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痛伴有ST段抬高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探析

2014-01-24王长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误诊率导联胸痛

王长增

(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 淄博 255400)

胸痛伴有ST段抬高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探析

王长增

(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 淄博 255400)

目的 探讨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率。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结果 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在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共有6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为28.6%。结论 多种疾病可引起ST段抬高,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伴有胸痛者容易误诊成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诊断时医师要仔细辨别,必要时可及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ST段抬高;非冠心病

心电图ST段抬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包括正常变异、心脏因素、功能性改变等[1]。胸痛伴有ST段抬高多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非冠心病和冠心病在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因而医师要仔细辨别。为了探讨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率,本文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年龄为(38.9±2.7)岁,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其中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4例,糖尿病2例;排除冠心病患者。

1.2 方法:采取PCF-2155心电图仪对12导联心电图进行常规记录[2],观察心电图变化,对部分患者复查心电图。

1.3 诊断标准:心电图ST段抬高诊断标准为肢体导联和V4~V6导联抬高>0.1 mV,V1~V3导联抬高>0.3 mV[3]。

2 结 果

2.1 扩张型心肌病:共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30和45岁,出现胸痛、心悸2 d住院;心电图变化:1例AVF、Ⅱ、Ⅲ、V3~V4导联ST段上抬0.15~0.4 mV,且均有病理性Q波,出现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1例V2~V4导联呈QS型且ST段抬高0.3~0.4 mV,T波直立,肢导联QRS为低电压。

2.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在32~55岁,均出现胸痛和心悸症状,3例V2~V5导联ST段向上抬高0.2~0.5 mV;2例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0.2 mV;5例患者心肌酶谱均升高,但无典型的心肌酶演变特征,其中2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2.3 急性心包炎:共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20~68岁,均出现胸痛症状而住院,其中8例伴有发热症状;8例AVF、Ⅰ、Ⅱ、V3~V6导联ST段凹面向上抬高0.15~0.25 mV;3例AVF、Ⅱ、Ⅲ、V6导联弓背型向下抬高0.2 mV,均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2.4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共2例,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在31~54岁,2例患者心电图ST段均呈凹面向上抬高,1例V3~V5抬高0.2~0.4 mV,1例AVF、Ⅱ、Ⅲ、V2~V5导联ST段上抬0.1~0.3 mV;2例均有明显J波,心肌酶谱均正常,均有胸痛症状,1例因胸痛而晕厥,被误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2.5 高钾血症:共1例,为男性,年龄为62岁,伴有胸痛、烦躁等症状,心电图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P波消失,心肌酶正常,通过电解质显示血钾7.4 mmol/L,后经过纠正高钾治疗后心电图正常。

3 讨 论

心电图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但是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众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胸痛伴有ST段抬高,心电图变化类似,因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造成误诊。本研究中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例急性心包炎和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为28.6%;6例患者均出现胸痛症状,且心电图ST段不同幅度的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类似,因而造成误诊,后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其中,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心肌坏死引起心肌酶升高和心律失常造成ST段抬高,与心肌梗死很难区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很少有心肌活检,主要是靠冠状动脉造影和经验来进行诊断,这会使误诊率提高[5];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和儿童,其心肌酶峰一般较低,而且峰值也不明显,心电图检查显示有较为广泛的ST段抬高,对于年轻患者容易进行区别,能够很快作出诊断,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和起病较急等原因,很难进行诊断,容易误诊成急性心肌梗死,本研究中的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被误诊成急性心肌梗死。

在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是急性心包炎,主要是因为炎症波及心肌造成的心室肌异常,出现多处ST段抬高(aVR导联的ST段相对较低),在一般情况下能够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明确区别;而且急性心包炎患者发热多为同时发热,在住院后体温即升高,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温升高多在24h之后。本研究中3例急性心包炎误诊患者中有2例因为就诊后胸痛剧烈,且年龄较大、存在高血压病史,被误诊成急性心肌梗死;另外1例患者是因为发病较急,心电图检查出现多处ST段抬高,且胸前ST段太高不明显,医师怕耽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未很好的进行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查,造成了误诊。

至于早期复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的ST段抬高,能够抬高0.1~0.6mV,T波呈现增高和直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变异[6],在心电图检查时比较容易发现,而且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因而不容易误诊,本研究中的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主要是因为年龄较大,且就诊时出现胸痛,再加上医师经验不足造成的误诊。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如新月型特异性比较低,ST段抬高幅度比较小,在短时间内很难进行明确诊断,而患者一般需要在住院后30 min内性溶栓治疗,以防耽误治疗时机,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诊断就容易造成误诊。因而医师在临床诊断胸痛伴有ST段抬高时要仔细辨别,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情况、心电图变化和胸痛的性质等进行综合检查,并且要特别注意ST段抬高的形态、出现导联、有无镜像改变和动态改变等,以降低误诊率。

[1] 王金会,陈志,于夕丽,等.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1,12(5):393.

[2] 王淑红.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10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2,18(1):12.

[3] 韩瑞琳,肖慧敏.非梗死性Q波伴ST-T改变心电图及病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2(2):466.

[4] 周红.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1,13(2):135.

[5] 彭慧如.非冠心病患者ST段抬高的心电图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3(10):1692-1693.

[6] 钟琳玲.高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50例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58.

R441.4;R444

:B

:1671-8194(2014)08-0059-02

猜你喜欢

误诊率导联胸痛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有些胸痛会猝死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