进步12例,占20.0%;进步6例,占10.0%;无变化4例,占6.7%。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本观察采用按期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艾灸疗法是用艾绒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通过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迟缓期选取督脉和阳明经穴为主,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督脉对全身阳脉经气有统率、主导作用,督脉总督诸阳。另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大椎为其交汇点,故取大椎穴,以鼓舞一身之阳。《难经·二十八难》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督脉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关系,故取督脉之命门、腰阳关,益脑髓,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取足太阳膀胱经之脾俞、胃俞,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盈,肌肉、经络得以充养,则肢体功能易于康复。另循经选取阳明经穴,因阳明经多气多血,调阳明可疏通十二经气血,配合艾灸的温通作用,更能增加疗效。痉挛期取阴经与阳经穴位相结合,目的在于调节肢体内外侧力量的平衡,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迟缓期加大黄芪用量,同时加桂枝、桑寄生,以益气温阳、补肾益脑;痉挛期加木瓜、炒白芍、钩藤,以柔肝、舒筋活络。本组病例采用按期综合治疗,艾灸与中药相结合,特别是对于临床上一些年高、反应迟钝、不能配合肢体功能锻炼的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2]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2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