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诊治体会

2014-01-24徐慧敏刘玉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动脉收缩期脉压

徐慧敏 刘玉茹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干部病房,河南 开封 475000)

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诊治体会

徐慧敏 刘玉茹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干部病房,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回顾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68例患者中,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者62例,4例未达正常,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老年高血压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晨峰高血压等诸多临床特点,且并发症多而严重,因此及早、有效的降压治疗对改善预后,延长生命意义重大。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并发症又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及时诊断、正确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延长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现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将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62~8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大于10年者30例。

1.2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仍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1]: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一般间隔2周)血压测量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若收缩压≥140 mm Hg及舒张压<90 mm Hg,则诊断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根据此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6例,约占53.9%;单纯舒张压升高者8例,约占11.8%;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者24例,约占35.3%。

1.3 临床表现

本组68例患者中以头痛、头晕为主者30例,心悸20例,胸闷气促15例,无明显症状者10例,其中合并症及伴发症:冠心病20例,高血压心脏病21例,心律失常10例,心力衰竭20例,脑梗死10例,糖尿病8例。

1.4 治疗方法

①非药物治疗:戒烟限酒,减肥,减少膳食脂肪,饮食限盐,适当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等。②药物治疗:对于单纯非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老年高血压,采用个体化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降压,必要时联合用药,多选用作用持续24 h的长效制剂。对于合并症及伴发症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2 结 果

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62例,4例未达正常,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出血。

3 讨 论

3.1 老年高血压有如下临床特点

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脉压逐渐增大。可能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变硬,弹性减退至消失,顺应性减退[2]。大动脉中层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动脉中层钙化沉着及内膜粥样硬化,使得大动脉弹性降低,动脉缓冲能力下降,左室收缩压力传至大动脉系统,使收缩压升高,舒张时大动脉又无足够弹性回缩,所以舒张压不高,脉压增大。老年人脉压与总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②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4 h内常见血压不稳定,波动大,尤其收缩压变化更为明显。可能与老年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及动脉壁硬化程度增加后顺应性降低有关,且受情绪、季节、内外环境、体位等影响。③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据文献报道,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0%以上[3]。④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本组病例中高血压病史最长者达20年,其中高血压病史大于10年者30例,占44.1%。有不少患者直到出现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和靶器官功能损害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后才就医。本组患者中无症状者10例。因此对老年人应定期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待观察确诊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⑤并发症多而严重,常见的有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肾功能衰竭等。上述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老年动脉硬化血管壁硬化度增加及血压调节中枢功能减退有关。

3.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等综合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而平稳地进行降压治疗。①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所以我们首先积极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减肥、减少膳食脂肪及饮食限盐、适当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等非药物治疗。②对于仅非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老年高血压,给予药物治疗时注意:先采用单一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降压,以使在数日乃至数周内逐步降压,必要时考虑联合用药。对于血压水平在2~3级、危险分层属于中危及以上的患者,起始治疗时就应该选用联合治疗。药物应当选择作用持续24 h的长效制剂,每日一次服药,依从性较好。同时治疗要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切忌急剧降压和血压大幅度波动以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供,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

老年高血压试验汇总分析表明,降压治疗可以使脑卒中减少40%,心血管事件减少30%,无论是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均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4]。总之,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5.

[2] 杨云梅.老年临床医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77.

[3] 苏惠贞.老年高血压38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7,20(1):21.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97.

R544.1

:B

:1671-8194(2014)08-0068-02

猜你喜欢

大动脉收缩期脉压
汽车的大动脉
监测血压,脉压差莫忽视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六——中俄原油大动脉的曲折轮回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产前B超对胎儿大动脉转位诊断准确性的分析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