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溶栓抗栓治疗)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2014-01-24刘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抗栓胸痛溶栓

刘玉红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499)

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溶栓抗栓治疗)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刘玉红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499)

目的 对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中的溶栓抗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溶栓以及抗栓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溶栓抗栓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胸痛大部分得到缓解,心电图显示大部分患者ST段在2 h内有所下降,大部分患者心肌酶指标显示溶栓再通。结论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非介入治疗溶栓抗栓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溶栓抗栓;临床分析;探讨

在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变化,生活水平开始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病变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使心肌组织因缺血坏死,最终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心律失常、持续性胸部剧痛以、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溶栓抗栓治疗是非介入治疗中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实现冠状动脉再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龄范围为37岁到74岁,平均年龄为57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有19例患者为广泛前壁,有26例为前壁,有15例为下壁。其中有16例患者存在高血压,有7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有8例患者存在肾脏受损。有9例患者存在脑梗死史,有47例患者存在吸烟史,有34例患者存在饮酒史。

1.2 溶栓适应证以及时间

此次临床研究中,所有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患者存在≥2个的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0.2 mV,肢导>0.1 mV,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患者临床<75岁,此为ACC/AHA指南为Ⅰ类适应证。而对于ACC/AHA指南为Ⅱb类适应证,即发病时间在12 h以上,患者存在胸痛现象,在经过筛选后,可以考虑进行溶栓。

在时间的选择上,有17例患者在1~3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有28例患者在4~6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有7例患者在7~9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有5例患者在9~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有3例患者在12 h以后进行溶栓治疗。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不存在溶栓禁忌证,不存在活动性出血患者,不存在脑出血史、溃疡病史的患者,患者均不存在主动脉夹层等。

1.3 溶栓药物的选择

在溶栓药物的选择上,此次研究主要采用尿激酶。这是因为尿激酶能够使纤溶酶原得到激活,并促使其转化成纤溶酶,不存在抗原,具有显著效果。另外本身的费用不高,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使用方法为将150万U的尿激酶溶于80 mL以及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并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间控制为30 min。

1.4 抗栓治疗

溶栓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使用3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磨碎顿服,药物连续使用3 d,之后将其剂量调整为100 mg,每天服用1次。对于青年患者,需要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12500 U,每天一次,用药途径为皮下注射。对于年龄较大且体质量较轻的患者,则需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0.4 mL,每天1次,用药途径为皮下注射。患者连续使用7 d。硫酸氢氯匹格雷片具有抗ADP作用,剂量为75 mg,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14~28 d。

1.5 其他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扩张冠状动脉,ACEI类药物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心肌重构以及心脏扩大,β-受体阻滞剂能够纠正患者的心律,减轻患者心肌耗氧情况。常规治疗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及吸氧护理,存在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需要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存在心衰的患者,需要使用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80%的患者胸痛得到缓解,心电图显示ST段在2 h内有所下降,程度为76%,心肌酶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溶栓再通。

3 讨 论

对于心肌梗死,在临床上需要尽早实现冠状动脉的再通,从而使心肌实现再灌注,对心脏功能进行保护,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在临床治疗上,介入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措施。然而,对于基层医院单位而言,本身不具备相关的条件和设备,因此需要考虑非介入治疗措施。在这之中,溶栓、抗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溶栓治疗的效果与治疗的时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于胸痛发作在3 h以内的溶栓治疗患者,其效果与原发PCI相似。溶栓治疗延长1 h,患者的病死率也会提高1%。由此可见,对患者尽早进行溶栓抗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非介入治疗溶栓抗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2]。

[1] 胡大一,郭艺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451-453.

[2] 黄从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8):449-451.

Clinical Analysis and Stud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Non-interventional Thrombolytic and Antithrombotic Therapy)

LIU Yu-hong
(Faku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499, China)

Objec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erventionalthrombolytic therapy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The clinical research mainly in our hospital in 6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2010 January to 2012 January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rombolytic and antithrombotic therapy,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thrombolytic and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after correspondingtreatment, chest pain most relieved, ECG showed 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declined in two hours, most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enzyme index showed recanalization.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non-intervention thrombolytic and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it has high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on-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rombolytic and antithrombotic; Clinical analysis; Discussion

R542.2+2

:B

:1671-8194(2014)08-0005-02

猜你喜欢

抗栓胸痛溶栓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有些胸痛会猝死
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冠心病心房颤动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观察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三)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