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宝义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

2014-01-25虹付美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脉郁金通脉

杨 蒴 刘 虹付美芳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73)

陈宝义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

杨 蒴1刘 虹2△付美芳1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7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活血化瘀法陈宝义经验

陈宝义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50载,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深入研究。陈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在其病变过程中,无论是热毒壅滞血脉还是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都会导致心脉瘀阻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上,应抓住这一基本病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病情阶段、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散瘀,养血通脉,理气宽胸通脉之法,用于临床屡获良效。现摘要介绍如下。

1 热毒壅滞,治宜清热解毒散瘀

陈宝义教授认为热毒之邪是心肌炎的致病主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于感受温热毒邪,毒热逆传于心,犯及营血,血与热毒互结,形成热壅血滞之证。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本病急性期开始时,除了发热、微恶寒、咽红肿痛、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原发病症状以外,可出现诸如胸闷憋气、心悸不宁、心前区疼痛、口唇发青,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象三五不调或结代、心脏扩大等心血运行不畅之证。临证时,在着重辨治原发病的同时,应注意护顾心脏,旨在防止病情传变。治宜清热解毒为主,兼以凉血化瘀,养阴复脉,以期达到祛邪匡正的目的。临证时,若属风热邪毒上犯,常以陈氏经验方清心解毒汤(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大青叶、栀子、生地黄、玄参、赤芍、黄连、黄芪、甘草等)。若为湿热邪毒内侵,则以藿连汤化裁清热利湿,解毒散瘀,药用藿香、川连、苦参、葛根、厚朴、郁金、山楂、丹参、甘草等。

2 心虚血涩,治宜养血通脉

陈教授认为热毒侵心之后,易耗气伤阴。心主血脉,心气(阳)虚,则势必造成血运无力。心阴(血)虚,易导致血行滞涩,心脉瘀阻。瘀血既成,阻滞脉络,进一步使气血滞涩不畅,加重病情,即所谓的虚可致瘀,瘀亦可夹虚。另一方面若病程迁延日久,心阳虚衰使心脉失于温煦鼓动,气血运行不利,血脉涩滞不通,则更能导致心脉瘀阻。患儿可见心中刺痛,心悸怔忡,胸中窒闷,自汗盗汗,面色暗滞,唇甲青紫,心脏扩大,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舌苔薄,脉涩或弦细或结代促等。此时由于“宗气不行,血为之涩”,心搏无力,血运滞涩,亟需配伍活血化瘀之品达到强心复脉的目的。故采取活血通脉,益气养阴法标本同治。方用陈氏自制通脉方(当归、三七、赤芍、姜黄、山楂、降香)加减。临证时,若气阴两虚明显者,加太子参、玉竹、麦冬、五味子以加大益气养阴力度。若阳气虚衰较重者,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头晕乏力,舌质淡或暗紫,苔薄白,脉迟缓无力或结代、迟涩。则以益气温阳,活血复脉为治法,常用陈氏温阳复脉饮(党参、桂枝、淫羊藿、制附子、炙麻黄、细辛、黄芪、丹参、等),兼血瘀气滞,加川芎、降香、枳壳、香附;兼痰湿内阻,加半夏、瓜蒌、茯苓、陈皮、郁金。

3 气滞血凝,治以理气宽胸通脉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心肌炎病程中,可因心脉瘀阻日久不复,肺气不宣,气郁生痰,内阻心肺,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心脉瘀阻,同时瘀血亦能加重痰气互结,胸痹不宣。临床见有面色青灰,胸闷气短,或长出气,肢体困倦,胸背疼痛,舌暗苔腻,脉弦缓或涩等,每遇情绪波动而症状加重。治宜理气化瘀,宽胸宣痹。治疗常以陈氏经验方舒心通脉饮(苏叶、厚朴、瓜蒌、半夏、茯苓、陈皮、降香、丹参、川芎、甘草)加减。瘀血症状较重,唇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者,可选用桃仁、红花。临床之际可适当配伍柴胡、砂仁、薤白、沉香等理气之品,胸痛明显或脉律慢而不整可配伍桂枝、太子参温阳益气复脉,兼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

4 病案举隅

4.1 验案1王某,男性,12岁。2010年8月27日初诊。患儿20 d前发热同期出现胸闷、憋气。2 d后热退,仍间断乏力、憋气。外院予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见: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心音低顿,律齐,心率:56次/min,双肺(-),舌红苔薄黄,脉细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轻度扩大。Holter示心动过缓,平均51次/min。心肌酶45U/L。诊为心瘅(热毒证)。治以清热解毒,兼活血养阴。方用自拟清心解毒汤加减:野菊花12g,连翘12g,黄芩15g,桔梗10g,虎杖10g,炙黄芪15g,赤芍10g,丹参15g,川芎10g,郁金10g,玄参12g,牡丹皮10g,茯苓15g,玉竹15g,北沙参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另服通脉口服液(当归,山楂,三七,降香,郁金,赤芍)每次25mL,每日2次。治疗2周,患儿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心率升至66次/min,Holter(-),心肌酶(-)。停用清心解毒汤,单用通脉口服液治疗1月后患儿自觉症状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正常。

按:患儿外感热毒之初,即伴见胸闷、憋气,胸闷、脉细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轻度扩大,其病机关键为热毒留恋,壅滞血脉,心脉不畅,发为心瘅。证属本虚标实,热毒未去,正气已伤,瘀血渐生。故治以清热解毒,散瘀通脉。方用野菊花、连翘、黄芩、虎杖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加川芎、赤芍、郁金、丹参、牡丹皮活血理气散瘀;炙黄芪、炙甘草补益心气;沙参、玉竹益气养阴;茯苓健脾宁心安神;桔梗、玄参清热养阴利咽。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乃对因之治,清除毒热可以防止心之气阴的进一步损伤,散瘀的目的在于疏通经脉,以利于热毒的消散。

4.2 验案2李某,男性,10岁。2009年1月20日就诊。患心肌炎3年余,经常出现乏力、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多汗等症状。体检:面色苍白少华,精神倦怠,咽稍红,双肺(-),心音略低,心律不齐,心率52次/min,腹软。舌质淡胖暗,苔白腻,脉濡缓无力。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缓,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心肌酶正常。诊断:迁延性心肌炎(心阳不足,痰瘀留滞证)。治以益气温阳,化痰逐瘀为法,药用黄芪12g,制附子9g,炙麻黄5g,桂枝10g,淫羊藿10g,瓜蒌15g,半夏、陈皮、郁金各10g,丹参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次。治疗4周,患儿自觉症状消失,四肢温,心率升至64次/min,窦房传导阻滞明显减少。继以原方化裁调治1年3个月,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不适症状,心率始终维持在60~96次/min,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均恢复正常。

按:患儿病情迁延不愈,造成心之气阳虚损,使心脉瘀阻。痰浊郁结,胸痹不宣。治以益气温阳,化痰逐瘀。方中桂枝、附子、麻黄、淫羊霍补心肾而助阳气、散寒结而通经脉,黄芪、炙甘草、丹参、郁金益气活血复脉,瓜蒌、半夏、陈皮宽胸化痰。

综上所述,陈宝义教授认为心脉瘀阻既是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转归,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辨证类型。在发病的不同阶段,热毒壅滞、心虚血涩、气滞血凝都可导致心脉瘀阻的出现。在治疗上分别确立了清热解毒散瘀,养血通脉,理气宽胸通脉的治疗原则,达到了标本同治、邪祛正复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其经验值得借鉴。

R249.8

A

1004-745X(2014)01-0076-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1.036

2013-06-05)

△通信作者

·专家经验·

猜你喜欢

心脉郁金通脉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郁金的品种规格与鉴别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