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语源考
2014-01-24王文涛
王文涛
“慈善”语源考
王文涛
《魏书·崔光传》中的“慈善”不是“慈”、“善”二字合成使用的最早载录。传世文献和碑刻中都有早于《魏书》“慈善”的资料。大约在3世纪翻译的《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的“慈善”可能是最早的合成词例。“慈善”虽然首见于佛教经典,但慈善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和“慈善”意义相当的词语还有“仁”、“义”等。“仁爱”、“布施”、“义行”、“行义”等是早于“慈善”一词出现且与“慈善”意义相近的合成词。汉昭帝时,已将“行义”作为察举选人的科目,可见汉代政府对善行的提倡和重视。魏晋以后,由“义”组成的慈善类词语日益丰富。
慈善;仁爱;佛经;义行
随着中国政府对慈善事业日益重视,中国慈善史研究成为热门课题,有关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慈善”一词也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热门词语。作为合成词的“慈善”源出何处,是研究慈善史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旧有辞书的误导,以及研究者对古代文献检索的疏漏和对汉译佛教资料的忽视,致使这一问题迄今尚未得到正确的解答。为避免以讹传讹,本人不揣冒昧,献上一得之见。
一、传世文献和碑刻中早于《魏书》的“慈善”用例
《辞源》所举“慈善”的最早词例是《北史·崔光传》中的文字:“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①参见《辞源》(修订版),第二册,11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辞海》未收“慈善”。2006年出版的《中国慈善简史》即以此为据,得出结论说:“据现有史料来看,这可能是‘慈善’二字合成使用的最早载录。”[1](P3)此后,有人不断重复此说。例如,2008年,王俊秋在其《中国慈善与救济》一书中专门列出了“慈善的含义”讨论此事说:“《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善良’”,接着照录了《北史·崔光传》的这段文字。[2](P21)余日昌编著的《中华美德丛书·慈善卷》说:
“慈善”二字使用是后来的事,它往往被用来表示“仁慈”、“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意思,正如《北史·崔光传》中所说的那种“光宽和慈善”。[3](P5)
莫文秀等在《中华慈善事业思想、实践与演进》一书中专辟一节讨论“慈善”的含义,第一章第一节的题目就是“古文化中‘慈善’的含义”。文中说:
到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则常常并列使用。两字的字义逐渐合一,包含了博爱为慈、乐举为善两层含义。唐代的李延寿在《北史》中称崔光“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据现有史料来看,这可能是“慈善”二字合成使用的最早载录。[4](P3)
《辞源》以《北史》中的“慈善”作为最早的例证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段史料抄自《魏书·崔光传》,文字完全相同。1994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已经做了纠正,所举“慈善”最早的词例为《魏书·崔光传》。①参见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七册,649页,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慈善:仁慈,富有同情心。
《魏书》成书于北齐天保五年(554),记载了北魏王朝的历史,作者是北齐人魏收(507—572)。《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的历史,贞观十七年(643)成书,比《魏书》晚了89年。作者李延寿是唐朝初年人,生卒年月失载。
如依《魏书》所记,合成词“慈善”出现在公元554年之前。其实,这并不是“慈善”二字合成使用的最早载录,传世文献和碑刻中都有早于《魏书》的资料。
(1)南朝沈约(441—513)《南齐皇太子礼佛愿疏》:
天母之德,厚载不能加;任姒之盛,坤仪宁足匹?未及诸王妃主,宫掖嫔房,未来因缘,过去眷属,并同兹辰,预此慈善。[5]
(2)《夫人姓张讳玉怜墓志》(东魏天平四年(537)二月丙寅):
夫人姓张,讳玉怜,齐国西安人也。……夫人慈抚训导,咸得成立。居家理治,严明著称。推尚佛法,深解空相,大悲动心,惟慕慈善。……魏天平三年正月乙□奄焉薨逝。[6]
(3)北魏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534—550年在位)时。卷二《城东·璎珞寺》:
(建阳)里内有璎珞、慈善、晖和、通觉、晖玄、宗圣、魏昌、熙平、崇真、因果等十寺。[7](P54)
(4)梁简文帝(550—551年在位)《开元寺浮海石像铭》:
况夫道由慈善,应起灵觉。是以无方之迹,随机示现;无缘之力,因物成感。[8]
二、翻译佛经中早于《魏书》的“慈善”用例
一般认为,东汉时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佛经译典。3~5世纪,在东吴、后秦、北凉、北魏等南、北方政权的翻译佛经中有不少早于上述传世文献和碑刻的“慈善”用例。翻译佛经是中古时期的重要语言材料,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翻译佛经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前人在研究资料上以先秦两汉文言典籍及后世仿古写成的典籍为“正宗”,而将翻译佛经排斥在采摭征引之外。“现行的若干大型语文类辞书,诸如《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词典》、《辞源》等,在追溯词语义项源流的编纂过程中,应该说尚未充分利用佛经这项宝贵资源”。[9](P562)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发展,卷帙浩繁的翻译佛经语料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翻译佛经本身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疑伪经卷杂出,经中多有俗字异体,一些语词艰涩难懂,而且对于经文和译者的时代也多有意见不一者,因此,有必要对与“慈善”语料相关的佛经和译者做些介绍和解释。
(1)《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所载可能是“慈善”最早的合成词例。卷五《慈品第七》中说:
复次,如来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议。如来以慈善根力化作其儿。
复次,如来慈善根力不可思议。
过一七已,如来尔时以慈善根力,即化其地变成浴池。
复次,如来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议。
作是唱时,于虚空中,以如来慈善根力故,起大悲云,雨大悲雨,雨诸女人身。[10]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
三十二相庄严其身,无能胜者,以慈善力,坏魔兵众。[11](P254)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附后汉录。学术界对此经翻译年代的看法不一致。吕澄认为是东汉失译经[12](P68),荷兰汉学家许理和认为不是,没有将其归入东汉译经的目录中[13](P29-59)。汪维辉先生说:“有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经的实际翻译时代可能要晚于东汉,估计为三国时期所译”。[14](P292)史光辉认为,七卷本《大方便佛报恩经》和东汉其他译经在语言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具体翻译年代当不早于三国,其中不少用语与西晋时期佛经的语言更为接近。[15]综合几家的意见,将此经的翻译时间确定在3世纪前中期应无问题。也就是说,“慈善”一词的合成使用在3世纪已经出现,比《魏书·崔光传》中的“慈善”约早3个世纪。
(2)约3世纪中叶翻译的《菩萨本缘经》中的“慈善”。《菩萨本缘经·一切施品第二》说:
婆罗门言:“若欲闻者,我当为汝具陈说之。我本生处,去此悬远,薄佑所致,遇王暴虐,犹如师子在鹿群中,终无一念慈善之心。”
《菩萨本缘经》共三卷,《大正藏》收在第三册本缘部,题作“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支谦是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生卒年不详,本月氏人,其祖父法度于汉灵帝时率月支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随之俱来。东汉末年,支谦随族人避乱至东吴。相传吴主孙权拜其为博士,辅导太子。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六,题作《菩萨本缘集》四卷,僧伽斯那撰,吴世支谦等译。汉语史研究者在利用此经材料时,大多认可《大正藏》的题署,将支谦看做此经的译者。吕澄、俞理明二先生认为《菩萨本缘经》是支谦所译,许理和以为不是。陈祥明支持许理和的看法,认为该经的翻译年代不早于西晋,很可能是东晋或东晋以降的译作。[16]
(3)《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有智者远逃丛林,依倚坑坎。于七日中怀怖畏心,发慈善言:“汝不害我,我不害汝。”[17](P41)
《长阿含经》是四阿含经之一,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年间佛陀耶舍与竺佛念译。据《高僧传》卷二《晋长安佛陀耶舍》,佛陀耶舍是罽宾人(今克什米尔一带),曾为鸠摩罗什之师,应罗什之邀,到长安翻译佛经。弘始十五年(413),佛陀耶舍译完《长阿含经》。“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为秦言”[18](P67),由秦地僧人道含执笔记录。
(4)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十住断结经》卷十三《道智品第二十四》:
在世修道惟信为强,人之行慈善神卫护。[19]
(5)马鸣菩萨造、后秦三藏鸠摩罗什(344—413)译《大庄严论经》卷一:
云何同慈善?譬如师子吼。[20]
(6)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中论》卷三《中论观业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所谓业者。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是名为慈善,二世果报种。人有三毒,为恼他故生行。善者先自灭恶。是故说降伏其心利益他人。利益他者,行布施持戒忍辱等不恼众生,是名利益他,亦名慈善福德。[21]
(7)古印度马鸣著,北凉(397年或401—439年)昙无谶译《佛本行经》卷四《转法轮品第十七》:
佛以慈善,教化一切;为人说法,不以贡高。[22]
(8)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卷十五:
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卷十六《梵行品第八之二》:
善男子,我于尔时手五指头实无师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调伏。
善男子。当知即是慈善根力。(此句共五见)[23]
《后汉书·西域传》论曰:“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李贤注引《涅盘经》:
阿阇王令醉象蹋佛,佛以慈善根力,舒其五指,遂为五师子见,尔时醉象惶惧而退。又五百群贼劫夺人庶,波斯匿王收捉,剜其两目,弃入坑中。尔时群贼苦痛不已,同时发声念南无佛。陀达摩佛以慈善根力,雪山吹药,令入贼眼,皆悉平复如本。
在《乾隆大藏经》和《大正藏经》所收《涅盘经》中没有查到上述文字。李贤注应该是有根据的,只是我们已经看不到李贤所见的《涅盘经》了。
(9)北凉失译人名出北凉录失译师名《金刚三昧经序品》第一卷上:
如来大慈善,分别无有余。[24]
(10)北魏《杂宝藏经·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缘》:
小近岸边,妇排其夫,堕著河中。以慈善力,随水漂去,而不没死。[25]
《杂宝藏经》的主要内容是与佛陀有关的故事,特别强调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汉译本最早由西域人吉迦夜与昙曜于延兴二年(472)译出,全经八卷(亦有十卷或十三卷者)。
三、“慈善”语义探源
慈善由“慈”和“善”组成,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概念,虽然它作为合成词首见于佛教经典,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慈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佛教融入中华文明,必须与中国社会传统的慈善思想相结合。
据《汉语大词典》,“慈善”指慈爱、善良、仁慈、富有同情心。在英语中,“慈善”有两个对应的词,一是charity,二是philanthropy。charity强调针对穷人或困难群体的帮助和救济,而philanthropy则不限于仅仅帮助穷人,有博爱的意思。慈善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无偿性,不求回报;二是双方没有利益关系。慈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公益事业,是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行为的总和。
“慈”和“善”都有多种义项,下面只讨论与上述概念相关的释义。
《说文·心部》:“慈,爱也。”“慈”有以下释义:(1)上爱下。《诗·大雅·皇矣》“克顺克比”毛传:“慈和偏服曰顺。”孔颖达疏引服虔曰:“上爱下曰慈。”《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慈幼。”郑玄注:“慈幼,谓爱幼少也。”《史记·周本纪》:“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2)笃爱,仁爱。《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夫礼乐慈爱,战所畜也。”孔颖达疏:“慈谓爱之深也。”《韩非子·解老》:“慈于子者不敢絶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慈者,笃爱之名。”《新书·道术》:“恻隐怜爱人谓之慈,反慈为忍。”(3)佛教用语。称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为慈。《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先秦时期,与“慈善”意义相当的词语还有“仁”、“义”等。《周易·说卦》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此说已体现出“慈善”的主要含义。“仁”、和“义”都是多义词,同样,这里只讨论与慈善相关的语义。《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是中国古代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核心是爱人,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思想或举动。施舍、救济,为公益而不取报酬。①“与众共之曰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学、义役、义井之类是也。”参见洪迈:《容斋随笔》卷八《人物以义为名》,10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毛传:“义,善。”《老子》第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王弼注:“仁义,人之善也。”《淮南子·齐俗训》:“为义者布施而德。”
仁爱学说是中国慈善思想的重要源头,已为学术界所认同。有关“仁爱”的论说极为丰富,略举一二。《礼记·王言》说:“仁者,莫大于爱人。”孔子系统地归纳了三代以来的“尚仁爱、重人本”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27](P4)他把“仁爱”看做是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倡导将心比心、与人为善的利他风尚。孟子非常重视仁爱的社会意义,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8](P197)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9]。“仁”与“义”密切相关。《礼记·礼运》曰:“仁者,义之本也。”
“布施”、“义行”、“行义”等也是早于“慈善”一词出现且与“慈善”含义相近的合成词。
“布施”,施予,施舍;施恩惠于人;普遍施予。《荀子·哀公》:“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杨倞注:“谓广施德泽,子惠困穷,使家给人足而上不忧贫乏。”《管子·四时》:“四政,曰求有德赐布施于民者而赏之。”《史记·宋微子世家》:“襄公夫人欲通于公子鲍,不可,乃助之施于国。”《正义》:“襄夫人助公子鲍布施恩惠于国人也。”王充《论衡·定贤》:“使谷食如水火,虽贪恡之人,越境而布施矣。”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布施”为梵文Dana(檀那)的意译词,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魏书·景穆十二王上·京兆王子推传附子太兴传》:“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散生斋。”
“义行”指忠义或节义的行迹。“行义”谓躬行仁义。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汉昭帝时,已将“行义”作为察举选人的科目,说明汉代政府对“善行”的提倡和重视。元凤元年(前80)三月,昭帝“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30](P225)。宣帝地节三年(前71),“令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31](P250)。东汉张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32](P1198)。汉代有称作“义田”、“义谷”、“义米”、“义舍”等的慈善事项。“义田”,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大塘者,勾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来泛指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义谷”,义捐赈灾的谷米。《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传》:“时被水年饥,乃分俸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富有之家“各出义谷”,反映出义捐谷米赈灾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慈善行为。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张鲁于初平二年(191)率徒众在汉中各地设义舍(无偿供给行旅食宿的邸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①“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三国志·魏书·张鲁传》,2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汉代将出钱赞助刻碑的人称作“义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阴沟水》:“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义士门生沛国萧刘定兴立。”清代翟灏《通俗编·释道》:“汉《曹全碑》阴:义士某千,义士某五百。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今之信士,即汉碑所称义士也。”上述这些词语都是早期慈善思想和慈善行为的表现。南北朝以降,由“义”组成的慈善类词语日益丰富,如义举、义事、义务、义捐、义赈、义诊、义演、义卖、义庄、义社、义井、义塾、义学、义园、义冢、见义勇为,等等,不一而足。
[1]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俊秋:《中国的慈善与救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余日昌编著:《中华美德丛书·慈善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莫文秀等:《中华慈善事业思想、实践与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二十八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公司,1999。
[6]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7] 杨衒之著,周振甫译注:《〈洛阳伽蓝记〉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8] 郑虎臣编:《吴都文粹》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本。
[9] 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载《中国语文》,2002(6)。
[10]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册No.0156《大方便佛报恩经》,http://read.goodweb.cn/esutra/read_sutra.asp?id=161。
[11] 瑞祥译:《大方便佛报恩经与仁王护国经》,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12] 吕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济南,齐鲁书社,1979。
[13]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4]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 史光辉:《从语言角度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时代》,载《古汉语研究》,2009(3)。
[16] 陈祥明:《从语言角度看〈菩萨本缘经〉的译者及翻译年代》,载《长江学术》,2010(2)。
[17]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长阿含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
[18]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 《乾隆大藏经》第372部《十住断结经》,http://www.goodweb.cn/sutra/dazangjing/0372-02.asp。
[20] 《大正藏》第4册No.0201《大庄严论经》,http://www2.fodian.net/Bao Ku/FoJingWenInfo.aspx?ID=T0201。
[21]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0册No.1564《中论》,http://read.goodweb.cn/esutra/read_sutra.asp?id=2843&word。
[22]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No.0193《佛本行经》,http://read.goodweb.cn/esutra/read_sutra.asp?id=202&word。
[23] 《乾隆大藏经·大乘涅槃部》第109部《大般涅槃经》,http://www.qldzj.com.cn/htmljw/0109-02.htm。
[24] 《大正藏》第9册No.0273《金刚三昧经》,http://www2.fodian.net/Bao Ku/FoJingWenInfo.aspx?ID=T0273。[25]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杂宝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
[26]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27] 朱熹:《论语集注·学而》,济南,齐鲁书社,1992。
[28] 杨伯峻:《孟子译注》卷八《离娄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
[29] 杨伯峻:《孟子译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
[30] 《汉书》卷七《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
[31] 《汉书》卷八《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
[32] 《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附子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
“Cishan”:An Etymology Study
WANG Wen-tao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
The Chinese word“cishan”in Wei Shu·CuiGuang Zhuang was not 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e composition of“ci”and“shan”.Data about“cishan”can be found in inscriptions and other documents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all of which preceded Wei Shu.The word“cishan”in Da Fang Bian Fo Bao En Jing,which was translated around the third century,might be the earliest compound word. Though the word“cishan”was first seen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the meaning of it could date back to pre-Qin period.Similar words about“cishan”in pre-Qin period also included“ren”,“yi”and so forth.“Bushi”,“yixing”and“xingyi”were similar compound words but came into being prior to the word“cishan”.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Zhao of Han,“xingyi”had been used as a subject to select officials,which is a testimony of the Han government's emphasis on advocacy for“cishan”.After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there were increasingly more terms consisting of“yi”.
cishan;ren'ai;Buddhist scriptures;yixing
王文涛: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石家庄050024)
(责任编辑 武京闽)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社会保障史研究系列”(10XNL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