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山雷《中风斠诠》中风病“闭”、“脱”证治探讨*

2014-01-25赵艳青,滕晶,娄政驰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5期
关键词:内风肝阳张氏

张山雷,原名张寿颐,生于1873年,卒于1934年,江苏嘉定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大家。一生著述颇丰,且各具特色,继承中有所创新,张氏临证时以治疗中风见长,并著有中风专著《中风斠诠》一部,对现代医学中所说“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重大建树,独创了“中风八法”以指导中风病的治疗,对后世治疗中风提供了详备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中风闭脱证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中风病的基本病因病机

张氏推崇张伯龙言中《素问》“大厥”之旨,气血并走于上即西医冲脑气筋。张伯龙力主内风血冲脑气筋说,认为中风“皆由木火内动,肝风上扬以致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而为昏不知人,倾跌猝倒,肢体不用诸证”[1]。《重订中风斠诠·论今人竟以昏瞀猝仆为脑病之不妥》云“然须知此病发见之时,脑是受病之部位,而非酿病之源,病源为何,则肝阳不靖,气火生风,激其气血上冲犯脑,而震扰脑之神经耳。故谓是病为血冲脑经则可,而直以为脑病则不可……近人译书,直称此病为脑失血、脑溢血,及脑血管破裂者,皆仅据解剖家发见之脑中死血而言,不若旧译‘血冲脑经’四字,尚能说出发病之渊源”[2],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内风血冲脑经说”,在《重订中风斠诠·内风脑神经病之脉因证治·脉法总论》中亦有所体现,曰“内风之动,气升火升,以致血逆上扰,冲激脑经”[3]。这是张氏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风闭脱证的讨论

2.1 闭证 中风闭证的临床表现:猝暴昏仆,目瞪口呆,牙关紧闭,喉中拽锯,气粗鼻鼾,面色唇色多红赤,或虽不甚红,仍神采充然,目开手撒,小便自遗,二便不通,脉象洪数弦劲,搏指不挠,或虽不甚劲,亦必粗浊滑大,必不细软无力。病机分析:猝暴昏仆,多是肝阳上升,气血奔涌,冲激入脑,扰乱神经所致;而目瞪口呆,牙关紧闭,喉中拽锯,气粗鼻鼾,多因于气火升浮,痰壅隧道所致;此处的目开手撒,小便自遗,二便不通多为肝气横逆,有升无降,疏泄无度,气闭于内使然。闭证治法:闭证治疗则以开闭为急务,即闭证宜开。其次为降气潜阳,化痰镇逆。开关之方:闭证宜开,开其关窍,决其痰塞,使得纳药也。古人之卒中者,多以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等,以开窍醒脑之麝香之药为必须之物,尚不知此证多因于肝阳上扰,给予芳香疏散药,反而会使气火愈浮,危害更烈,张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多承袭了尤在泾治疗卒中之观点,即所谓:第一开关,止录开痰数方,而绝不杂入龙脑、麝香一味。张氏临床常见处方如下。(1)治疗中风忽然昏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风涎潮与上膈,气闭不通以救急稀涎散处方(出自宋·许叔微《本事方》),张氏认为稀涎散为开痰泄壅之圣方,凡是痰塞于喉,咯吐难出,气火挟痰上逆,皆可使用,多是以实火为最适当。(2)治疗时气壅喉,牙关紧闭,水饮难下,不省人事等证多予《齐氏医案》神应散处方。(3)治卒中口噤,气塞不省人事则予通关散处方。(4)治疗急中风,口闭涎上,濒临垂死边缘者则予白矾散处方(《圣济》)。

2.2 脱证 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猝暴痉厥,目合口开,手不握固,声嘶气促,舌短面青,甚则自汗淋漓,手足逆冷,脉伏不见,二便自遗,气息细微,殆将不继,声音鼻息,轻微断续,亦有四肢清冷,面颧微红,脉多微弱无神,或且不能应指,而必不滑数弦劲,搏击有力。

病机分析:猝暴痉厥,多是因于肝阳上升,木火恣肆,是为热痰壅塞,激乱神经;目合口开,手不握固,声嘶气促,舌短面青,则是由于真阴虚竭于下,致无根之火,仓猝飞腾,气涌痰奔,上蒙神志;甚则自汗淋漓,手足逆冷,脉伏不见,二便自遗,气息细微,殆将不继,声音鼻息,轻微断续,则多是因为真元式微,龙雷暴动。脱证治法:脱证治疗则以摄纳真阴,固护元气首当其冲,且恋阴益液之品多与镇潜虚阳之法齐头并进,或可有一二之挽救。即脱者宜固。固脱之方:脱证宜固是张氏对中风脱证的高度概括,古方除独参、参附外,绝少他法。张氏拟恋阴益液,如人参、麦冬、山萸肉、五味子、阿胶、鸡子黄等药加味,此类药多是固脱必备之药。常用方剂如下。(1)独参汤,多治疗元气暴脱,忽然肢冷汗出,气怯神疲之证。张氏认为卒中之证,骤起神疲气短,体倦肢冷,目合口开,二便不禁,无论有汗无汗,有痰无痰,皆是阳气暴脱之候,非人参大力,不能救危。(2)参附汤,多针对猝暴昏仆,目合口开,体冷汗流等症,张氏认为参附汤为回阳救急之要方,盖阴脱于内,阳亡于外,独参已经力所不及,必须和气雄性烈附子同用,方能显效。(3)三生饮,治猝中痰塞,昏仆不醒,脉沉无热,张氏分析痰涎壅塞,且脉已沉,身无热,可以推断此为寒痰上泛,胸中清阳之气为浊阴闭塞,非温燥性烈之品,不能开泄。方中以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川乌等份配伍,非仅仅为了回阳,正是依赖此方的雄烈刚燥,才能祛除浊阴。(4)星附散,治疗中风能言,口不㖞斜,而手足垂下拖引废瘫。张氏认为方中用半夏、南星、川乌、白附子,多为真阳式微,寒痰上泛而设,并不是为了治疗外风。(5)三建二香汤,此方多治疗男、女中风,六脉俱虚,舌强不语,痰涎壅盛,神情痴呆,手足废用,且张氏认为此方是为寒痰凝结立法,即从三生饮加二香(木香、沉香),欲行其滞,名曰三建。(6)养正丹,治虚头旋,吐涎不已。张氏认为下元阳虚,阴气上逆,发为虚风眩晕,冷线盘旋,非温肾合重坠之品,不能镇虚定逆,摄纳元气。(7)黑锡圆,张氏认为此方主治浊阴上泛,气虚喘促必备之方,凡是老人、虚人,肾气不固,真阳无权,,阴寒上冲,咳逆频频,,喘不得卧,气不得息者,非此不治,用之得当,屡获奇效。(8)地黄饮子,张氏分析,河间此方,用意极其缜密,主治肾脏气衰,阴阳脱于下,进而浊阴上犯,导致厥逆肢废,瘖不成声。其证多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其脉必沉微欲绝,其舌必滑润淡白。(9)资寿解语汤,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3 小 结

张氏提出了认识中风病病机的新学说,即“内风血冲脑经说”,对后世中风病的诊断有所启迪,并通过对中风闭、脱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处方用药的探讨揭开了中风闭脱证的神秘面纱,尤其是 “闭证宜开”、“脱者宜固”更是为临床对中风闭脱证的诊治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也要认识到它的不足,就是张氏所论述的中风病绝大部分是指中风病之初发期,亦即目前中医脑病学术界所定之中风急性期,而对于本病急性期后的病情发展论述很少[4]。

[1] 刘冬玲,吴鹏亮.张山雷《中风斠诠》学术思想研究[J].陕西中医,2008,29(10):1349-1351.

[2] 应志华编校.张山雷医集之重订中风斠诠[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3.

[3] 应志华编校.张山雷医集之重订中风斠诠[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7.

[4] 赵德喜.从《中风斠诠》看张山雷中风病学术思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22-1723.

猜你喜欢

内风肝阳张氏
罗伟生教授从肝阳虚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学术思想探微
基于“肝阳虚”浅析肝癌发病机制※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眩晕方法探析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从内风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思路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春季养肝发怒别超三分钟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抑郁症肝阳虚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