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激励应用分析

2014-01-25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红利奖金绩效考核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 杨 宇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激励应用分析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 杨 宇

一、EVA基本理论

企业业绩计量问题实际上是寻找一个能间接反映企业价值增加的指标,它应该既有较好的计量性,又能较好地反映股权价值的增加。EVA正是基于一种在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价值评价指标。

(一)EVA绩效体系概述 在企业剩余收益、经济利润等概念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提出了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和EVA绩效体系。该体系从评价指标、管理体系、激励制度和理念体系四个角度来解读企业绩效管理,其中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激励机制——EVA奖金池制度。企业EVA红利奖金池“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极大提高了经营层的积极性,又可以防止经营层的短期决策风险。因此在累计EVA奖金支付与累计业绩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但是EVA作为单一的创造价值能力指标,难以在综合绩效考核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把平衡计分卡(BSC)与EVA结合,新创了EVA平衡计分卡。其特点是将EVA置于BSC的顶端,并将BSC布局倾向于长期EVA增长。EVA平衡计分卡仍然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构成四个维度,施以不同的权重来加以评价企业绩效。

EVA最显著的特点是改进了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忽视资本成本等缺陷,EVA绩效管理应用的核心工具是EVA红利奖金池以及与股票期权结合的相关激励工具等。

(二)EVA红利奖金池 EVA红利奖金池是企业依照EVA或EVA增加值来核定绩效奖励,并设立奖金池(奖金库),将超过目标奖金分期发放,后期经营业绩不佳时进行扣减,在业绩持续上涨时,继续发放,以保持企业的经营持续性。

EVA红利奖金池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EVA目标值、奖金目标值的确定等。其中,XY红利计划,以EVA和EVA增量值△EVA为基础,即不管企业的EVA值为正为负,都可以加以考核和激励。当EVA>0时,计划红利=EVA×x%+△EVA×y%;当EVA≤0时,计划红利=△EVA×y%;其中,x%和y%为规定的提取比例。XY红利奖金制度由于考虑了当EVA为负数时,为了激励减少EVA的负值而给予的奖励,因此,也可以促使企业的业绩得以改善。而当EVA为正值时,为了鼓励创造更多的EVA,也给予△EVA一定比例的激励,这样可以为企业和经营层都提供更多的EVA。

现代红利计划的公式为:计划红利=目标红利+(△EVA-EI)×y%。其中,EI是超额EVA增量,即实际EVA-预期EVA增量。这更有利于计划红利的改进,让企业股东和企业经营层更加明确基本的EVA奖金预期和超额奖金预期。还更强调对超额EVA增量的考核奖惩。这是因为(△EVA-EI)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二、EVA研究回顾

赵治纲(2010)指出,国际上将EVA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其实也就是对EVA与现金流折现来表示企业价值的比较研究、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研究、以及EVA与企业激励机制的关系及实践探索过程。

在EVA作为绩效评价工具的优缺点分析方面,孙铮,吴茜(2002)指出,用EVA指标进行业绩评价,较为复杂的是账面价值的调整和指标的计算,用计算结果评价业绩反而显得相对简单。王燕妮、王波(2004)通过比较分析,认为EVA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项财务指标,同样具有其它财务指标的事后反映和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够的不足之处。但仅就从财务方面评价企业业绩而言,EVA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又是其它方法所远远不及的。

在EVA指标具体运用方面,沈燕(2010)基于EVA指标的分析,认为从△EVA和EI的思想到横向比较,克服了单纯以EVA为考核指标导致的责任转移问题,能够较客观衡量出管理者业绩。闫晓慧(2011)则探讨了BSC(平衡计分卡)与EVA的整合问题,认可两者综合运用可以解决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问题。

在EVA绩效应用效果方面,张彩江、黄静(2008)分析了EVA在管理激励中的运用,证实了基于EVA的红利计划激励模型在改进传统经理层激励模式,增进激励绩效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中,提出了对EVA进行考核,却没有采用EVA红利计划等工具。这也表明,EVA红利计划等工具的优越性还难以被国有企业广泛实践应用。

上述文献指出了EVA在作为绩效评价工具方面存在优缺点,提醒在EVA绩效应用中注意扬长避短。因此,对EVA绩效考核的应用价值前景要给予肯定,EVA是对企业会计利润指标的有益补充,EVA不可能完全替代利润指标在会计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绩效指标设计、运用评价方面,如何兼顾会计信息的统一标准以及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另外,EVA绩效应用,关键在于用EVA绩效管理理念来指导工作,而不是让一套内容繁多,计算复杂的EVA调整计算公式来困扰员工的工作。EVA作为一种绩效考核体系,在国外企业中应用效果显著。但EVA在我国企业实践中还存在的各种缺陷,要避免教条主义,要进行适当的修正、创新,如何把EVA的思想精髓与我国企业的特色进行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EVA绩效考核激励之路,这正是不断探索EVA的核心所在。最后,在EVA绩效应用方面,在企业绩效指标预算环节中,如何把EVA计算过程和运用化繁为简,如何把EVA绩效激励作用更为显现出来,弥补会计利润指标在绩效激励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是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

三、EVA在SD公司绩效指标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模拟分析

SD公司是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以工程设计为业务龙头,并带动工程施工和工程服务方面的业务开展。其母公司为SD集团公司。SD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业内知名的建筑装饰设计工程公司,目前公司从业人数在90人左右,其中设计人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共20人左右。公司经营层由SD集团提名,公司董事会聘任。

(一)SD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缺乏价值规划管理、EVA指标的重要性未得到重视。体现为公司仍然是依照较为传统的利润指标为主的KPI绩效考核,无法将员工绩效与企业长期战略利益有机统一起来。项目绩效激励机制不明显。公司也缺乏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研究和经费投入。(2)预算管理存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问题。体现为SD公司工资总额在不断增长,但公司利润增长不明显。这表明以利润指标等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对EVA的关注偏少。(3)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未得到高度重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受薪酬体系的限制,难以发挥。主要体现为公司在项目管理中,项目预算成本控制奖惩不到位,特别是成本控制节约的奖励机制还不到位。

根据SD公司目前存在的绩效管理难题,如果再一味强调资本利益,忽视员工的智力成本在企业效益创造中的特殊作用,将难以发挥员工的智力成本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需要强化工程项目对公司的EVA贡献的价值管理,建立更有效的项目盈亏激励机制,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把EVA激励思想逐步推广到企业的各项业务中去。

(二)基于EVA的SD公司绩效预算指标体系构建 预算指标的科学合理性是开展经济绩效考核和分配的基础,在原来以利润总额为核心的指标体系下,集团一般要下达如营业利润、新增合同额、营业收入、工效挂钩工资总额等指标。因此绩效指标具有明显的计划管理模式,也极大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性,特别是利润总额与工资挂钩的办法,没有考虑到利润额增长并不一定给企业投资者带来真实的利益的缺陷。

(1)以EVA值为核心,进行经营绩效预算指标的拟定。SD集团可以模拟实施以EVA指标为核心,以BSC为框架的绩效体系,运用EVA红利计划来改进绩效激励,改变短期和长期绩效不匹配的问题。因此,集团在进行充分调查评估测算后,在核定资金成本为6%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达到6%。因此,集团下达SD公司2013年的EVA率为6%。根据综合考核要求,拟定EVA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SD公司2013年主要绩效考核指标分解表

而对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的科研投入等因素对EVA的影响,考虑到EVA调整因素的复杂性,在预算指标制定过程中,可以先不考虑对会计利润的诸多调整因素,每年依照审计中介机构出具报告确认的年度会计报表指标,对各调整因素再进行逐一核实确认影响结果即可。

(2)以EVA值为绩效考核中心,结合BSC工具,设立SD公司EVA红利计划。作为EVA红利计划的关键,是设立SD公司EVA奖金库。作为EVA红利计划核心的内容,即关于经营班子在EVA红利奖金库所占的比例、核心员工所占的比例,以及当年可发放EVA红利额度等,集团公司可以结合EVA和BSC综合体系的要求,从财务指标、客户关系,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创新等维度,选择与长期战略更为紧密有效的考核指标来加以考核经营班子。

(3)SD公司实现绩效的路径择优分析。SD公司根据绩效预算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实现各项绩效目标的路径。公司认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减少资源占用、资源浪费以及控制项目成本,提升项目毛利是实现绩效指标的主要途径。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在10%左右,而建筑装饰全行业的毛利良好值在15%左右,优势值在20%以上。公司在成本管理上挖潜的空间相当大,而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项目绩效管理和激励改进问题。因此,公司实现绩效目标的主要工作方向是项目精细化管理,把减少材料浪费和成本不合理损耗作为项目管理核心任务,并加大项目绩效奖励力度。经过综合分析测算,可以得到如表2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比较和方案择优。

表2 SD公司2013年EVA红利奖金模拟测算表 金额单位:万元

第一方案,如果公司继续维持原有的管理模式、水平,以提高收入为路径,虽然公司会计利润仍然会有所增长,但由于工资总额、社保费用的增长,也导致营业费用的增长幅度大于利润增长幅度,因此,当年与2012年比较,虽然利润总额有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增长,且△EVA为负数。这表明企业员工的收入增长并没有给企业投资者增加有效收益,两者的利益出现了冲突。这种方案还没有考虑到公司当前的各种资源,也难以支持营业收入的扩大。因此,方案一实施难度大,也难以得到集团认可。

第二方案,与2012年比较,通过对成本费用控制挖潜,提高了毛利率,就相应增加了近70万元的利润总额。公司的“增收节支”效果明显。与方案一相似,在外部市场环境较为不利的情况下,增收难度较大。而且由于EVA超额红利太少,核心员工获得的收益不高,因此,方案二应进一步改进。

第三方案,公司把练内功作为提升效益的重要路径,通过降低项目可控成本,将营业毛利提高2%。尽管营业收入比基础年少了1000万,但在工资总额比方案一增长了近65万元的情况下,完成集团各项指标,而且净利润增长近39%,经营层的红利奖金库也达到了60万多元。通过经营层与核心员工分享红利奖金,激发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的长期关注和努力。因此,方案三是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的一种预期目标。

(4)SD公司EVA绩效激励结果。通过以上方案比较,第二和第三方案,都是可以选择的经营策略,都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层认识到企业现有的资源在短期内难以在业务拓展方面有更明显业绩,而把经营重点转为练降低项目可控成本,同样也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兼顾了企业、员工和经营层的各自利益,并将企业考核的目标都集中在关注EVA绩效上来,也即统一了短期、长期的经营绩效评价标准,奠定了利益共享的基础。这是实施EVA绩效考核最重要的目的。假定企业经营层最终选择了方案三,并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则在EVA红利模式下,超额完成了原有的会计利润预算指标109.13万元,按照拟定的红利分配方案,集团超预算利润和公司经营层的个人红利收益,分别达到了48.35万元和60.78万元。双方利益的增长效果十分明显。通过分期发放经营层的红利,进行逐期滚动,也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稳定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在企业绩效指标的拟定和实施考核过程中,由于EVA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利用资本成本作为最基本的激励调整因素,来鼓励企业经营层和员工最大限度考虑企业长期均衡发展,充分考虑所有者利益保护以及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经营层会更加重视规模与价值管理并重的增长模式,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资本营运效率。

由于EVA激励调整因素并不仅仅限于资本成本,因此EVA调整项目,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差异化调整。如果企业偏离本身已有的竞争优势,盲目追随EVA调整项目,将很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的前进方向,甚至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例如,在EVA计算方面,科技研发投入是正向鼓励的,但如果科技研发投入的投入产出研发产出比低下,那么这样的研发投入就不值得鼓励。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创造财富,企业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力(生产率),从而为企业(主要是各类投资者以及企业的员工)带来更多财富。企业所有者让渡部分剩余收益给经营者和核心员工,让他们由单纯的固定收益取得者演变为公司剩余收益的分享者,从而显著地提高对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作用,是现代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的重要变革。以EVA红利奖金为主的EVA激励体系,在绩效指标制定导向上,比会计利润指标,更能够协调企业所有者和经营层的中长期利益。

[1]王燕妮、王波:《EVA与现有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现代管理学》2004年第7期。

(编辑 刘 姗)

猜你喜欢

红利奖金绩效考核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抢占湾区风口红利,广佛新世界续写全新“千灯湖传奇”!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给好好睡觉的员工发奖金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中海红利PK益民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