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士在职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2014-01-25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探讨护士在职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吴善姬许丽蔚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 探讨开展护士在职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建立护理教研组和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及考核制度,制定具体实施培训计划;通过规范化培训,对实施前和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护理质量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规范化在职教育后护士的理论水平 及护理操作技术、患者满意度比开展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开展护士在职教育,明显提高了护士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是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护士;在职教育;提高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和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我,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护士在职教育无疑是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充电加能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护士在职教育,是目前护理学科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10年起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了较规范的护士在职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400张,设有19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22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1名,主管护师64名,护师38名,护士104名;本科学历61名,大专学历106名,中专学历60名。护理部按照综合能力、职称及工作时间将全院护理人员分为N0-N45个级别。
2 方 法
2.1 制定培训计划:护理部年初即根据医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及护理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依据各层级培训人员的素质制定培训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及考核要求,并下发至每名护士,使护理人员明确本层级护士的培训重点,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步骤、分层次、规范化的培训。
2.2 成立培训小组:为了顺应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岗位培训工作,成立了院级和科室两级培训管理小组[1]。院级培训管理小组由5名护士长组成,负责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的修订及全院护士技能的培训、考核。科室培训管理小组由护师以上职称的科内技术骨干组成,院级培训小组首先对科室培训小组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对科内各级护士进行培训,由此达到全院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和统一。
2.3 完善考核制度,实行奖励机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保证培训效果,护理部不断强化考核。院级培训管理小组对每次的考核成绩进行汇总,并记入个人技术档案。设定护理理论知识考核≥80分,护理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对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补考,以达到全员参与,人人达标。对名列前茅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全院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培训到主动学习,从消极应对考核到积极完善自我,逐渐变压力为动力。护理部积极鼓励护士参加自考、函授学习,不断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内涵。目前,我院护理队伍中,本科学历约占26.8%,大专学历达46.6%,使护士的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2]。
3 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
3.1 集中理论授课: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性的知识讲座,邀请院外的专家或院内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内容多样,包括专科知识、护士礼仪、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等。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培训重点不同:对初级护士着重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使之能够尽快成长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对护师主要进行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增加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临床带教能力;对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重点进行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强化其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其解决专科护理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护理部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并注重教学内容与护理实际工作相结合,补其所需,学以致用,以达到护士在职教育的目的。
3.2 操作技能训练:以卫生部下发的《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操作为培训内容,由护理部将各项操作落实到培训小组成员,每名成员依据专业所长负责几项护理操作的培训,做到责任到人。首先组织科内培训小组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各科科内培训小组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示范带教及技术指导,然后由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统一考核。
3.3 护理教学查房:以科室为单位,每年组织护理查房比赛,要求全院护士长均参加。在查房中由责任护士汇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护士长从中了解护士护理患者的落实情况,基础、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是否到位,护理记录与实际护理是否相符。通过查房将护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疑问进行讨论,找出护理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法,提高护理人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护理知识与手段促进患者康复。在查房中护士长采取随机形式,对疾病护理相关知识进行提问,这就要求护士在查房前做好准备工作,掌握好患者情况及疾病的信息,从而培养护士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3.4 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医疗工作的进展和效果,《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实施以来,我院深刻认识到专科护士在护理学发展前景的重要地位,一直高度重视专科护士的培训。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科培训计划》及《专科护士工作制度》,自2011年以来护理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先后选派 名护理骨干参加血液透析、急诊急救、危重症护理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专科护士培训。回院后通过多种形式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不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疾病指导,同时参加院内的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带动了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
3.5 护士长短期培训:注重护理管理者的培养,医院每年定期选派护士长到本专业领先的医院进修、参观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护理理念,利用他山之石,提高全院的护理管理水平。组织安排护士长参加全国,省级学术研讨会或培训班,不断开拓视野,获取更新先进护理信息,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4 体 会
4.1 护士业务水平提升: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她们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了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分析近3年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考核结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4.2 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组织护士在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在职学习,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拓展和加深,临床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增强,3年来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减少。
4.3 患者满意度提高:通过护士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培训中护理人员自觉的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技术操作中,在提高岗位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升[4]。
5 小 结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多元性,在职的培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3]。通过护理人员不同形式的各种在职培训,不仅充实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使护理人员感受到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董燕.开展分层次系统化护理培训实践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 2011,10(28):951-952.
[2] 郭光英.临床护士在职教育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J].中国社区医师,2010,9(12):158.
[3] 王丽华.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效果探讨 [J].中国实用医药,2012, 6(7):246-247.
[4] 肖素萍.基层医院护士岗位技能分层次培训方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6):274-275.
R192.6
:B
:1671-8194(2014)30-0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