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护理体会
2014-01-25申琳
申 琳
(吉林省通化市南清河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通化 134213)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护理体会
申 琳
(吉林省通化市南清河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通化 134213)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并有效的保护静脉血管,避免因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等优点而广泛的运用于临床。从2009年开始我院留置针普遍运用于临床,在临床使用留置针的应用过程中,在操作技术成功率方面,我们摸索并总结一些经验,使穿刺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静脉留置针;血管;穿刺操作技术与技巧;护理;体会
1 目 的
①保护静脉血管,避免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血管的损害及患者的痛苦。②有效的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的畅通,提高重、危患者抢救治疗的成功率。③及时有效的输入水分及电解质、药物、营养供给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8例,男187例,女141例;年龄在1~80岁不等;留置针均为上海BDY型;放置留置针保留时间最长96 h,最短不超过24 h;因疾病原因躁动不安,看护不到位,患者不配合,表现在自行拔出留置针15例,导致重新置管。利用常规的穿刺技术,穿刺成功率为82.2%,通过穿刺技术的改良,对于血管充盈度差的患者穿刺技术,行新型技术操作,使穿刺成功率达到95.5%。
3 穿刺技术
3.1 穿刺部位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及状态选择血管,能够走动的患者,尽量穿刺部位不选择用下肢静脉。对于外周静脉最好也不要选择,原因是它的管壁很薄,肌层的运动相不多,近侧的血管壁的血管不易交流,如果此位置给予留置针穿刺,穿刺部位给予包扎和限制肢体活动,这样静脉血液流通的速度会很慢,导致静脉血栓逐步形成,从而造成留置针不畅或者堵塞。因此留置针最好选择的部位是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粗直且有弹性的静脉,禁忌选择距离神经、关节近的静脉,禁忌选择有硬化、静脉瓣、受损、皮肤病、感染等处的静脉。
3.2 操作技术
3.2.1 操作前进入病房,向患者解释应用留置针的目的,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签好使用同意书。选择血管,同时对患者及血管进行正确的评估。评估内容:患者状况是否能主动配合、血管的位置及弹性等。根据静脉的充盈度采取不同的穿刺技术。
3.2.2 对于血管充盈度好的患者穿刺技术
①备齐用物。上海BDY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合适大小的透明敷贴、弹力绷带、无菌棉签、碘伏、标识卡、及需要输入的液体、输液器等,将治疗车推至患者床旁,认真做好查对制度。②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距离穿刺部位上大约10 cm处结扎止血带,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工作;检查并留置针消毒日期是否有效期内,正确的连接输液管与留置针管,然后去除针套进行排气;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行穿刺,确定穿刺成功后,右手指固定针柄,左手拔出针心的同时,右手指将穿刺针头向前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右手指固定;左手取敷贴固定留置针,穿刺部位外敷弹力绷带固定,标识贴在留置针下方,注明操作者、操作的日期、时间及患者姓名。
3.2.3 对于血管不充盈时留置针的穿刺技术
①临床上为静脉不充盈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多因为静脉血容量不足,导致静脉腔经小、静脉挛缩塌陷等原因,常规的操作极易导致静脉留置针穿透血管壁,造成穿刺技术失败,我院针对这一事实,结合近几年穿刺临床经验,总结了新型的穿刺技术,临床上普遍应用,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②方法:选择上海BDY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套管,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行缓慢穿刺,见静脉回血后,暂时停止进针,止血带仍然结扎不松开,将输液管上调节器打开,滴注大约30~40 s的液体,这样瘪陷的血管可见充盈起来,此时再将留置针针头按着静脉走向进入1 mm左右,再抽出枕芯,同时注明操作者、操作的日期、时间及患者姓名。将留置针送入静脉血管内,成功后按着常规妥善固定针头,透明敷料固定,注明操作者、操作的日期、时间及患者姓名。常规弹力绷带固定。此操作要求动作轻、慢、精确。否则极易造成针尖扎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此技术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留置针穿刺技术的成功率,减轻了因反复穿刺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避免了留置针的浪费。
3.2.4 操作后再次核对患者无误后,在巡视卡上记录操作的日期及时间、操作者签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病床单元。在护理记录上实行2名护士双签名制度。向患者或者家属做好宣教工作,交待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等。
2.5 封管
输液完毕后利用肝素液进行封管技术操作。核对患者无误后,用碘伏消毒留置针上的肝素帽,待干。用5 mL注射器抽取5 mL配置好的肝素液注入肝素帽内。(肝素液的配制方法:取1支肝素1.25万单位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51单位肝素,配置的的肝素溶液使用有效期在12 h内)。切记采取脉冲式操作技巧进行封管。然后用留置针上的控制夹夹住输入管即可。
2.6 需要再次输液操作
核对患者无误后,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无红肿热痛,碘伏消毒留置针上肝素帽,打开调节夹,用无菌生理盐水10 mL注入肝素帽内,注射前先确定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根据医嘱及病情调节输液滴速。
3 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检查留置针质量,操作技术要求动作轻柔、准确熟练,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②应用留置针期间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穿刺处是否红肿热痛、静脉炎、血管是否硬化,有无外渗等情况。如检查存在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出留置针,局部给予适宜治疗,可用50%硫酸镁肿胀处湿敷等,避免连续同一血管行静脉穿刺。③如发现留置针堵管。一定不能用注射器正压推注液体,采取回抽方法,避免将凝固的血块推入血管内引起身体的不良后果。④静脉留置针的留置血管内时间的设定,最好不超过4 d。⑤.给予留置针患者或家属宣教,告知穿刺处保持妥善固定,保持透明敷贴的清洁干燥,正常透明敷贴3 d更换1次,疑为脱落或被污染时随时更换。⑥需拔针时,按压穿刺点不能少于3~5 min。
4 体 会
静脉留置针应用适用于任何年龄及任何穿刺部位,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反复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有效的提高重、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新型的穿刺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低了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周莉,杨晓红.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836.
[2] 曾柳芳.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263.
[3]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6(13):1-3.
R472
B
1671-8194(2014)11-0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