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研究
2014-01-24巩亚东
巩亚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 730050)
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研究
巩亚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 730050)
农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西北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部门,突出西北特色农业优势,增加农业经济贡献值,缩小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差距,对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西北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西北地区区域内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经济收入要因地制宜,只有发展适合该地区的特色经济,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
1 前言
西北地区包括今陕西北、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5省区。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全年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北风以及北冰洋气流的影响都非常小,除了一些山地和甘肃东南部、陕西省的中部、南部外,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而且西北地面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景观依次出现草原、草原荒漠和沙漠(山地除外)[1],这对农业的高效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拥有较大面积的农业种植区域。关于西北农业的发展过程,史料记载却较为模糊,有学者认为是大地湾时期向仰韶文化半坡期晚段过渡期间气候变化促使中国北方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2]。而汉代是西北农业区拓展的重要时期,经两汉以戍军屯田和移民实边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开发,使西北大片地区从游牧区变为农耕区[3]。
西北地区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是西北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农业是西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4],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耕地产量有了大幅提升,但随着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和西北地区地下水含量的逐渐降低,农耕灌溉面积及农耕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5]。所以,调整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创新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思路显得极为迫切。
2 西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生产力水平低下
西北地区虽然在农业资源的数量上具有相对的优势,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大部分耕地和牧区大都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绿洲和黄土高原,加之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科技化指标值低。大部分地区陷入了一种由落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游牧迁徙、广种薄收、单一经营、粗放管理、靠天吃饭等相对原始的农业状态。这种以简单的农耕技术和经验、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体力劳动的支出为代价,并借助一定的畜力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与之相适应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主要体现在有效灌溉率较低、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较少、每公顷耕地农机总动力较小、农业生产平均用电量较少等几个方面[6]。
2.2 农业经营规模狭小
西北地区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落后,阻碍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首先,由于西北地区地形地势多样复杂,土地较为分散,这为农业实施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带来一定难度。其次,二元的户籍、社会保障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制度的缺失又使得土地无法实现规模流转经营[7]。再次,西北地区乡镇企业数量少,发展缓慢,且由于西北地区三线建设时国家重工业战略方针的指引和工业布局使得西北地区产业结构扭曲,农村乡镇企业与城市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西北地区农专合组织发展缓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这种分散经营的状况形成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困难,极大地阻碍了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西北地区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首先表现为在农林牧渔业总体发展中,农业比重过大,在西北地区农林牧业总产值构成上,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牧业、林业处于从属地位,西北地区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农业多种经营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其次,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8],粮食种植比重大、经济类作物比重小,这与西北部气候地形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的资源状况是不相称的,其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全面合理的开发利用。
2.4 农业创新能力薄弱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障碍与问题的克服和资源优势潜力的开发只有通过农业的创新才能实现,然而当前西北地区农业创新能力极其薄弱。农业的外部创新环境不佳。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其自身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持和相关管理制度的保障[9]。而我国目前关于农业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农民、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均衡问题没有法律支撑,导致产业创新动力不足。
3 构建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增加农业产值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兼顾本地区的特色优势、基础条件、人力资源、财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西北地区区域内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该地区的特色经济,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1 发展特色经济,走“绿色农业”之路
农业结构的调整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业(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产值结构的变动;二是农、林、牧各业内部品种结构的优化。根据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现状调查笔者认为,西北地区应根据各地区资源特点和开发基础,围绕地区特色资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以“绿色农业”为基础,建立林、特、果、药养殖特色生产基地。
3.2 发展农产品加工,培养一批现代化龙头企业
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多产业间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程度持续上升,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订单农业和涉农服务行业得到较快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培养一批下联广大农户,上联国内外市场,能带动生产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9]。龙头企业还可以凭借自己灵活的优势,引导基地和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和先进设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链,把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结合起来,将市场范围扩大到全国地区。打破所有制、行业、区域、部门间的界限,只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链接,不管是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还是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政府技术部门等,都可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
3.3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需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要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并大力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加强农村工业的技术装备,注重现代技术的规模经济效益,引导乡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促进农产品转化与增值[10]。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尤其是企业化的科研院所,改变该地区科研不足的现状,逐步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现代科研开发体系。政府、企业要不断增加科技收入,多渠道优化该地区科研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研院校和农业产业相结合,同时也要求西北地区的农业科技院校面向农业经济,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开展信息交流与科技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结合西北地域特征下的特色农产品,切实以提高农业经济收入为目的,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
第二,根据西北地区实际需要,尽快建立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科技示范企业、镇、乡村,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带动。要建立、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继续巩固、加强原有农技队伍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培育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科技推广队伍,建立企业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机构,增强企业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纳和消化吸收能力,引导农民利用先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3.4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区位经济条件
交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区位条件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区大部分面积在黄土高原以西,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交通相对欠发达。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瓶颈日益突现。为了改变不利现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交通发展步伐,提升承东启西、网络全国的区域性交通性能[11]。大力支持机场扩建、新建,铁路改造和铁路枢纽建设以及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国道干线公路主循环网络,实现区内各个市通达高速化,国道、省干道高等级化,县市到乡公路硬化,综合运输管理信息化,形成本区域范围内紧密联系的经济圈。
二是在邮电通信方面重点抓好GSM移动通信网扩容,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多媒体网络的发展;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区域内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西北部分县市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
3.5 结合新技术打造特色农业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动植物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化的无机能源投入较少、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污染相对较小,这给西北地区发展以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随着“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渐成热点并呈产业化发展趋势。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既保证农业增产增收,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为西北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带来了曙光,西北地区需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12],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和繁育,推广先进适用的增产增收技术,促进农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6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城镇面向农业和农村,服务于农民增收。处于大城市之末,农村之首,在我国农业大国中处于二传手的地位。因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具有必然性。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来自农业收入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小城镇建设可以形成连片集中发展的乡镇企业或工业园区,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利于逐步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13]。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提高自身经济利益外,还能把资金、技术、信息、观念、意识等带回广大农村,不断地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差异,降低城乡位势差,推动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3.7 农业经济网络化搭建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而发展又相对落后的农业,至今还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这使得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对网络经济还很陌生,似乎网络时代离他们还很遥远。事实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今天,网络经济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冲击着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因此,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网络化发展之路[14]。具体如下:
第一,要在农村大力宣传网络经济,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让计算机成为一种文化,让人们感觉到学习计算机像识字、算算术一样平常和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在实践中运用这个工具,从而达到推动农村经济网络化的目的。
第二,加强对农业网络技术软件的开发与研究。软件开发是农业经济网络化的主要内容,因为农业经济网络化决不仅仅指农民从网上获取市场供求信息,更重要的是指农民要通过网络系统获取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
第三,技术集成和信息的综合利用。现代农业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日趋迫切,单项技术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多种信息技术的结合与集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应加强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和利用。
[1]周京平,王卫丹.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8(7):142-145.
[2]党瑜.论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2):40-46.
[3]武世花.近十年西北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7).:673-679.
[4]马小勇.制约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3.
[5]吉笃学.中国西北地区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可能动因[J].考古与文物,2009(4).:36-47.
[6]张雪梅.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中国经贸, 2012(16):22-22.
[7]战英杰,申秋红.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子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4-150.
[8]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4):5-16.
[9]王凤丽.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入口经济收入状况的闻题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四个重点片区流动人口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4):11-16.
[10]曹协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49-54.
[11]邹萍.论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政府农业经济职能[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12]周肖肖.促进农民农业增收的税收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09.
[13]杨春玲,周肖肖.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2):13-18.
[14]刘凤义.关于农业经济网络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4):48-51.
S8-9
B
2095-3887(2014)06-0071-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6.021
2014-07-30
巩亚东(1961-),男,实验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