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CT特点与临床分析
2014-01-24滕志赟张金菊
滕志赟张金菊
(1 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 CT室,新疆 阿瓦提 843200;2 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 B超室,新疆 阿瓦提 843200)
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CT特点与临床分析
滕志赟1张金菊2
(1 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 CT室,新疆 阿瓦提 843200;2 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 B超室,新疆 阿瓦提 843200)
目的 探讨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CT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胸部右后外侧切口3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15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正中劈开胸骨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5%),主要为伤口感染、胸内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例于术后6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19例均未见复发及死亡。结论 对于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CT扫描具有重要价值,一经确诊即行手术切除,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一般经颈横切口切除,少数选择其他切口。
胸内甲状腺肿;CT特点;临床诊治
胸内甲状腺肿是临床上并不多见的一种疾病,其为胸骨后或者纵隔单纯甲状腺肿块,多表现为多发性结节性良性甲状腺肿,常见于纵隔内,难以发现,早期无典型症状及体征,多在常规CT检查或X线胸片检查中才可发现,为诊断与治疗带来较大困难[1]。为探讨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CT特点及临床诊治,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地方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51.4±6.5)岁。临床症状:5例因气喘、咳嗽及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而就诊,其中发现颈部肿块2例;3例有明确胸内甲状腺肿大病史,病程1~8年,平均(4.3±1.2)年;6例无任何症状,于查体时查出纵隔肿瘤;胸痛1例,声嘶2例,急性气道梗阻3例。
1.2 CT诊断
1.2.1 诊断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由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SomatomEmotion型CT机于其胸腔入口处实施常规扫描,层厚为6~9 mm,间隔为11 mm,探及肿块后向上进行补扫,至肿块的起始处。20例患者中,12例经平扫显示肿块挤压支气管并发生移位,左前中上纵隔内胸骨后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片状钙化灶,且气管、食管受压后右移,边界清晰;5例主动脉弓上层面可见食管、气管前密度不均匀哑铃状肿块影,内部可见点状钙化灶,且分界不清;3例显示下腔静脉与右侧无名动脉间可见软组织肿块内蛋壳状钙化灶,气管受压后左移。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团注法立即注射600 mL泛影葡胺(由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606),均表现为CT值特征性持续升高,且坏死囊变区无强化。
1.2.2 诊断特点:①形状大小:胸内甲状腺肿常表现作单侧不规则肿块,对于双侧发病患者,肿块呈对称性或不对称性哑铃状或马鞍形;②密度:胸内甲状腺肿表现为肿块密度不均,且CT值低于正常甲状腺的CT值(不含钙化灶CT值,为33~110 HU);③钙化灶:胸内甲状腺肿主要特征为钙化灶,且多为斑点状、团块状或蛋壳样;④位置:正常的甲状腺起于甲状软骨,处于颈前正中,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多于锁骨上区胸腔入口处、前上纵隔、前中纵隔及后纵隔[2]。
1.2.3 诊断结果:经CT诊断,20例患者中,3例左侧甲状腺肿,5例双侧甲状腺肿,12例右侧甲状腺肿。
1.3 治疗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手术切口的选择,要根据肿块大小、位置及外侵情况确定,若肿块直径在10 cm以上,或显示气管、食管明显受侵,或上腔静脉压迫明显,则应选择胸部右后外侧切口,并于第四肋间进胸,可方便实施食管表面肿块游离、气管环状切除或者上腔静脉表面分离。若肿块直径在10 cm以下,且CT显示无显著压迫外侵,则应选择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或者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正中劈开胸骨。手术操作中,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将皮肤、皮下与颈阔肌层逐层切开,向头侧将皮瓣充分游离,沿颈部正中切开,将颈前肌群向两侧游离,直至甲状腺肿表面,将肿块包膜打开后沿肿块边缘做钝性游离,提出坠入气管旁的瘤体并拉至颈部,在直视下将甲状腺中、下动脉断离,最后做甲状腺部分切除。
2 结 果
2.1 手术治疗情况:2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成功率100%,20例肿块均完全切除,肿块重量35~300 g之间,平均(123.4±4.6)g。手术切口选择:胸部右后外侧切口3例(15%),颈部低位领式切口15例(75%),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正中劈开胸骨2例(10%)。术后病理结果:甲状腺钙化结节2例,甲状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异位甲状腺4例;恶性病变共8例,病理类型为髓样癌、滤泡性腺癌。对20例患者进行5个月~2年的随访,1例于术后6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19例均未见复发及死亡。
2.2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15%,其中伤口感染1例,胸内出血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3例患者均于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3 讨 论
胸内甲状腺肿是一种原发性纵隔肿瘤,其临床症状多由肿块对周围食管、气管、血管或神经等器官产生压迫引起,其症状轻重与肿块部位及大小有关。对甲状腺肿患者的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CT可清楚显示患者胸内甲状腺的具体情况,其主要征象为边界清晰,伴有环状、点状囊性变或钙化,伴有气管移位,CT值较周围肌肉组织稍高等[3]。本研究中,通过CT扫描,诊断20例患者中,左侧甲状腺肿3例,右侧甲状腺肿12例,双侧甲状腺肿5例。
对于胸内甲状腺患者,无论其有无压迫症状,是否为恶性肿瘤,一经确诊,应立即实施手术切除,若长期拖延,肿瘤增大或恶变后为后期手术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同时增加手术的危险性[4]。术中,对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外侵情况进行确定,手术切口主要有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正中胸骨切口、胸部右后外侧切口及胸部左后外侧切口等。本研究中,20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选择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正中劈开胸骨与胸部右后外侧切口,经手术治疗,20例患者肿块均完全切除,且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经及时治疗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除1例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19例均未见复发及死亡。
综上所述,手术切除是胸内甲状腺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肿块的大小、位置与外侵情况选择切口,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切除率高、暴露佳、创伤小,适合多数早期胸内甲状腺肿患者。
[1] 胡海鹏.胸内甲状腺肿的CT诊断[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 8(18):4102-4103.
[2] 林凌,冯键,胡定中.外科治疗胸内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2,8(20):1269-1270.
[3] 聂志鸿.胸内甲状腺肿36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 16(7):113-114.
[4] 李智斌.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3例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10(19):1182-1183.
R581
:B
:1671-8194(2014)31-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