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7例临床研究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哌啶环路基底节

葛 胜

(江苏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启东 226200)

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7例临床研究

葛 胜

(江苏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启东 226200)

目的分析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例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结果7例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基底节5例、放射冠1例、豆状核1例。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啶醇治疗,患者舞蹈症状均于3~10 d内消失,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复发。结论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基底节缺血较常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降低多巴胺功能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舞蹈症状,预后情况较好。

偏侧舞蹈症;首发症状;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预后情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见[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3.46±10.54)岁;体质量51~80kg,平均体质量(60.75±8.23)kg;病程1~3 d,平均病程(1.68±0.43)d;其中6例伴有高血压,2例伴有糖尿病,7例伴有高脂血症。

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一侧肢体快速、不自主、无规则的舞蹈样动作,上肢表现为腕部、前臂伸曲、翻转、甩动,下肢表现为不自主伸曲、足趾扭动,并伴有面部咬牙、张口、伸舌、挤眉弄眼等动作。精神激动时加重,安静时缓解,入睡后消失。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缺血性脑梗死病灶位于基底节5例、放射冠1例、豆状核1例。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青光眼、癫痫、精神疾病、智力障碍、因颅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结缔组织病、外伤、丘脑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偏侧舞蹈症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建议进行常规规范化治疗,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微循环、控制血压、调节血糖等[2]。同时辅以氟哌啶醇片(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g,国药准字H22022468)口服治疗,剂量为2毫克/次,2次/天,连续用药2周[3]。

1.3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 果

7例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基底节5例,占71.42%;放射冠1例,占14.29%;豆状核1例,占14.29%。其中以基底节部位病变较常见。

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啶醇片治疗后,所有患者舞蹈症状均于3~10 d内消失,平均舞蹈症状消失时间为(6.58± 1.83)d。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复发。

3 讨 论

偏侧舞蹈症是由于锥体外系病变导致偏侧肢体、面部等发生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以脑血管病变最为常见,锥体外系的基底节发生病变时常导致偏侧舞蹈症。基底节的核团参与锥体外系皮质-皮质环路、黑质-纹状体环路、纹状体-苍白球环路等多种环路的形成。其中皮质-皮质环路是基底节发挥运动调节的主要结构基础,通过接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投射信息而实现机体的正常运动。黑质-纹状体环路受到破坏时,无法抑制皮质冲动而产生偏侧舞蹈症[4]。本研究中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71.42%的患者缺血性脑梗死病灶位于基底节,这一结果充分支持了上述观点。

正常情况下,大脑抑制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与多巴胺神经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基底节递质功能失衡后多巴胺神经元过度活跃,纹状体发生供血障碍时γ氨基丁酸神经元功能减退,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失衡,使γ氨基丁酸释放减少,多巴胺相对增加,导致皮质兴奋,引起对侧肢体肌张力降低、肢体活动增加而表现为偏侧舞蹈症。

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偏侧舞蹈症进行临床治疗时,除常规治疗外可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控制舞蹈症状。氟哌啶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多巴胺受体、促进脑内多巴胺转化,使多巴胺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降低基底节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缓解或消除舞蹈样动作[5]。本研究中7例患者经治疗后偏侧舞蹈症均于10 d内消失,这一结果支持上述观点。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这一结果提示脑脑卒所致的偏侧舞蹈症预后情况较好,随着病灶局部缺血、缺氧症状的改善,脑神经递质建立新的平衡,偏侧舞蹈症状也随之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使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取最小有效剂量,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防加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基底节缺血较常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降低多巴胺功能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舞蹈症状,预后情况较好。

[1] 李俊兰,焦风齐.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1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5):2654-2655.

[2] 赵爱社,任丽青,麻春林.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卒中15例临床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4):36-37.

[3] 李爱丽,王五洲.脑卒中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4):110-111.

[4] 凌芳,杨期明,刘小军,等.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33例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9,16(5):300-302.

[5] 张艳旗.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1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3730.

R743.33

B

1671-8194(2014)23-0177-02

猜你喜欢

哌啶环路基底节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外差式光锁相环延时对环路性能影响
氟哌啶醇对血清剥夺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选取环路切换策略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算法研究*
早期气管切开对特重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运动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