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研究中现代主义的弊端与多元主义取向的价值

2014-01-24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主义经济学

张 旭

经济学研究中现代主义的弊端与多元主义取向的价值

张 旭

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在缓慢地发生变化,但演绎主义的数学模型构筑方法始终是其不变的特征,这种特征是现代主义取向支配了经济学研究的反映。这种现代主义使得扩张与排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特点,使得经济学研究日益脱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作为抵制经济学现代主义支配的一种呼声,多元主义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多元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

现代主义;扩张与排斥;多元主义;理论创新

2008年英国女王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到金融危机?正当经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展开热烈讨论的时候,发生了两个重要事件:一是2011年秋天,著名经济学家曼昆(N.G.Mankiw)遭遇了对他来说很不容易遇到的尴尬:哈佛的学生罢了他的课;二是2012年年底的达沃斯论坛,“大转型:塑造新模式”成为会议的主题,反思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成为贯穿会议始终的重要话题。

如何看待女王的提问、曼昆的尴尬和21世纪第一个十年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的争论呢?考虑到主流经济学研究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上述三个问题都是和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密切相关的。那么,主流经济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做出改进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在经济学研究中,从来不缺乏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但很多批评因各种原因陷入无效的境地。就一般性的主流经济学批判而言,其之所以未能如此有效和精致的根源就在于“不能精确地定义其批判的对象”[1]。在阅读大量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经济学文献时,人们会有这样一个印象,现代主流经济学和50年前的经济学非常相像,人们对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非常类似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异端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用克兰德等学者的话说,现有的大量批判是“不靠谱的”,为什么一些批判“不靠谱”呢?原因很简单,主流经济学一直在发生变化。如果不从主流经济学的不断变化中把握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特征加以批判,就类似于用一只被固定的枪去打移动的靶子,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但主流经济学可以对这些批判不理不睬,而且还进一步强化了他们认为异端经济学“非科学”的观念。因此,为了准确地识别主流经济学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坚持的哲学基础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准确的辨别,并探索改进之道。

一、主流经济学的“现代主义”特征

对于大多数主流经济学而言,只有一种进行经济学研究的途径,那就是要求建立模型,搜集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而模型自身必须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原理相一致,也就是说,必须建立在理性主体最优化行为的假设之上。对主流经济学的辩护者而言,这些简单的原则是使经济学成为一种科学的基础。[2]

对于主流经济学的上述取向,从各种视角提出批评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详细地概述相关的批评甚至已成为文献研究中的一个困难事。因此,很多著名的西方经济学思想史学者和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者把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概括为“现代主义”,并深入探讨了经济学中的现代主义所产生的后果与影响。

在研究经济学方法论时,迈克洛斯基(D.N.Mc-Closkey)指出现代主义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官方措辞”。她列举了现代主义的11条戒律[3](P177-178):(1)预测(和控制)是科学的目标;(2)只有可观察得到的影响(或预测)对真理而言才是重要的;(3)可观察性意味着客观性、可重复的实验;(4)当(且仅当)一个理论的经验内容被证明是虚假的时候,这一理论才能被证明是错误的;(5)应当珍视客观性,主观性的“观察”(内省)不是科学知识;(6)开尔文(Kelvin,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的名言“当你不能用数字表达时,你的知识还是贫乏的、不能令人满意的”;(7)内省、形而上学的信念、审美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可能会在假说的发现中起作用,但是绝不应该出现在假说的证明中;(8)将科学推理和非科学推理、实证与规范进行区分是方法论的任务;(9)对一个事实进行科学解释,就是把这个事实置于具有覆盖性的规律中;(10)科学家(例如经济学家)不应当对价值问题说三道四,无论这种价值是道德价值还是艺术价值;(11)休谟的名言“我们如果相信这些原则,那我们在巡行各个图书馆时,将有如何大的破坏呢?我们如果在手里拿起一本书来,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书,那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着数和量的任何抽象推论么?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么?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4](P145)。

迈克洛斯基对现代主义的定义非常接近于实证主义,尽管实证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而且实证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的确十分巨大,但是,经济学中的现代主义并不等同于实证主义。克雷默和道给出了现代主义的更宽泛的定义:(1)对过去的突破,包括:独立于历史和背景探索一般理论,以及遵循新的理论和进步的理念; (2)形式主义,偏好原子化的、还原主义和二元推理以及数学的使用;(3)区分:包括公共和私人领域、实证和规范、学科之间的划分,以及学科内卷(包括业余和专业之间的分离、专业术语、迈向自我指涉的话语的倾向)。[5](P111)

温特(P.Wendt)则认为经济学研究中现代主义的核心是机器的比喻,他认为现代主义有三个本质特征:基础主义(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转化为对其构成部分的分析)、客观主义(认为研究客体和观察者是彼此分离的)以及控制(就如同一个机器可以被控制一样)。普遍性和理性,尽管有时候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特征,但是温特认为它们不是本质性的。[6](P49)

那么,经济学领域的现代主义是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呢?根据上述有关定义,现代主义是在20世纪30年代蔓延到经济学领域的,随后,与萨缪尔森密切相关的数学形式主义开始在20世纪4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而在经济学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的、最大化行为假设推动了使用形式的、数学论证来推导理论,从而使现代主义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作用。

二、经济学中的现代主义造成的消极影响

现代主义在新古典经济学取代古典经济学,并在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的主导地位之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应当说,主流经济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并不纯粹是一种自然的选择的过程。例如,很多西方思想史学者认为,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发挥了打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作用。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现代主义取向,造就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典型特征:

(一)现代主义特征使经济研究远离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是一种“黑板经济学”或“沙盘游戏”

科斯(R.H.Coase)一直反对那种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头脑中而非人世间”的经济学,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在科斯看来,黑板经济学的特征是:当经济学家发现无力分析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时,他们就构造出一个自己有能力处理的“想象的世界”。而这种想象中的经济和现实世界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迈克洛斯基也指出:“许多优秀的工作,新的事实和新的观念,因此而在经济学中湮没了……经济学常规科学的主流已经变成孩子们的沙盘游戏,它已经变傻了。”[7](P238)

上述判断虽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不同类型的学者提出过,但绝不应该被理解为是对数学方法充满敌意的人做出的意识形态式的抨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所出现的理论反思中,很多主流学者也承认主流经济学存在忽视现实世界的问题。比如,著名经济史学家艾臣格林(B.Eichengreen)说:“2008年爆发的危机使我们先前自认为掌握的大部分经济学知识都陷入怀疑之中。我们曾认为货币政策已经驯服了经济周期。我们曾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将通货膨胀维系在低水平的稳定状态,故而1985年以前的经济波动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取而代之的是‘大缓和’这样一个雅号。我们曾认为,金融机构和市场已经建立起了自我规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投资者放任自流,如果不是完全任其为所欲为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曾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预防曾在1929年沉重打击了全世界的那种金融灾难的知识。可我们现在明白了很多我们过去认为正确的东西其实是错误的。”[8]

陶普罗斯基(J.Toporowski)认为,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从拥有最‘高级’的金融体系的国家爆发并波及世界,经济理论尚没能对此做出适当的阐释。也就是说,种种经济学理论没能——尽管应该——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对这场危机提供帮助,也很少有经济理论家能够阐释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及其隐含的意蕴。除了那些令我们在应对这样一场危机中遭遇了炫目失败的见解,他们所能拿得出来的东西别无其他”。[9](P221)

(二)经济学对现代主义的追求是以牺牲大量有价值的观点为代价的,致使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变得越来越狭隘

这种认识比较典型的代表是迈克洛斯基,她指出,经济学中的“现代主义视科学为公理化的和数学化的代表,并且将科学领域与精神、价值、美好、善良以及所有不可测量的东西的领域区分开来。作为服务于社会工程的功能主义者,现代主义者是反历史者,他们不关心文化传统或智力传统”[10](P176)。

霍奇森(G.M.Hodgson)则认为,“主流经济学(尤其是自罗宾斯以后的)专注于一种带有普遍主义的尝试,即试图建立可以应用于所有经济体制的一般性经济原理。但是这种尝试失败了。这部分程度上在于几乎所有的经济史研究都是通过一种源自单一类型的体制——市场社会——的理论视角进行的,甚至是当一些经济学家分析非市场现象时,比如封建主义、现代家庭,或者是诸如公司等重要组织的内在本质时,也会到处看到‘隐性契约’和‘市场’。”[11]在尼尔森(R.P.Nelson)看来,经济学领域“对市场不加批判的思想倾向”和“越来越狭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只把数学模型视为唯一有用的构筑理论的方法,而且把它视为唯一合理的方法”。[12]

我们可以通过主流微观经济学中缺乏对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来理解主流经济学的狭隘性。熊彼特(J.A. Schumpeter)曾提出过一个他比喻为“没有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13](P86)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经济学的公司理论中,没有对企业家进行相关的研究。直到今天,熊彼特提出的问题仍然存在。约翰逊指出,在重要的有关微观、宏观和产业组织的研究生教材中,不存在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这样的术语。[14]这完全不是因为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或经济活动组织中不重要,任何人都知道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而言意味着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简单,是一个方法论层面的原因:“企业家或企业家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分析上的易处理性”[15]。

在主流经济学的现代主义取向下,那些较少使用数学工具或不严格遵循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流派被斥为异端经济学、非主流经济学,而不被重视。比如,除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还包括:奥地利学派指责新古典学派认为经济终将趋向均衡的观点;后凯恩斯学派专门探讨经济中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复杂理论将混沌理论应用到模型经济中;还有经济学与不同学科的交流对话,比如女性主义、环境主义和法学等,以及将经济视为如生物系统般不断进化的演化理论等。

(三)现代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越来越单一化,形式主义倾向越来越突出

巴克豪斯(R.E.Backhouse)对经济学中的形式主义进行了清晰的说明。他认为形式主义这个术语主要有三层含义:公理化、数学化和方法的形式化。公理化是相对容易理解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把一个知识体系简化为一系列独立的公理,所有的命题都是通过使用良好定义的逻辑规则从这些公理推导出来的。更常见的是数学化,即使用数学技术(几何学、代数、集合论、拓扑学等)进行经济论证,这也是在一般意义上大家通常所说的形式主义的含义。方法的形式化指的是使用一套商定的方法去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20世纪,经济学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方法论上)变得越来越形式化,最明显的例子是有关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模型。巴克豪斯认为,经济学中的形式主义包含的三种含义是非常不同的,不应当混淆它们。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能够把一个复杂的推理链分解为一系列可以明确表述的步骤,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足够简单,因为有大家达成共识的分析这个步骤的程序。[16]

经济学的形式化或数学化存在许多优点,这是不能否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经济学的形式化与数学化不断加强。学科的形式化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很多优点:(1)明确。可以以一种清晰的方式表述概念的含义,有助于概念的厘清与逻辑基础的建立。(2)标准化。有助于研究术语与方法的标准化。在不考虑无关紧要和不必要的详细细节的情况下,形式化有助于理论的一般化。(3)客观性。形式化提供了一种在不适用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时所无法达到的更高程度的客观性,自足的假设,形式化能够提供一种摆脱隐含假设的泥沼以及与之相关的混乱。(4)最少的假设。理论的形式化有助于确定精确的条件假设,对分析陈述能提供最少的假设。因此,主流学者认为形式方法是唯一的能够满足严格性和避免错误的方法。

很多学者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了批评。布劳格(M.Blaug)说明了形式主义逐渐占据支配地位的原因,他指出,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以加快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数学形式化。也就是说,几乎都只关注分析的精准,而不惜牺牲政策的相关性。经济学所展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数学,而非实证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家有时被指控为物理羡妒症,但这是完全误导性的指控。任何了解当代物理的人都会证实,物理学重视实验证据,力求理论与实验证据相一致,不太重视严谨的定理与分析的引理。经济学家的真正问题,是数学羡妒症。[17]

(四)在“经济学帝国主义”倾向日渐高涨的同时,主流经济学的学术排斥性日益强化

当前的经济学领域存在明显的“排斥”特征。没有模型的论文一般不会被顶尖的期刊接受,即使是引入模型并不增添任何更深刻的洞见,依然如此。学习复杂的数学课程的高昂成本,是使得经济学研究把更多描述性的和事实性的材料排除在研究和教学之外,理论层面的可处理性远较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显得重要。

尽管现代经济学会建立各种各样的模型,但是这种不同的模型并不能证明现代经济学不是封闭性的或排斥性的。谢夫曼(D.A.Schiffman)对现代经济学的排斥作用进行了概括:“现代经济学是在一种有限度的意义上的多元主义。在构建模型时是允许多元化存在的,但是没有一个模型的措辞仍然被嘲笑为是非科学的。”[18]但是“数学并不只是使得经济学看起来更科学,与此同时,设置了进入经济学领域的障碍,它也限制了研究问题的范围”[19]。

布劳格的观点很好地说明了主流经济学的排斥性。他指出:“西方世界的经济学由美国主导,而美国的经济学由每年新毕业的、要在美国的3 000所高等学府研究机构找工作的400至500名经济学博士主导;要获得一份工作或者在得到工作之后谋求晋升,就得在实行评审制的大约300种英语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且最好是那十来种权威的评审制杂志。不论我们如何反对针对经济现象所做的技术导向的数学建模研究,不变的事实是,尽管习得此种数理技能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然而一旦学会了这个套路,就很容易产出论文,而且产出的论文也比那种文字图形类论文更容易评价和评审。在300种半年刊或季刊上,每年发表大约4 000~5 000篇经济学论文,这些论文经过美国名牌大学的大约300位学者的评审,这些学者的学生会成为下一代论文评审人,下一代的论文自然也就会和这一代学者所写作和发表的论文非常相似。换句话说,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具有内生动力的职业化机器,其持续的动力来自于在有名望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以求在有名望的机构谋得职位……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叫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人忽略主导经济学论文的研究时尚,去写一些不时髦的东西。”[20](P44-45)

弗里德曼(M.Friedman)在为《经济学杂志》撰写的展望21世纪经济的文章《新瓶装旧酒》中,对数学化倾向日益加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弗里德曼特别指出,数学和计量经济学使得经济学越来越成熟和老练,反映了经济学的话语力量的增强。虽然它们能够增强经济分析的力量。但是对它们的应用,“很多时候是为了给人们留下印象而不是为了启发他人”,因为,“一次又一次,在读主要是用数学写就的文章时,我发现其核心结论和推理能够很容易地用文字加以重新表述”。[21]弗里德曼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专业经济学领域讨论的实质内容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但与此同时,经济学分析中使用的语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此外,经济学文献的范围在一些方面变得更狭窄了”。[22]

总之,主流经济学因其现代主义倾向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突出。它忽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关注,在经济学帝国主义动机的驱动下,把标准模型分析不断扩展到对大多数社会问题的分析上。与此同时,主流经济学的排斥性也越来越强。

三、经济学多元主义的客观价值

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为了消除经济学研究中的现代主义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大力提倡推动经济学多元主义的发展。他们强调多元主义的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解决经济问题,坚持认为经济学中的多元主义可以消除主流经济学产生的不良的排斥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学研究的创新。

(一)多元主义有助于更全面地考察复杂的经济现实

经济学家是一群喜欢争吵的人。比如,一些经济学家高度赞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拉丁美洲和俄罗斯的发展开出的“药方”,而斯蒂格利茨则强烈地谴责这种“万全之策”式的政策建议。除开理论层面的争论不说,政策制定者在想得到一些良好的经济政策建议时很绝望地发现,经济学知识总是处于非决定性的状态。

经济学家之间的争吵表明,不应当用一种单一的理论、一套标准的方法或一种唯一的观念去指导经济学的研究,这就是经济学研究中多元主义主张兴起的最根本的原因。

像其他科学一样,经济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构成这个体系的不同部分可能具有一些共同的要素,但是这个体系的发展是被不同的取向推动的。比如,在当今的经济学研究中,大多数经济学家属于“新古典范式”,这种范式强调市场效率。但是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社会经济秩序,比如,马克思主义者强调资本积累过程的优先性,而不是市场的功能;凯恩斯主义者强调国家在确保充分就业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事实上,问题越重要,争论也就越多。造成失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失业?自由贸易是解决南方贫困问题的方法吗?国家在经济中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所有这些重要的问题,从不同的经济学家那里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没有理由主张只是通过单一的理论框架去回答这些问题。因此可以说,多元主义是和经济学自身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

库尔兹(H.D.Kurz)和萨尔瓦多里(N.Salvadori)是两位最著名的、顽强的现代“古典”经济学的支持者,在他们那里,所谓的现代“古典”经济学指的是通过对竞争性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严格的长期分析,研究支配积累速度的规律和产出在社会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库尔兹和萨尔瓦多里支持经济学中的多元主义。他们注意到,经济现实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具有内在的困难,而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简单的答案,由于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周全地考虑在任一特定背景下所有的相关因素,因此需要理论上的多元主义。不同的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因此,“寻求一种理论对所有其他理论的支配,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其他与之相互竞争的理论的消失,意味着拥护科学的倒退。套用伏尔泰的说法:在像经济学一样困难的学科中,一种有疑问的状态可能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的,但是一种确定性的状态则是荒谬的”。[23](P237)

后凯恩斯主义者的支持是同样有力的,但很大程度上是隐含的多元主义。奇克(V.Chick)和道(S.C.Dow)在对经济学中数学模型方法的分析中,提出了对多元主义的理解。他们认为,对一种论证的形式化表述,并不像新古典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毫不含糊的经济学研究中的进步。恰恰相反,形式化也是一个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形式化提出了一种特殊的认识世界的观点,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强烈的用以分析封闭系统的事件规则性。从而,这种形式化的分析要求经济术语的含义是固定的而不是特定背景下的含义,而且这些术语是彼此分离的而不是互相关联的。在奇克和道看来,经济学表述在特定的历史和制度背景下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在其他背景下则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他们怀疑能够“寻找同时应用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变的规律,或者甚至是适用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变规律的可能性。从这种视角看,一种理论在一个时间可能是‘正确的’,在另一个时间可能是‘错误的(更精确地说是过时的)。赋予一种封闭的理论体系以含义的观念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它要求运用判断’”[24]。

(二)多元主义有助于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

在思想领域,任何统一性的要求都是新思想诞生的根本障碍。而主流经济学的现代主义倾向在提高了经济学的严格性的同时,也引起对现代主义的过分强调,从而阻碍了经济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比如,一些经济学家一直对过度地使用形式主义方法进行严厉的批判,他们认为经济学中形式主义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开始显现出阻碍作用的阶段,过度地使用形式主义方法使得在任何有意义的层面上,经济学学科和对现实世界中经济问题的研究分离开来。布劳格和霍奇森都不算是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的“异端经济学家”,他们的不满和反对的根源在于经济学学科中日益强化的形式化的支配作用。

迈克洛斯基指出:“如果按现代主义的科学立法,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就根本不可能发生”。[25](P190)因为直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大批年轻的经济学家被凯恩斯的观点说服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凯恩斯的观点仍然不能用统计学的命题加以表述。但尽管如此,凯恩斯的投资加速器模型和流动性陷阱等概念,仍然被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常规内容。同样,如果按现代主义方法论行事的话,货币主义的反革命事实上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现代主义方法论能获得一贯性遵循,经济学就会止步不前了”。[26](P192)

在引起广泛讨论的对经济学措辞的研究中,迈克洛斯基指出:“事实和逻辑,加上比喻和故事,可以堪称措辞四纲要。一如其他专家,经济学家要想使其理论合情合理,这四纲要便缺一不可”。[27](P137)她强调经济学的措辞,提出:“一条多元主义的原则,措辞四纲要的每一部分均会制约其他部分,使其不致过分。如果你太过热衷于单纯的故事或比喻(或者只是逻辑或事实),就会在其他部分说出愚蠢和危险的话来。最好能适当合理地忠于观察真的事实,依循真确的逻辑,讲述真确的故事,构建真确的比喻,这样就能互相检查对方的滥用。四者兼备便可得出有价值的科学真理和切合实际的公共政策”。[28](P151)

再比如,制度主义者霍奇森也支持多元主义。他认为,试图把一种单一的、一般化的理论应用于所有社会的人类行为是一种危险的幻想。“在社会科学中建立一般性的理论会遇到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分析和计算上的困难。面对这些计算上的限制,一般性理论家通常会简化他们的模型,从而放弃理论的一般性。关于一般性理论的另一个相关问题是,人们被局限于支配所有可能结构(分析领域中的)的广泛原则之中。在实际操作中,一个可分析的理论必须将自己限定在所有可能结构之中的一个相对微小的子集上。此外,过分一般化的代价是忽视了现象子集所共有的关键特征”。[29](P16)霍奇森主张把历史带回到经济学分析中,因而从根本上,他所主张的对经济理论的重建是一种“天然的和深刻的多元主义”[30]重建。

因此,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赞同道的观点:“多元主义研究的目标是确保各种可能的方法中的每一种根据它自身的标准看是一致的,并提高不同方法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这种理解为宽容和创造性的跨范式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31]

四、结论

经济学研究中现代主义取向的支配地位,无论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主要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扩张性和排斥性。扩张性主要体现在占支配地位的主流经济学试图把标准模式的经济分析方法扩展至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对主流经济学的扩张主义特征的最好概括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在这种经济学帝国主义中,虽然偶尔可以发现跨学科交流取得的卓越成果,但更为常见的却是标准经济分析对其他学科的入侵。而排斥性则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内部,即主流经济学对非主流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排斥,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的选择、科研成果的发表、科研机构的进入障碍、学术评价的标准和机制等方面。简单地说,因为非主流经济学研究没有使用被主流经济学认可的标准分析方法和程序,所以他们的研究是不科学的,是应当被排斥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

经济学研究中现代主义的两大典型特征造成的后果是,经济学分析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成为一种学术练习和智力游戏,而不是理解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科学分支。而从经济学教育的视角看,现代经济学教育变得越来越关注“技术”而不是“理论”,关注“训练”而不是“教育”。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经济学现代主义倾向的反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一份题为《金融危机与经济学职业界的系统性失败》的报告中,七位欧洲经济学家做出了这样的(自我?)批评:“我们认为经济学已经陷入了一种次优均衡,其大量的研究没有回应最迫切的社会需求。经济学家之间彼此自我强化的反馈效应可能已经导致一种没有坚实方法论基础的理论范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导,该范式的经验表现至少乏善可陈。经济学职业界自以为弄明白了并因此打发掉了现代经济学中最主要的问题,而不探讨其流行的理论模型的局限或预设,就此而言,他们对这场金融和经济危机负有责任。他们没有尽职地提供为社会所需的有关经济与市场运行的洞见,而且他们不愿强调其分析所存在的局限性。经济学职业界甚至无法以某种假说的方式来说明当前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无力提供标准的宏观模型和金融模型来为正在发生的事情提供任何解说,我们认为,这样的事实构成了一个有力的理由,去对这些学术领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新定向,并反思其基本的理论预设”。[32](P278)

上述陈述很好地概括了主流经济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它既是一种自白,也是一种指责,同时也暗示了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重新强调经济学多元主义。经济学多元主义在深入分析复杂的经济现实,推动经济思想和方法创新上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对经济学研究受现代主义支配所做出的有力的抵抗。只要这种多元主义的主张是在坚持科学研究的通则,通过不同理论流派的批判性对话和宽容性交流实现的,就能够避免因为提倡多元主义而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

就中国经济学研究而言,近年来,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还是从大学教育的层面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从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宏观指导层面看,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根本。因此,从表象上看,可以认为这事实上是一种多元主义,一种极其简单的二元共存的多元主义。二元共存的多元主义更多的时候会导致双方都会以争取自己的支配地位而相互指责和批评,这也的确是这些年来经济学领域的一些重要争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要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应该坚持的是一种平等的多元主义。这种多元主义应当以批判性对话和宽容性交流为基本特征,而不是以学术性的、制度性的排斥和对抗为基本取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和实践,在解决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和现实价值是有目共睹的,支持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者不能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缺乏数理分析或者实证研究而贬斥它为“非科学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在致力于数理分析以增强其现代性,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为强调的是经济分析的社会和政治价值,从本质上说是和多元主义取向相吻合的。此外,坚持主流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在积极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有价值的内容的同时,也不应当对西方学者自己对主流经济学进行的批判和反思视而不见。西方现代经济学在分析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分析力量也是十分显著的,不能因为这种研究使用了不同于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就给它贴上“庸俗经济学”或“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标签。总之,经济学多元主义的发展趋向有助于深化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

[1] Christian Arnsperger and Yanis Varoufakis.“What is Neoclassical Economics?The Three Axioms Responsible for its Theoretical Oeuvre,Practical Irrelevance,and thus,Discursive Power”.Panoeconomicus,2006(1):6.

[2] Lazear,E.“Economic Imperial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1):96-146.

[3][7][10][25][26][27][28] 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经济学的花言巧语》,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Roger,E.Backhouse.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from Lakatos to Empi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6] Paul Wendt.“Comment’on Amariglio”.In Warren J.Samuels(ed.).Economics as Discourse.Boston,Dordrecht and London:Kluwer,1990.

[8] Barry Eichengreen.“The Last Temptation of Risk”.National Interest,2009(May/June):8.

[9] Jan Toporowski.“Excess Debt and Asset Deflation”.I n Steven Kates(ed.).Macroeconomic Theory and its Failings: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Northampton,MA: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0.

[11] Hodgson,Geoffrey M.“Visions of Mainstream Economics:A Response to Richard Nelson and Jack Vromen”.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02(1):126.

[12] Nelson,Richard R.“Thoughts Stimulated by Reading Geoffrey Hodgson's Economics and Utopia”.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02,60(1):110.

[13] Schumpeter,Joseph A.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George Allen&Unwin,1942.

[14] Johansson,Dan.“Economics without Entrepreneurship or Institutions:A Vocabulary Analysis of Graduate Textbooks”.Econ Journal Watch,2004,3(1):515-538.

[15] Milo Bianchi,and Magnus Henrekson.“Is Neoclassical Economics still Entrepreneurless?”.KYKLOS,2005,58(3):352.

[16] Backhouse,Roger E.“If Mathematics is Informal,then Perhaps We Should Accept That Economics Must be Informal Too”.The Economic Journal,1998,108(451):1848-1858.

[17] Mark Blaug.“Not Only an Economist: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of a Historian of Economic Thought”. The American Economist,1994,38(2):12-27.

[18] Schiffman,Daniel A.“Mainstream Economics,Heterodoxy and Academic Exclusion:a Review Essa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20:1094.

[19] Backhous,Roger E.“Austrian Economics and the Mainstream:View form the Boundar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2000,3(2):34.

[20] Mark Blaug.“Ugly Currents in Modern Economics”.In Uskali Mäki(ed.).Fact and Fiction in Economics:Models,Re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1][22] Milton Friedman.“Old Wine in New Bottles”.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404).

[23] Kurz,H.D.,and N.Salvadori.“On Critics and Protective Belts”.In Kurzand Salvadorieds(ed.).Understanding“Classical”Economics:Studies in Long-Period Theor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24] Chick,V.,and S.C.Dow.“Formalism,Logic and Reality:a Keynesian Analysi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25(6):709.

[29] Hodgson,G.M.How Economics Forgot History: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Specificity in Social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30] King,J.E.“Three Arguments for Pluralism”.Journal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2002,50:84.

[31] Dow,S.C.“Beyond Dualism”.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14:155.

[32] David Colander et al.“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ystematic Failure of the Economic Profession”.In Jeffrey Friedman(ed.).What Caused the Financial Crisis.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11.

(责任编辑 武京闽)

The Drawbacks of Modernism and the Value of the Pluralism Orientation in Economic Research

ZHANG Xu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As the mainstream of economic thinking and analysis,neoclassical economics has experienced slow change and development,however,the deductive mathematical model building has remained its unchanging characteristics.Such a characteristic is a reflection of the domination of modernist orientation economic research.This modernism makes expansion and exclusion diverted the basic features of mainstream economics,make economic studies increasingly removed from its focus on practical problems. As a boycott to the dominance of modernism in economics,pluralism,with its unique value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economists,as pluralism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study of real-world problems and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economic theory.

modernism;expansion and exclusion;pluralism;theoretical innovation

张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主义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新写意主义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近光灯主义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冬日 新碰撞主义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